這是孩子的求救信號,你卻一直認為她無理取鬧,這樣的父母很悲哀

對立,是在不斷重複打si結。一對想要反復證明孩子做錯了的父母,和一個反復說明自己已經知道錯了的孩子,你猜最後誰會贏?其實我們和孩子的每一次對峙,都是損耗。父母用權威武裝自己,孩子用情緒保護自己。贏的一方會有什麼獎品嗎?恐怕只有日漸疏遠的親子關係。輸的一方會有什麼教訓呢?恐怕只有鋪天蓋地的挫敗感了。

孩子的成長,溝通屏障成了一堵牆,堵在了不少父母和孩子中間。

小編最近看到一個媽媽和犯錯孩子的對話的視頻。

小女孩犯錯後,她堅持自己已經認識到錯誤並請求讓自己靜一靜,父母則堅持認為孩子態度不端正,還沒認識到錯誤,雙方因此僵持不下。

父母究竟有多“耐心”,孩子究竟有多“倔”呢?

孩子在視頻中已經明顯可以看出情緒失控,她不停地用“怎麼樣”來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不滿。

而父母並沒有注意到孩子一直在強調想自己靜一靜,其實孩子已經發出了“求救信號”,她已經知道自己情緒失控了。而媽媽還是在一步步的“逼迫”。

這樣的關係就像是打結的繩子,雙方的對立只會讓這個“結”越來越緊,最後無解。

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對峙,其實都是損耗。

父母用權威武裝自己,孩子用情緒保護自己。

贏的一方會有什麼獎品嗎?恐怕只有日漸疏遠的親子關係。

輸的一方會有什麼教訓呢?恐怕只有鋪天蓋地的挫敗感了。

就在10月16日,深圳大鵬街道處的派出所街道一個報警電話。

稱是一個14歲的少年把自己鎖在了衛生間裡,在裡面開了煤氣想要自尋短見,幸好及時被民警救了出來,少年及時送往醫院就醫後並無大礙。

為何年僅14歲的孩子會有這麼激烈的情緒呢?

原來是孩子玩手機被父母說了,一氣之下,孩子跑進了衛生間,關上了門把輸煤氣的管給割斷了。

陳爸爸說自己與妻子平日裡工作比較忙,較少時間在家陪兒子。

兒子也逐漸養成了玩手機的習慣,自己知道和兒子溝通少,但自己想和兒子溝通的時候發現兒子似乎已經不想和自己多說話了。

這堵溝通的牆,已經長期建立在陳爸爸和孩子之間了。

如果孩子和父母長期處於一種對抗狀態,積壓了太多負面情緒,孩子最後可能會抑鬱,霸淩,也可能叛逆,或者膽小懦弱,並通過“消極攻擊型”的行為爆發出來。

從表面上看孩子很平靜,但在他心裡那些看不見的憤怒卻在不斷堆積,最終會變得好像很叛逆。

例如成績下降、打架、“忘記”做作業或是其他一些他覺得會讓父母煩心的行為,輕生也是其中一種。

父母一次次“耐心”的說教,卻引來孩子愈演愈烈的反駁呢?究其原因還是溝通方式出了錯。

傾聽,是邁出溝通的第一步!

首先,專注是正確傾聽的重要前提。

孩子在表達的時候,我們必須專心地面對他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家長需要時間仔細琢磨孩子的話,適時地對孩子的表述做出適當的評價,讓對話延續,説明孩子表達真實情感。

正確的傾聽需要你實實在在地投入時間與精力去瞭解孩子表達的內容,而不是根據片面的資訊給出簡單的建議、批評或指導。

其次,要學會感同身受,正確理解孩子的情感。

所謂感同身受,就是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儘量控制自己,不給孩子強加自己的觀點,引導孩子主動地表達他們的觀點。

特別是在聽孩子講話的時候,不要去思考你應該說什麼,而要盡可能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與孩子的談話內容以及感受上,設身處地理解所發生的事情。

不要對孩子的感受做出自以為是的判斷,要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感受。

最後,正確傾聽孩子不意味要全部接受孩子的意見。

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對他有意見,而是對事情本身有意見,對事不對人,這樣才不至於影響到親子關係。

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比“不可以做什麼”更有效。

孩子在路上摔倒了,爸爸跑上前說道:“說了多少回了,路上別亂蹦亂跳,會摔倒,你就是不聽,看,摔疼了吧。”

孩子在做慢騰騰的做作業,媽媽走過來說:“別發呆,快點做,再磨蹭下去十點前又睡不成覺。早上起不來,第二天又沒精神。”

……

這些語言和對話在生活中很常見。

而這些“善意”提醒,卻會讓孩子覺得“為什麼大人們總說這樣不行、那樣不行,為什麼我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就會有那麼多嚴重後果?”

這些負面、否定性的語言背後,一是告訴孩子:你是不對的,你是錯的,你不該這樣,你不聽話……

孩子慌亂,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感覺深深籠罩;二是家長只阻止孩子的行為,而沒有從正面告訴孩子能做什麼、該做什麼。

語言暗示的力量絕對超乎你想像!

一切的引導和溝通,都要從關愛孩子開始,並以此作為核心。

當不同的觀點把父母和孩子拉開了距離,愛,卻能進行相互的連接。

充分利用身體語言。蹲下來平視孩子,目光的接觸,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

這些小動作,會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意,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一句“媽媽愛你”,一個親吻,一個擁抱,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的存在。

而如果孩子感覺不到父母對他的愛,他不僅會感到惱怒,還會抵擋父母的教導,甚至因為太過渴求愛變得低微,或者走向反面,變得極其防禦。

享譽全球的情感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在《愛的五種語言》中提到,我們可以用來跟孩子交流的有這五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話語、美妙的時光、禮物、服務的行為、身體接觸。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主要的愛的語言,找到它並經常使用,這樣可以使我們對孩子的愛表達得更充分。

這種愛的表達是無條件的,父母不必等到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才去擁抱他們、拍他們的背或是用胳膊緊緊地摟他們的肩膀。

父母可以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會覺得自己被視為了一個獨立的人格來對待。

也就比較容易向父母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不過注意的是,父母不要把一些不該孩子背負的壓力,例如生存的壓力這些,過於向孩子表達,這會增加孩子的焦慮和心理負擔。

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我們並不一定完全贊同。

就像孩子希望自己能夠靜一靜時,也希望父母能夠後退一步,而不是繼續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