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早上來提醒大家「孩子的飲食」。因為小孩過年都亂吃一通,而這些被破壞的飲食習慣,可是會造成學習力下降、腦袋遲鈍,為了不讓孩子開學就狀況外,給大家一些重點:
1、早餐光喝奶不夠,沒有咀嚼,大腦不開機。2、早餐不要喝奶茶,易躁動及專注力下降。3、太甜的果醬別配土司吃太多。4、空腹不要吃蛋糕。
不知道今天大家做對了沒?另外,有五種食物,能幫助孩子的學習力,開學這週一定要吃到,不知道的快來看~
早餐吃錯,讓孩子坐不住
孩子早餐沒吃,或是吃錯食物,可是會讓孩子整天專注力不集中,過度活潑又好動!這一點是許多營養學家及腦科學專家,多年來一直提出的呼籲,包括只喝一杯奶,對生長中的孩子,一定都不夠,但很多爸媽卻不知道,多年來一直這麼做!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就是俗稱的「過動兒」,這群孩子的腦部低活力,如果從日常生活之中,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部分過動兒可在短期內變得安靜,注意力集中。
另外,研究指出,即便不是過動兒,倘若飲食失調與缺乏微量元素均會造成行為問題與過動的現象,爸比媽咪不可不小心!
不吃早餐、只喝牛奶,讓孩子不專心
爸比媽咪都知道一天的開始──早餐的飲食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過動兒而言,更具有關鍵的影響性。而常見的兩個早餐飲食錯誤觀念就是「不吃早餐」以及「只喝牛奶」。
上班、上學來不及了,爸比媽咪得趕著出門,就將早餐自動省略,自己做了不良示範,心想孩子等一下10點多就是幼稚園的點心時間,餓一下應該沒關係。
從前天晚上到隔天早上,孩子都沒有進食,還到學校學習,體內沒有葡萄糖可以消耗,思考能力當然較慢、記憶力不佳以及情緒躁動,即使不是過動兒,也會讓人誤以為是過動兒。
另外,爸比媽咪以為牛奶就是所有營養素的來源,因此只讓孩子喝牛奶。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只喝牛奶來補充早餐的營養,根本不夠!還要適當補充蛋白質與澱粉,如:燕麥、粥類,才能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有助學習效率;養成「吃對」早餐的習慣,幫助孩子在學校的穩定表現。
「吃對」早餐,提升孩子學習力
過年吃了一堆不該吃了,開學了,要讓孩子的大腦順利運作,增加學習力的飲食不可少!
1:維生素B6與B群
維生素B6與其它B群(指B1、B2、B12、菸鹼酸、葉酸、泛酸、維生素H…等)協助神經傳導的最重要元素,能夠立即性地提供大腦與神經所需的葡萄糖,具有保護與維護神經、幫助神經組織的代謝…等作用。因此,有人將維生素B群稱為聰明藥,建議考生多補充。
食物來源 | |
維生素B6 | 動物肝臟、酵母、瘦肉、紅豆、麥片、葵瓜子、紫菜、胡蘿蔔、蜂蜜…等 |
維生素B群 | 大部份為動物來源,如:動物肝臟、鮭魚、烏魚子、蛤蜊、九孔、瘦肉、乳酪…等 |
建議攝取量
由於維生素B屬於水溶性,不易儲存在人體內,而容易隨著尿液排出,因此必須經常補充。
國外研究廣泛使用高劑量B6及B群來治療自閉症與過動兒都獲得不錯效果,建議過動兒每天攝取250毫克的維生素B6以及125毫克的維生素B群,而發展中的幼兒每日B6攝取量上限40~60毫克;較大的孩子可採用漸進式,從四分之一量開始慢慢增加來攝取維生素B6與B群。
每10公克的豬肝含26毫克的維生素B12及2.08毫克的維生素B2,100客的雞肉含0.41毫克的維生素B6,因此,三餐之中搭配動物內臟與雞肉或魚肉就可以達到普通的建議攝取量,而過動兒或是特殊兒則更應該增加攝取量。
2:鐵與維生素C
鐵是協助人體造血的重要元素,若是鐵含量充足,則血紅素能夠攜帶足夠的氧氣供應體內細胞,對於中樞神經的發展是有重要的功用。鐵同時也是多巴胺的合成酶之一,因此,缺乏鐵,將改變多巴胺接收器的強度,造成行為的改變,將引起孩子的行為問題。
在國外研究之中,曾對於過動兒進行抽血檢驗,發現這群孩子體內的鐵含量偏低,而缺乏鐵的過動兒,如果進行適量的鐵劑補充,可以幫助減緩過動的症狀。
除了鐵之外,為什麼還提及維生素C呢?因為維生素C主要的功用是維持骨骼與牙齒的健康,以及修復細胞組織的能力,幫助傷口癒合。另外,還能夠促進鐵的吸收,有助於調整腦內多巴胺的分泌,能夠促進神經系統正常操作。
食物來源 | |
鐵 | 肝臟、牡蠣、辣椒、牛肉、核桃、葡萄乾、紅棗、深綠色蔬菜…等 |
維生素B群 | 水果就是維生素C最好的來源,如:番石榴、櫻桃、檸檬、奇異果、甜椒、草莓以及花椰菜、小白菜…等 |
建議攝取量
維生素C每天建議攝取100毫克;而鐵的補充則依照體重而定,每公斤需要補充5毫克的鐵,也就是5公斤的孩子需要攝取25毫克的鐵。由於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的吸收,很適合飯後吃些柑橘類的水果,而那些加了糖的人工果汁可不算喔!
3:鋅與鎂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使用口服鋅錠,連續12週,過動兒的注意力不及集中、衝動與社交障礙,均獲得顯著的改善。這是由於鋅為蛋白質與核酸合成中的輔助元素,影響全身代謝過程,有穩定肌肉、神經與體液協調的功用。
若是缺乏鋅,成長中的孩子會造成認知發展與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在臨床上,如果發現孩子有肌膚粗糙、毛髮缺乏光澤以及免疫力差的情況,就可能是缺乏鋅。
鎂是參與蛋白質合成、胺基酸活化所必需的礦物元素,同樣具有維護神經、緩解肌肉緊張與調節心律的功能。倘若體內含鎂量不足,使得神經細胞容易受刺激,情緒容易激動,腦細胞會接收過多訊息引起不易入睡與失眠…等;現今的食品多為加工再造,更容易使鎂離子流失造成缺乏。
食物來源 | |
鋅 | 牡蠣、動物肝臟、牛肉、五穀類、蝦子、茄子、核桃、豆類、蛋黃…等 |
鎂 | 含鎂的食物以紫菜最高,其它如:海帶、綠葉蔬菜、堅果、腰果、杏仁、全穀類、香蕉…等 |
建議攝取量
每日建議孩子攝取150毫克的鋅,約是一顆牡蠣所提供的鋅含量。而同時建議每日孩子攝取鎂的量為250毫克,吃一包海苔或湯裡面添加紫菜就可以提供日常所需。
鋅與鎂都是微量元素,人體無法自行生成,一定要靠飲食補充;但是微量元素的補充並非愈多愈好,而是貴在均衡與持續的攝取。
4: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結構的主要成分,肌肉、骨骼、神經組織以及皮膚之中都含有蛋白質。蛋白質也是長效的腦部營養補給品,對於過動兒而言,利用蛋白質來穩定血糖,以降低因血糖問題而出現的過動行為。
食物來源 | |
動物性蛋白 | 雞蛋、牛奶、魚、肉類…等 |
植物性蛋白 | 黃豆、菠菜、花菜、豆腐…等 |
由於動物性蛋白質之中的胺基酸種類與比例較接近人體所需,所以價值比植物性蛋白高。但是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最好以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混合食用。尤其在食用動物性蛋白質之後,爸比媽咪應該多觀察孩子是否有過敏反應,如:腹瀉、潮紅、搔癢…等。
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蛋白質攝取量應為所有熱量的4.5%,以1天2千大卡來計算,其中蛋白質攝取至少應為90克。由於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較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的攻擊,沒有經過高溫煮沸的食物潛藏著許多未知的風險。因此,蛋類的食用一定要煮熟後再給予。
但是,近代醫學研究也指出,高蛋白體質也容易造成過動現象!也就是說,很多爸媽擔心孩子正餐的營養不足,到了2歲,還是照三餐喝奶,反而讓孩子容易有飽足感,使得正餐不吃,只攝取蛋白質而營養失調,造成孩子的過動傾向!
5:Omega-3
長鍵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Omega-3的全名,人體是無法自行形成,一定要從外界獲得,又稱為必需脂肪酸。Omega-3有兩個重要成份──DHA與EPA都是構成大腦和神經組織的細胞膜之主要成分。其中,DHA使細胞膜通透性變佳、保持腦細胞活性與機能,並使血球變軟不容易凝集阻塞血管;而EPA是降低發炎反應。
另外,Omega-3能夠平衡Omega-6的攝取,兩者是感情不好的兄弟,彼此互為拮抗作用, 如果Omega-6先佔領座位,Omega-3就沒有位置了。兩者理想的比例是1:1~2:1,但這些過動兒的失衡比例高至20:1,甚至是50:1,因此產生皮膚搔癢、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等過敏反應。
而Omega-6多來自於油炸食物,內含的AA會促進發炎反應。當身體有外來物,如:感冒病毒入侵,需要AA迅速發出訊號,產生流鼻水、發燒症狀;但倘若反應過度,就會從原本警戒作用,變成身體的主要症狀。
根據研究指出,過動兒規律攝取富含Omega-3的魚油,除了改善體內AA/EPA的比值之外,同時也能夠減緩過動的症狀。
食物來源 | |
Omega-3 | 鯖魚、鮭魚、沙丁魚、秋刀魚、鮪魚…等 |
無論是鮮魚或魚油,魚類來源才是關鍵!值得注意的是魚類的重金屬殘留。爸比媽咪可以合理假設愈小隻的魚,其重金屬含量愈少,透過熟悉信任的攤販,其品質較有保障。
建議攝取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孩子每天至少需要補充50毫克的Omega-3。對於魚油的攝取,有些家長在服用概念上,將魚油當作是藥物,認為吃了就有效,這就本末倒置了。除了魚油之外,微量元素的補充更是重要!孩子不是每天隨便吃東西,只要吃了魚油,就能有效改善過動症狀。
多咀嚼,增加專注力!
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當幼兒咀嚼較硬的食物,如:魷魚絲、小豆乾、小餅乾,馬上增加大腦28%的血流量,而過動孩子大腦前額葉的血流量較少,其額葉執行能力差,便很難專注學習。爸比媽咪若僅提供軟爛食物,除了造成語言發展的遲緩之外,專注力不集中,還可能變成過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