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媽有話說:


老人家說,小孩子哪有不尿床的,因此很多人小的時候都有過尿床的經歷。一點大的嬰兒期給孩子用尿不濕覺得沒什麼,總想著等大點了就讓孩子脫掉,但脫掉後孩子夜晚總尿床愁死人,有人說,那就晚上定時叫孩子起床尿尿,又有的說不要叫醒孩子,對孩子身體不好,究竟要不要叫醒孩子起床上廁所呢?真糾結!

相信很多寶媽都會有這樣的擔憂,尤其天冷的時候尿床更是頻繁,這究竟是不是病呢?


要不要給孩子治治呀?如何才能讓孩子不尿床呢?


今天,潤媽就和大家圍繞這3個問題來聊聊孩子尿床的那點事。


孩子總尿床,這是病嗎?


一般大多數的女孩在4歲左右學會晚上不尿床,而男孩則要推遲到5歲左右。也就是說,若孩子在5歲以後還有尿床的現象且每周至少2次夜間不自主的排尿,並且持續時間有3個月以上,父母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可能已經患上了「夜遺尿」。


據資料統計顯示,兒童夜遺尿的患病率並不低,約有16%的5歲兒童和10%的7歲兒童都患有此病,並且有2%~3%左右的兒童一直持續到成年。而根據多國的研究顯示,若尿床不及時治療,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學習、社交、心理的影響,甚至嚴重的會導致孩子有人格方面的陰影。


也許有的家長說,雖然孩子並沒有像夜遺尿症這樣頻繁的需要夜間上廁所,但為了避免孩子尿床,就晚上辛苦點自己叫孩子起床上廁所吧。這裡潤媽強烈建議,不要這麼做,因為叫孩子夜間起床尿尿的弊端還真不少!


弊端1: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相信很多家長都了解,想要孩子長得好,晚上睡眠質量非常重要,那是因為孩子大部分的生長發育都是在夜間的深度睡眠中進行的,無論是徹底把孩子叫醒還是讓孩子迷迷糊糊中去廁所,都會打斷孩子的深度睡眠,進而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另外,若孩子長期不能得到好的睡眠,還可能引起孩子半夜說夢話、磨牙、睡睡醒醒等情況的發生。

弊端2:形成孩子夜尿的習慣


長期的夜間叫醒孩子夜尿其實反而會與原本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馳,時間久了,孩子反而會養成夜間尿尿的習慣,嚴重的甚至等到孩子年齡更大時若不夜間叫醒還會有尿床的情況發生。


弊端3:大人跟著不能睡


現如今,對於工作繁忙的家長來說,擁有一個好的睡眠第二天才有精力在職場上各種的拼搏,夜晚犧牲了睡眠,定鬧鐘或是到點自然醒去叫孩子起床同樣會無法保證成人的睡眠質量,久而久之,自然家長的身體都會被拖累。


試問,若家長都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不尿床,從2方面著手


若發現孩子有頻繁夜間尿床的情況,家長別遲疑,帶孩子及時就醫確診,遵醫囑治療。


而在家裡,對於孩子尿床的事情家長需從生理以及心理這2個方面給予護理。


心理方面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尿床行為本身會給孩子自身帶來一定的壓力,容易造成孩子感覺與他人不同,從而造成孩子孤僻內向、社交障礙等心理問題。因此,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心理情況,父母需要及時安慰、理解孩子,並告知孩子可以通過日常訓練或是通過治療解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另外,長期的尿床可能造成父母的不耐煩情緒,或是責怪孩子又尿床了。而往往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導致孩子精神焦慮,不但影響了親子關係,同時在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陰影。只有父母給予孩子正面的狀態才能不讓孩子過分擔憂自己的尿床現象。

生理方面


從日常生活的習慣也可以幫助孩子改善尿床的情況。


1.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睡前不讓孩子過度興奮或劇烈運動,以免孩子睡著後大腦神經仍處在興奮的狀態而無法控制排尿的情況。另外,讓孩子白天玩的不要太過疲勞,定時讓孩子入睡,養成睡前排尿的好習慣。


2.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也許有的家長說,擔心孩子尿床,無論什麼時候都控制孩子的水份攝入。水是生命之源,雖然控制了孩子的水份攝入,但也會引起孩子脫水的現象。因此,白天可以讓孩子正常的飲水或適當多飲水,但睡前1小時就不要再給孩子喂水了,以免引起夜間尿床的情況。


定時吃晚餐,避免晚餐時間太晚,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盡量飲食清淡,少吃流質、刺激性的食物,對於利尿的食物盡量避開(如:冬瓜、西瓜等)。


3. 養成個人衛生習慣


養成孩子良好的清潔衛生習慣,以免引起泌尿系統的感染而引發尿床的情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