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聯邦德國教育研究部曾進行了一項“7歲兒童認知世界”的教育項目。

最終,研究成果被出版為《童年清單/父母必讀譯叢系列圖書》,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發展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的社會潛能。

我們整理了書中提及的0-7歲兒童應該經歷的69項童年體驗,包括情感體驗,美感感受,生活技能和社會經驗四個方面,希望可以更好地幫助中國家庭的孩子成長。

情感體驗,促進孩子的三觀思維發展

情感體驗可以自然真實地讓孩子接受社會價值的傳遞。培養良好的情感和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促進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共同發展。

1、體驗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2、既有贏的意願,也能承受輸的結果。

3、體驗過壓抑的心情。

4、原諒過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懲罰。

5、知道表示情緒波動的形象比喻。

6、有過情緒體驗。

7、有過親情體驗。

8、有過一些心理體驗。

9、聽過童話故事,通過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難和安逸。

10、能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個秘密。

11、曾實現過自己的一個諾言。

12、曾給別人寫過信,並從來信中得到過慰藉;滿懷熱情等待過一封信的到來,或者收發過一封電子郵件。

13、曾好奇地想: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沙盤上會是什麼樣?要是寫在雪地上、森林的地上和結霜的窗戶玻璃上又會怎麼樣?

14、接過一張白紙,想到即將在上面畫畫就會緊張和興奮。

15、曾經向別人講述:今天我做了個夢……

16、使勁想像自己出生前的幾個月或幾個星期是什麼模樣。

17、有意識地削過水果皮,然後打開果核看個究竟。

18、懂得不是所有願望都能立刻實現。

19、能識別跑步、走路和漫步之間的差別。

20、會舉一反三。

21、僅僅因為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而自豪。

美感感受,幫助抒發情緒,增強自信

美感感受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抒發,讓他們在過程中獲得滿足的經驗,包括自我認同感以及自信心的提升,更有助於提升自我療癒的能力。

22、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願望,對“服裝風格”有所感覺。

23、曾在一幅描繪冬天景色的畫上看到過用藍色表示陰影。

24、曾經對樹葉上的脈絡和自己手上的血管進行觀察,並加以比較。

25、認識大自然的多面性。

26、知道自己眼睛的顏色,曾畫過一張自畫像。

27、參觀過博物館,感受過那裡的一種特殊氣氛。參觀過古堡,體驗到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

生活技能的培養,幫助孩子更加獨立自主

生活技能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主、自強、自我完善的信念,增強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能力。

28、曾與父親一起做過家務

29、有過身體體驗。

30、在床上打過枕頭大戰。

31、冬季堆過一個雪人,在沙坑裡挖過一個沙碉,在小溪中搭過一個水壩;掌握在野地裡生火及滅火的技巧;嘗試過做風車和風燈。

32、有關於廚房的基本常識。

33、有過旅遊的體驗。

34、曾在別人家裡過夜,接觸過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識到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

35、認識家庭的親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親屬關係,如叔叔、表哥、幹女兒……

36、有過施捨行為。曾把錢放進乞丐的帽子中,放進街頭藝人的琴盒中,放進公眾的捐款箱中。

37、能回答基本的醫療護理常識。

38、有收藏的興趣。

39、知道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空間,並被分成五大洲。

40、能區別吃飯與進餐、身體的活動與姿勢展示、臭味與香氣、噪音和音樂,能感覺到環視、匆匆一瞥、仔細端詳之間的細微差別,知道散步與趕路是兩個不同的詞彙……

41、能記誦報警電話號碼、醫院急救號碼或是火警電話號碼。

42、曾推選出一個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參加會議討論。

43、掌握一種防止食物腐爛的保鮮方法,會修理簡單的東西。

44、能區分農貿市場和超級市場。

45、發育速度略微超前,比實際年齡稍成熟一些,能向成人解釋自己的手工製作。

46、曾經提過一個任何人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47、曾經爬過一棵樹。

48、曾不小心掉進一條小溪。

49、在農田裡撒過種子,收割過農作物。

50、研究過皮包上的拉鍊和門上的鎖,會使用插銷和鑰匙。不會將自己不小心反鎖起來。

51、會將電器(比如一個收錄機)插頭插入插座。

52、知道典型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如果有人問到時,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

53、從頭到尾仔細閱讀過一本書。

54、能夠分辨不同水果的香氣,至少有3種最喜愛的香型。

55、能夠找到自己唱歌的音調。

56、能夠控制自己的力量。

57、釘過釘子,擰過螺絲,換過電池。

58、認識幾種樹葉,知道大自然中什麼植物能吃,什麼植物不能吃。

59、對計量單位有一定的概念。比如,3公升相當於3個裝滿的牛奶瓶,並會用自己的身高丈量房間。

60、做過表象和存在的化學實驗。知道空杯子並不是空的,因為裡面還有空氣。

61、曾根據操作規程做過一次實驗,並多次反復練習。

62、曾給自己測過脈搏,也給小夥伴和小動物測過脈搏。

重視培養孩子,交際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

社會經驗可以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

63、調解過一場糾紛,並使雙方停止爭執。

64、掌握詛咒和罵人的話,能把握這些話的使用場合和深淺程度。

65、能將電話上聽到的信息傳達給他人。

66、看到別人把東西掉在地上,能主動幫助拾起來。

67、能傾聽別人把話說完,排隊時也能夠耐心等待。

68、曾與別人為一條既定的規矩進行過爭論,曾經改變過一條規矩,能理解常規和例外的相互關係。

69、認識一位大師、一位專家或一位能手,並與他們一起“工作”。

細讀下來,不得不佩服德國教育的縝密和豐富。

從大到小,從巨到細,從內而外,從靈魂的架構到細微的觀察,從宇宙的浩淼到玻璃杯裡的空氣……這69項童年體驗清單,是理論知識之外可以觸摸、可以比較的真正屬於兒童的教育準則。

這是多麼豐富多麼生動多麼溫暖的教育,這才是從尊重孩子天性出發,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應該從小得到的培養的方向。

來源自toutiao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孩子高情商,就在你對他的態度中培養,4步法教你正確表揚孩子

家長朋友們經常不知道該怎麼表揚孩子,他們要麼只會泛泛地說“真棒”,完全表揚不到孩子努力的點上;要麼就依著孩子提要求,直接給物質獎勵;要麼看到高分數或者好表現就看自己孩子哪哪都好,誇誇其辭地過度表揚。

上面的幾種表揚方式有什麼不好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1種,只會說“真棒!”的家長

孩子沒有自己努力得來的好感受,因為家長沒有看到:孩子究竟哪兒做的棒?他做什麼了,就那麼“棒”?

習慣這樣講的家長,提醒您一下:如果您習慣性的說了“你真棒”,那麼就接著講孩子哪裡做得棒了,讓你看到了,並且贊成他的做法。這樣可以引導孩子獲得自我效能感,對於以後做事情有更清晰的方向。

第2種,只要孩子做的好一些,就予取予求,滿足孩子所有願望

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的規則感發展形成了一種很大的阻礙。

如果你想要用物質獎勵孩子,請你先思考一下他是否真的有需要購買那個玩具,是否真的有需要去提那麼多要求,讓你一次性滿足他。

第3種,過度表揚的做法

很容易讓孩子沾沾自喜、滿足現狀,認為自己哪哪都好,不用再努力啦。

假如你真的認為自己的孩子確實是哪哪都好,那麼當你想要誇獎他的時候,記住只誇獎一句話,後頭還有什麼想說的,請不要講出來。適當地留有一些成長的空間給孩子。

家長朋友們看到這些,一定會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該怎麼表揚孩子呢才是對的呢?” 正確表揚孩子的方法有以下4個步驟,大家不妨試試:

先和孩子討論,詢問他自己的感受

當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或者做成功了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不妨先和孩子討論,詢問他自己對這個事情有什麼看法和想法。

往往孩子講出來的內容和我們所想的並不是一個路線,有可能會使我們大跌眼鏡。但是就算這樣,那也是孩子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們要保護他們的初衷。

同時聆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引導孩子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這是灌輸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好機會。

對於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的部分要抓住時機予以肯定。看到孩子,也包括看到孩子的優點和成績。

讓孩子思考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

聽完孩子的想法和看法,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在哪些細節上做的好,或者,哪些細節上再怎麼改變一下能做得更好。

積極、主動地完善自己,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的。

和孩子討論,他做的好的原因

“嗯,那麼,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或者“哦,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在這個環節上做的那麼突出?”

既肯定了孩子的成績,又引導孩子尋找能做好的原因,幫孩子坐實這個好習慣,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的應用到這個習慣。

引導孩子找到自我效能感

通過引導孩子深挖自己的原動力,看到事情開展過程中自己可以掌控到的方面是哪些,促使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更加清晰,孩子學習做事的原動力更強,成長的力量更足,自我效能感由內發芽,向外面生髮,成長為小小的樹苗。

幫助孩子情商更高,就耐心地陪伴他走過這4個表揚的步驟吧!

來源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