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項調查發現,
荷蘭兒童是發達國家裡幸福感最高的兒童。
與世界上29個發達國家相比,
荷蘭孩子的幸福感排名第一,英國16,美國26。
換句話說,荷蘭孩子是世界上自我感覺最幸福的孩子。
也正是在這個國家,產生了21位諾貝爾獎得主,
發明了顯微鏡、望遠鏡、溫度計、
心電圖、CD、藍牙等影響全世界的產品。
荷蘭教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發現了荷蘭父母會做的這8件小事,分享給大家。
1 家人要一起吃晚餐
荷蘭人真的很重視家庭聚餐。
一起吃飯時,重要的不是精心準備的食物,
而是為了建立家人間的親密聯繫,享受家人間的快樂時光。
聊聊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
爸爸媽媽又做了什麼事……
簡單的小話題,卻能拉近家人間的距離。
在一個外國短片中,記者採訪了幾個家庭。
問他們:如果可以讓你選擇,你想跟誰一起共進晚餐?
家長的回答五花八門,但都是男女演員和政界名人。
孩子的回答幾乎只有一個:家人!
陪孩子吃晚餐有多重要?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每週固定陪孩子吃晚餐,
到了青春期後,孩子就不太可能吸煙、酗酒、沾染大麻。
相反,他們在學校的表現會更好,更有可能考上大學。
荷蘭父母與孩子一起吃晚餐,幾乎已經成了固定儀式。
2 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
荷蘭父母認為,孩子從會說話開始,就有發言權。
因此,他們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認真聽孩子的想法。
比如,如果孩子想多要一個玩具,
就必須提出自己的觀點,來為自己說話。
但要保持冷靜,和尊重,不允許粗魯的行為。
還有,類似看多久電視,穿什麼睡衣、讀多少睡前故事,
什麼時候關燈,這些事情在他們看來,都是可以討論的。
如果孩子能提出合理的觀點,父母會考慮他們的要求。
這種鼓勵孩子表達想法和學會談判的做法,
可以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正是這種“基於談判的”養育方式,
確立了養娃的界限,也給了孩子界限內的自由成長空間。
3 高度重視孩子的獨立
荷蘭父母的育兒特色,是允許孩子的高度獨立。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學騎自行車、爬樹……
這個點和全球教育國家芬蘭一樣,芬蘭老師也說過,
孩子喜歡爬樹,就讓他去爬,孩子可以在爬樹中學到很多知識。
荷蘭孩子也是一樣,獨立騎自行車、爬樹,
去朋友家做客、看電影、游泳……等活動,都是父母所支持的。
“並不是說荷蘭父母沒有意識到活動中的風險,”
荷蘭育兒博主阿科斯塔說,“而是能正確對待可能會有的風險。”
比如孩子很小時候就會獨立騎自行車。
但在騎自行車之前,荷蘭大多數兒童,都會參加自行車安全培訓課程。
4 每個孩子都要會騎自行車
“沒有什麼壞天氣,只有壞衣服。”
這是荷蘭父母普遍的觀點。
在任何天氣下照常外出活動,也是荷蘭人性格的一部分。
因此,荷蘭父母會讓孩子在雨中玩耍,甚至會讓孩子在雨中騎車。
這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韌性和毅力,
但是要準備好相應的裝備,還有父母的“勇氣”。
騎自行車出行,是荷蘭的一大特色。
荷蘭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戴著頭盔,
和爸爸媽媽一起,騎在自行車上。
一般在10歲或11歲的時候,
荷蘭孩子就開始獨自騎車上學了,他們平均每年騎行2000公裡。
荷蘭育兒博主阿科斯塔說,
騎自行車能讓孩子變得更獨立、更健康,也更自信。
在雨中騎車,能讓孩子學會為逆境做準備,
如何在逆境中繼續前行,以及如何欣賞一路上神奇的風景。
5 從小接觸多語言環境
和全球教育名列前茅的芬蘭一樣,荷蘭也鼓勵孩子從小學會多語言。
即便是在美國,也很少見到孩子說和父母不一樣的語言。
但在荷蘭這個多民族構成的國家,
處處都會聽到孩子在說不同的語言:
荷蘭語、英語、法語和德語,
甚至是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在這個國家也很常見。
一位荷蘭媽媽說,
她的孩子在學校有六門語言必修課:
荷蘭語、英語、德語、法語、拉丁語和古希臘語。
學習滿四年的時候,可以選擇中斷拉丁語或希臘語。
在荷蘭老師看來,學習古典語言,
是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為了學好相應的語種,他們甚至會帶著孩子
開啟為期一周的柏林或巴黎之旅。
一般來說,荷蘭語和英語是最必不可少的課程。
6 與孩子共同製作規則
荷蘭父母,習慣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們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
而是意味著,孩子在家庭規則中也有發言權。
比如孩子很喜歡看《佩佩豬》,每次都會看了一集再看一集,
我們該怎麼在不挑起戰爭的情況下,制止孩子無節制地看電視?
荷蘭父母的做法是,
專門和孩子討論這個問題:
讓孩子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
只有這段時間可以看電視,其他時間都不可以。
一位荷蘭媽媽說,她兒子選擇在坐車上學的路上,看5分鐘的動畫。
這種與孩子共同製作規則的方法,不但減少了孩子的螢幕時間,
還避免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爭執。
7 推崇二手玩具的簡單生活
每年4月的荷蘭國王節,是為慶祝國王生日而設立的國家節日。
在國王節這天,荷蘭整個國家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跳蚤市場,
荷蘭人都在路邊擺地攤,賣起了二手物品。
大人小孩全部出動,把家裡閒置的物品、玩具拿出來買賣。
荷蘭狂歡節,最大的買家和賣家,都是孩子。
孩子在這裡買到喜歡的二手玩具,也能學會交易和談判。
其實這種跳蚤市場的風行,
也反映了荷蘭父母崇尚節儉的簡單生活理念:
孩子玩二手玩具也沒什麼不好。
8 快樂的父母養育快樂的孩子
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孩子。
荷蘭國家社會政策部門發現,
82%~87%的荷蘭人用幸福來描述自己。
之所以對個人生活滿意度這麼高,
也是由荷蘭人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荷蘭有句諺語:
就像平常一樣吧,這就足夠好了。
這種順其自然的心態,滲透到了荷蘭父母生活中的方法面面。
他們理解生活的混亂和不完美,接納自己原本的樣子。
除了與現實和解,荷蘭父母也一直致力於尋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荷蘭人平均每週工作29個小時,
每周至少花一天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而且,在撫養孩子和做家務方面,
荷蘭爸爸扮演著和媽媽平等的角色。
他們也會在休息日照顧孩子,帶孩子睡覺。
在荷蘭大街上,看到爸爸推嬰兒車的機率,
和看到媽媽推嬰兒車的機率,差不多一樣大。
這種冷靜自信、分工合作的心態,
不僅讓荷蘭父母成為幸福感最高的人,
也讓他們成為最受美國和英國家長羨慕的對象。
結束語
給孩子充足的自由,鼓勵孩子自立,尊重孩子的想法。
同時,又關注孩子的健康,提前培訓可能會遇到的風險……
粗養孩子、又精細關注孩子的荷蘭,被稱為是“以兒童為中心的社會”。
荷蘭孩子的幸福感,正是開始於這樣一個安全、
自由、獨立的教養環境——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