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進補並非人人適合。(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不少人都會興起「進補」的念頭,但怎麼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進補?中醫師透露,首要關鍵在於身體是否有虛損,「虛者補之」是進補的先決條件,其次才是補什麼;值得注意的是,若有食欲不振、腹部脹滿疼痛、舌苔白膩或黃膩等症狀,一般不宜進補,中醫師建議應就診,待症狀消失後再進補調理…

▲天冷進補並非人人適合。(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不少人都會興起「進補」的念頭,但怎麼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進補?中醫師透露,首要關鍵在於身體是否有虛損,「虛者補之」是進補的先決條件,其次才是補什麼;值得注意的是,若有食欲不振、腹部脹滿疼痛、舌苔白膩或黃膩等症狀,一般不宜進補,中醫師建議應就診,待症狀消失後再進補調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醫師李敏表示,進補有所謂的原則,包括氣虛者當益氣、血虛者當補血、陰虛者當滋陰、陽虛者當溫陽,而脾胃養生最重視飲食。

李敏強調,所謂「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飲食應適度適時,避免暴飲暴食或餓飽無度;在食物選擇上則應選擇清淡、少刺激性、易消化的新鮮食物,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生冷、烤炸、煙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除此之外,中醫師提醒,在進食時應該把心情放鬆,細嚼慢嚥,如果本身有慢性胃病或胃下垂問題,進餐前後皆不宜大量喝水,進食中也不宜喝過多湯,且食物應依體質選擇,寒性體質忌冰生冷寒涼性食物,熱性體質忌溫熱性食物。

李敏說,在中醫的臟象理論提到:脾胃的消化過程需要肝膽疏洩功能的參與運作,所以保持心情愉快、適當疏解壓力與負面情緒,也是維持消化系統健康的重要關鍵,平常更要做到充足休息與睡眠,適當的運動鍛練,皆有助使氣血流通,脾胃健運,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