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折疊螢幕手機發布後的第三天,
華為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了折疊螢幕手機Mate X。
因為三星和華為陸續發布新品,折疊螢幕被認為將開啟一個手機新時代。
而作為此前的市場引領者,蘋果還沒有動靜。
所以,蘋果是否在沒落,華為是否將快速崛起趕超的討論開始增多。
去年,華為手機在銷量上超越了蘋果,但在利潤方面與蘋果還有相當的距離。
眼下,折疊螢幕手機發布後,華為能否全面超越蘋果?
技術創新決定品牌競爭力
剛剛過去的2018年,華為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手機出貨量2.06億部,同比增長35%。
三星手機出貨量2.9億部,蘋果手機出貨量2.05億部。
在出貨量上,華為險勝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兌現了余承東五年前超越蘋果的諾言。
在全球出貨量前三的廠商中,只有華為一家的出貨量保持著高速增長,
三星同比下跌8%,蘋果同比下跌5%。
不久前,華為公開了2019年的目標,手機出貨量達到2.5億部。
按照這一趨勢,華為今年銷量全面超越蘋果和三星沒有太多的懸念。
華為手機銷量之所以能夠保持35%的增長速度,
靠的已經不僅是價格優勢,而是技術創新。
此次華為在巴塞羅那發布的折疊屏手機,說明華為在技術創新上已經有了新突破。
事實上,將蘋果與華為的產品做一個對比也會發現,
華為在技術創新上已經擁有相當競爭力。
2016年,華為在旗艦機P9系列上引入了後置雙攝像頭,並與徠卡合作對攝像頭進行了調校。
半年後,搭載雙攝像頭的iPhone 7 Plus才上市。
儘管在後置雙攝像頭的發展上沒有掉隊,
但iPhone 7 Plus的後置攝像頭很長時間內只是擺設,
幾個月後蘋果才更新了iOS系統,推出了基於雙攝像頭的“人像”模式演算法。
而華為對後置攝像頭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4年。
當時,作為華為旗下子品牌的榮耀手機,
推出了第一款搭載後置平行雙攝像頭的榮耀6 Plus,並且配備了華為自主研發的成熟演算法。
在隨後的幾年裡,從手機快充,到全面屏,到臉部識別,
以及後置三攝像頭,華為都走在行業前列。
無論硬體層面的技術創新,還是軟體層面的技術創新,華為都展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力。
在此之前,全球手機行業的發展趨勢,一直唯蘋果馬首是瞻。
重要原因正是蘋果持續引領技術創新,華為要想趕上甚至超越蘋果,
也必須要在技術創新上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華為距離蘋果還有多遠
不可否認,在手機出貨量上華為已經超越蘋果,與三星的距離也在縮小。
不爭的事實就是,在利潤、供應鍊和核心技術方面,華為與蘋果還有一定的距離。
如何在利潤方面超越蘋果和三星,已經成為華為的下一個目標。
蘋果手機利潤空間大,這是一個人人皆知的情況。
憑藉多年的技術創新,華為已經打破了高端手機市場被蘋果和三星壟斷的市場局面。
需要正視的一點是,華為手機在高端市場的佔有率並不高,
而蘋果和三星近乎壟斷了高端市場。華為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
去年華為P20系列發貨量1700萬部,華為Mate 20系列發貨750萬部。
從數據上來看,華為高端旗艦手機的銷量雖然進入良性增長,
但與蘋果和三星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去年,蘋果手機銷量2.05億,而華為的高端手機銷量只有2000多萬台,
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今年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展會上,
驚艷亮相的折疊螢幕手機華為Mate X,有技術創新,
也有業內人士質疑折疊螢幕不過是噱頭。
手機螢幕形態的變化,對應用提出了新的挑戰。
蘋果推出搭載全面螢幕的iPhone X後,很多應用都需要適配,不然顯示會影響用戶體驗。
同樣,折疊螢幕也需要應用適配。
相比之下,華為折疊螢幕手機Mate X屏幕最大尺寸是8英寸,與平板電腦的尺寸接近。
應用程式如果不適配,有可能會出現變形的情況。
現在,基於安卓的應用有上萬款,如何吸引軟體開發者適配折疊螢幕手機,
這同樣是折疊螢幕手機面臨的一大挑戰。
此外,量產是困擾折疊螢幕手機的又一大的難題。
截至目前,全球能夠提供折疊螢幕的供應商屈指可數,
螢幕這次華為Mate X的螢幕來自京東方。
據華為透露,剛上市的華為Mate X上市要等到6月份,而且限量供應20萬部。
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計,可折疊螢幕手機2019年出貨量有望達到70萬台。
顯然,量產是折疊螢幕手機的全球性難題。
不可否認,對於華為自身而言,Mate X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然而對於消費者來說,折疊螢幕手機過高的售價,會對銷量產生很大的影響。
去年,蘋果推出了售價高達5萬9000元的iPhone XS Max,引發了銷量的大幅下滑。
眼下,華為Mate X預計售價7萬8千元,消費者能否接受還是一個未知數。
華為折疊螢幕手機Mate X的發布,是強化其高端市場品牌形象的最新努力。
從成功打破手機高端市場被蘋果和三星的壟斷,到紮根高端市場,華為一直在進步。
只是,華為要想真正超越蘋果和三星,
不能僅在銷量上超越,還需要在利潤和核心技術上全面超越蘋果。
至少就現狀來看,華為與蘋果還存在相當的距離,說蘋果沒落也未免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