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緩解乾眼症?這個食療方很管用!
一個20 多歲的女孩走進診室,她說自己眼睛乾澀發紅、
視物模糊已經大半年了,在其他醫院看過,
醫生認為是結膜炎,給了氧氟沙星的眼藥水,但效果一般。
醫師給她做了測試,診斷是中重度乾眼。
「她的眼部有分泌物(眼屎),乾眼也會出現眼睛紅,
又加上滴任何眼藥水都可以緩解眼部乾澀,
如果不做淚膜穩定性檢查或者淚液分泌測試,乾眼很容易被誤診」,醫師解釋。
淚膜穩定性檢查是在眼睛中滴入熒光素鈉染色劑,
然後用裂隙燈觀察淚膜的完整性,
淚液分泌則是直接用試紙測試淚液的分泌量。
它們都是乾眼症的測試方法。
女孩最終拿到了眼藥水,約了下週的治療。
根據診療指南:
如果這個女孩正常治療後角膜損
傷無法自行消失,就屬於重度乾眼。
嚴重的乾眼病,有較低的機率致盲,
「特別嚴重的眼表上皮細胞的損傷,
需要進行角膜緣上皮細胞移植、羊膜移植……」
一位女孩陪同母親前來檢查,她聽到了前面的故事,
忐忑地諮詢自己能否加號。
因為眼睛乾澀難忍,她已經四處求醫兩年了。
「乾眼的誤診,或是患者自己不予重視,
導致延誤治療的情況很常見。」洪佳旭說。
乾眼症就如同高血壓或糖尿病
乾眼症有多流行?
他解釋:「如果一定要做類比,這個病現在有點像糖尿病、高血壓」,
這個比喻包含了乾眼症的若干特質——
它是反覆發作的慢性病,它與生活方式有關,以及,它的流行度高。
從數據上看,乾眼症的發病率是二型糖尿病發病率的兩倍多,
糖尿病本身也是乾眼症的風險因素。
乾眼症與高血壓的發病率幾乎相當。
不過,跟高血壓相反,乾眼症的發病女性多於男性。
這也許與荷爾蒙有關,女性荷爾蒙是高血壓的保護因素,
卻是乾眼症的風險因素。
在門診的當天上午,我看到前來的30 多個患者以女性為主,
這符合乾眼症的流行病學特徵。
這些人既有四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也不乏年輕的就診者。
對於年輕人中的乾眼症,
國際淚膜與眼表協會(TFOS) 2017 年發布的報告特意指出:
少量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兒童和年輕人也是高患病人群。
上述報告提到,基於症狀的各種乾眼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不同地區和人群的乾眼症發病率在5%~50% 之間,某些人群的患病率可高達75%。
整個東亞地區的乾眼發病率要高於歐美。
十年前,上海曾做過一次抽樣調查,
結果顯示,20 歲以上的人群中,幾乎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乾眼症。
乾眼已經成為了除近視之外最常見的眼科疾病。
有研究表明,在前來眼科就診的門診病人中,乾眼病人已佔到了30% 左右。
當下,眼科醫生們已經可以明顯地感覺到,
前來就診的患者中乾眼症變得越來越多。
2019 年3 月下旬,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乾眼中心成立。
至此,中國的三大眼科中心,
北京的同仁醫院,廣州的中山眼科中心和上海的眼耳鼻喉科醫院
都已經成立了自己的乾眼中心。
悄然地,中國的乾眼治療之戰已經打響。
你還會正常眨眼嗎?
「通常的症狀有疼痛、眼乾、眼部疲勞,
男性常常主訴異物感,女性更喜歡抱怨眼癢……」
上海乾眼中心成立儀式上,《乾眼》一書的主編劉祖國教授描述乾眼問題。
正常情況下,在我們的角膜上面,
有一層由油脂、水與黏蛋白組成的幾微米厚的淚膜。
淚膜是我們眼表微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作為一個屏障來保護角膜。
淚膜的主要來源是上下眼瞼內層的眼瞼板分泌的油脂和淚腺分泌的淚液。
每一次眨眼,其實是你的眼睛在悄悄對淚膜補充和更新,
以維持一張完整的淚膜,而淚膜的缺損或是不完整
會導致角膜上皮開始發生脫落,
眼睛的感受便有可能從乾澀進展到疼痛、視物模糊。
在上海乾眼中心成立的會場,我體驗了實時檢測淚膜情況的精密儀器。
把下巴靠上檢測台的那塊鋼托,盯著對面閃爍的一堆方塊,
10 秒鐘後,一份淚膜的數據列印出來。
身旁的醫生解讀:油和水都不達標,
從症狀上看,算乾眼,不過,也許我還不需要治療。
攝像機中,我在10 秒鐘內的三次眨眼,眼皮都沒有合攏,
用專業術語講,這叫做「瞬目不完全」——
未能完全閉合的眼皮不足以把眼瞼板分泌的油脂充分塗抹到淚膜的表層,
淚膜的油層出現了破損,導致了蒸發過旺,缺水又缺油。
「瞬目問題,是現在的年輕人中很常見的問題,
可能與視疲勞、長期屏幕使用有關」,
那位醫生告訴我,並給了我一個建議:「先回家練練眨眼」。
有研究推測,「影片終端使用者眨眼次數減少,
從而加快淚液蒸發並導致了乾眼症狀」。
現代生活離不開閃光的手機和電腦螢幕,而螢幕對視力的影響已經如此嚴重。
在我剛剛採訪完乾眼症門診的一個飯局上,
一半以上的人聞訊後開始直接給自己下診斷:
「我肯定也乾眼症了」,並諮詢應對方法。
與現代人生活方式相關的種種幾乎都是乾眼症的風險因素。
螢幕的使用也會加快淚液蒸發,從而導致乾眼。
空氣污染、抑鬱、焦慮和緊張,
有可能導致瞼板腺的堵塞,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導致乾眼。
某些眼部的激光手術,
如近視角膜手術或是白內障手術同樣可能會造成乾眼。
根據醫師他的個人經驗,
在他接診過的年輕人中,
得乾眼症則主要是兩個原因,螢幕和隱形眼鏡。
拿什麼拯救你,屏幕前的眼睛
「乾眼症不是病,但難受起來真要命」,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研究院的副院長徐建江
這樣向我描述她接診的乾眼症患者。
遺憾的是,一般的乾眼症很難根治,只能對症緩解。
比如依靠人工淚液,或者針對引起乾眼的瞼板腺功能障礙,
有人工或儀器按摩……
乾眼症正在成為一種「現代病」,而它的一個重要特徵是,
與其所造成的醫療費用相比,其間接經濟損失更龐大。
美國2011 年的一份統計顯示:
全美因乾眼症帶來的直接醫療費用,
包含眼部潤滑劑(眼藥水)、環孢素(免疫抑製劑)、
淚點塞、醫生的診費與其他治療費,
總計有38 億美元,而因乾眼症導致無法使用電腦,
無法閱讀造成的誤工損失——
按照患者的薪水和誤工時長折算,總共有大約550 億美元。
「治療方面,中美差別並不大」,
曾在哈佛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洪佳旭說,
規範的治療對乾眼症患者很有必要,只是美國有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
乾眼病人可以在輕症期被家庭醫生及時發現。
如何應對乾眼症,大部分中國眼科醫生提到了這三點:
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不亂滴眼藥水;不舒服及時就醫。
劉祖國還提到:「睡眠質量差會加重乾眼,體育運動可以減緩乾眼」。
但最好的解決辦法,仍舊是防患於未然。
美國《連線》雜誌曾在2018 年曾發表報導
《螢幕對我們的眼睛做了什麼》,討論了因為螢幕導致的各種眼疾,
除了乾眼,還包括因為黑暗中使用手機導致的暫時性眼盲。
文章給了一個頗具儀式感的20—20—20的解決方案
:觀看螢幕20分鐘,眼睛移開望到20英尺(約6米)遠的地方,堅持20秒鐘以上。
無論如何,對於螢幕用眼加劇的時代病,人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