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學團體「可能非學校」裡,手機不是違禁品,而是學習的工具,孩子用手機剪影片、查資料,用平板上雲端硬碟編輯文件,也在使用3C的過程中學習自律。

愈來愈多國中小校園出現保管手機的「養機場」,標上一格格號碼的手機袋,為的是統一保管學生的手機。不過這些「保管令」,在自學團體「可能非學校」的教室裡卻未見到。平板、手機、電腦,彷彿文具一般,和學生的筆袋、筆記本一起自然地散放在桌上。

採訪當天,12位中學班群(國小高年級至國中)的學生,正在研究如何當臉書小編,透過粉絲專頁宣傳他們參與的社會創業競賽。學生忙著研究如何設活動、排貼文、介紹團隊,可能非學校計畫主持人趙介亭也一邊分享,最近某媒體臉書小編忘了切換身份,用公司名義張貼帶私人觀點的貼文引起關注,提醒學生注意。

遇到議題,帶學生思考討論;把手機做為學習工具,實際應用。這些都是「可能非學校」的日常。

加入「可能非學校」的學生,手機是必備的,平板和電腦則可以擇一。自學團網站上也清楚列出「可能非學校」小學與中學班群學生會用到的App:線上親師溝通平台Classting,通訊軟體Messenger、LINE,Google雲端硬碟,影片製作軟體InShot,線上借閱電子書HyRead3......。

相較擔心學生不專注學習而訂下手機禁令,「可能非學校」有自己的手機使用原則:早上8點半到下午4點半手機不做個人用途。若真有急事想用手機處理,學生可以「請假」,從團體時間回到私人時間。

這麼訂原則,是因為「可能非學校」希望學生釐清個體與團體的界線、做好自我管理,這與自學團體性質有關。趙介亭表示,團體上學時間,便希望讓團體效能發揮到最高,若是只想看網路小說、影片,這些事情一個人就能做了,但與人互動、交流、展開合作型任務......這些都是自學團體的學習意義。

問題冒出來才有溝通的可能

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機,也是希望讓孩子練習自律。「可能非學校」雖不禁用手機,學生有時還是會起玩心,邊走路邊滑、夜宿時偷偷用手機......面對各式狀況,「可能非學校」並非處罰,而是先同理孩子,釐清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像是有些孩子覺得用手機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因為爸媽想用就用,自己卻被訂下規範。同理之後,再帶著孩子思考:「當你有權利可以為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那你認為什麼是更好?」並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

平常在課堂上,若是遇到相關議題、趙介亭就會帶著學生討論各式觀點,就像為學生奠下「內功」。例如孩子開始用社群媒體後,課程就計畫讓學生蒐集資料討論虛擬世界議題,影片、媒體報導都可以是素材,讓學生彼此溝通,而非都由老師上對下教導。手機超時使用會發生什麼事?聲光刺激對注意力帶來什麼影響?當孩子出現手機使用狀況,過去在課堂積累的資訊,便能幫助學生再次思考、做出判斷。

「讓家長知道我們不用去製造狀況,但不能去害怕看到狀況。我們反而要讓一些機會放出來......就像手機超時,偷用手機,或看一些限制級網站,讓它(指問題)冒出來,你才有教育的機會。」趙介亭說。

除了課業,親子互動還剩什麼

《親子天下》的調查顯示,高達9成2家長支持學校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也有超過7成家長認同孩子的手機應由學校統一保管,似乎寄望學校管理孩子的手使用,現在許多學校也承擔著保管學生手機的責任。不過,「可能非學校」面對的卻是不同的課題。

趙介亭觀察,學生在教室使用手機自律,但他們要思考的卻是這些自律能力如何回到家庭,讓孩子在家裡也能夠自律。「可能非學校」裡有許多學生從學校轉來。趙介亭表示,一些學生過往回到家的親子互動,就只剩回家作業、考試分數,「這些很無聊的話題,那他就投入(手機),因為手機對他來說是另一個世界,」趙介亭說。

而當孩子轉入自學團體,功課、考試又被拿掉了,家長們便更要思索如何豐富家庭生活,陪伴孩子發展興趣。

針對手機使用議題,「可能非學校」的親師生有許多討論。「可能非學校」的家長、 家有6年級男孩的媽媽陳佾玄表示,孩子會和她分享用手機的內容,自制能力也還不錯,「我是覺得,他不行的話(指手機使用出現問題)就好好跟他討論 ,我會希望把他其他的(生活面向)豐富一點,多給他一些現實社會的成就感,孩子才不會掉入虛擬的世界打遊戲、得到獎賞的循環,」 陳佾玄說。

相較於用3C禁止令蓋過問題發生、或是假裝問題不存在,「可能非學校」採取的則是帶起更多的討論、並且豐富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希望做到的是即便沒有大人在,孩子使用3C也能夠維持一個常軌,「那個就是自律,」趙介亭說。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