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挑戰對孩子不生氣的想法
因為在某個晚上,我們去聽音樂會,女兒先是吵著不要進去,進去沒多久又吵著要出來,搞得我們人仰馬翻。
又有一次下午放學,她看到同學的爸爸騎自行車來接,她也吵著現在就要我回家騎自行車來接她,非常無理取鬧。
這幾個狀況都是「值得」我再次生氣吼叫的,然而我覺得繼續生氣懊惱似乎並不會讓她以後不再吵鬧,而自己也確實需要在教育的方式上另尋出路。
於是我便給自己立下了21天不對她生氣的挑戰!
「避免第一線衝突」是首要目標
既然要做到不生氣,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當自己覺得情緒快要失控時,先拉開距離、不隨之起舞,等風暴過後再來打算。
》挑戰的第1天
女兒依舊一起床就鬧脾氣,一下子要我走開,一下子又要我過去。
為了避免掉入情緒糾纏的漩渦,當她一開始哭,我只輕輕說聲:「Ohoh!」就默默轉頭離開現場。
看我走了,她哭得更大聲,嘴上喊:「媽媽來!媽媽來!」
然而我知道在情緒的浪頭上,任何對話都是火上加油,因此我選擇先不進入她的視線,一切等她發洩完再說。
》挑戰第2天
我發現拉開距離的效果極佳,少了我在旁邊,她可以專心宣洩情緒,大約十至十五分鐘,她會自動停止哭鬧,主動過來找我討抱,有時則是我若無其事的去找她。
當她情緒平穩後,絕不落井下石去責怪她,我只是充滿理解的抱抱她,再繼續尋常生活。
這樣的處理方式下,女兒的情緒恢復得很快,不像以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兩人也不會冤冤相報何時了。
大人先穩定陣腳,用平靜的態度面對
前面幾天雖然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情緒,但是有時候她麻煩找得厲害,看我離開現場,還會不死心的追過來哭鬧...
》挑戰第3天
看她又開始哭鬧,默默離開去吃早餐,她追到餐桌旁,在我耳邊哭得更大聲,我跟先生面對面坐著,彷彿沒有聽到她的哭聲般,若無其事的聊天。
她哭了一下,發現爸媽並沒有受影響,她反倒聽起我們的聊天內容,自然而然不哭了。
》挑戰第4天
她早上又發起床氣,趴在客廳地墊上哭鬧,哭得滿頭大汗,我一句話不吭,默默為她打開電風扇,吹了陣涼風,她也就不哭了。
晚上她半夜醒來,又莫名其妙的吵著要她的玩偶「冰冰」,睏得不得了的我其實很生氣,但我只是繼續閉著眼,不對她動怒,她哭了五分鐘,就自己就睡著了。
經過前幾天的練習,我發現許多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與空間發洩情緒。
以前之所以會與她發生情緒爭戰,是因為我把她的鬧情緒視為她在挑釁,當我把矛頭指向自己,自然就無法置身事外,結果就演變成大吼大叫與大哭大鬧的親子混戰,兩敗俱傷。
當我調整心態,理解孩子的哭鬧其實是有別的原因,而不是針對自己,心理上就比較能淡然處之,可以把距離拉開,而非正面迎戰。少了來自父母的情緒壓力,孩子才有更多空間專心處理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在外哭鬧,想辦法轉移孩子注意力
然而,當孩子在外面鬧脾氣時,情況就複雜多了,我無法留她獨自一人,旁人也不見得能忍受我的孩子連續哭個十五分鐘,因此處理的難度倍增,需要的耐性加倍。
在挑戰21天不生氣的最高指導原則下,我的方法是想辦法轉移孩子注意力。
》挑戰第5天
女兒很反常的吵著不想去她最喜歡的音樂課,眼看上課時間快到了,我實在很想把她揪進教室,但我忍住不發脾氣,不陷入是否要上課的爭戰中。
我只是轉移焦點對她說:「小朋友還沒有進教室喔!趁現在還有很多位子,我們趕快進去選喜歡的座位好不好?」
女兒一聽,很高興的說好,馬上跑進教室找喜歡的位子坐下,就這樣莫名其妙化解了大戰危機。
》挑戰第8天
我帶女兒與媽媽外出遊玩,女兒在車上睡著了,醒來時剛好到達晚餐地點。
剛醒來的她心情不太好,喊著想上廁所,當時外面下著大雨,我想帶她下車,她竟吵著不要穿鞋子。
我冒雨抱她進餐廳,到了洗手間,她仍吵著不想穿鞋子,我忍住氣,解釋不穿鞋就要光腳站在濕濕的地上,她聽了更生氣,邊哭邊鬧邊尿尿。
正在挑戰不生氣的我,其實快要氣炸了,但我堅守防線,不對她破口大罵,我把她帶出洗手間,裝作沒事般的對她說:「走吧!我們去看看外面有沒有好玩的東西!」
恰好轉角有間賣泳具的店,我指著掛在上面的幼兒泳圈,對她說:「你看!是長頸鹿泳圈耶!」
女兒一聽,情緒立刻大轉變,她停止哭鬧,很興奮的開始指東指西,最後還開心的跟著我們一起試穿了好多泳衣。
有了這幾次戶外的處理經驗,我深深覺得:
當孩子在外面鬧脾氣時,我們更要先穩住自己,不要因為覺得丟臉,而更生氣的對孩子發動情緒攻擊。
我把重點放在幫助孩子平復心情,而不是在意他人眼光。老實說,路上又有多少人認識我呢?
暫時分開,讓第三人協助處理
挑戰不生氣的這幾天中,有幾次還真的被激怒到最高點,此時,如果有第三人適時帶開孩子,暫時分開彼此,轉換一下心情,對紓解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挑戰第12天
早上明明說好是我去接她下課,結果一到學校,她又變卦說想要爸爸來接,我耐著性子對她說明,她仍舊吵著要爸爸,然後開始大哭。
此時園長過來,用手捧著她的臉,輕輕在她耳邊說:「我的手有魔法,換我們去接爸爸!」,女兒馬上不哭了。
只不過出了學校,她又開始鬧,在計程車上哭得很大聲,我對司機先生說抱歉,然後轉頭很平靜的對她說:「你太大聲了,這樣伯伯開車很危險。」
她一路哭到律動教室,看到爸爸幫她送衣服來,吵著只要爸爸陪她上課,媽媽先回家。
那一天,我第一次放手讓先生去處理,我只送到門口,後面流程由他們自己來。
上課結束後,女兒很開心的回到家,先生告訴我,女兒剛剛自動自發的去換衣服、喝牛奶、進教室上課(因為爸爸什麼都不知道)。
看著女兒開心的模樣,我才想到,適度的分離是最好的情緒冷卻劑,我們都需要一點時間整理自己。
接下來幾天,女兒都要爸爸送她去上學及陪她上課,她的情緒也在那幾天明顯變好。感謝先生,讓我與女兒糾結的情緒,找到另一個出口。
解鈴還須繫鈴人,睡前深談:我不吼,你不煩
面對女兒不斷鬧脾氣,我深知她一定有個結沒解開...
》挑戰第15天
在挑戰第15天的晚上關燈後,我在黑暗中與她長談。
我問她:「你最近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是因為那天你在海科館哭鬧,我們沒去彩繪餐廳,所以在生氣嗎?」
女兒說:「對。」
然後她回想起當天的情形,又開始吵著:「我要去,我要去。」
我對她解釋:「在外面的時候,媽媽會看時間、安排流程,如果約好時間就要準時,例如飛機、高鐵、船、餐廳,他們都不會等人。
如果你想要什麼,可以好好說,我們一起討論、想辦法安排;但是如果你用吵的,大家就沒辦法講,最後什麼都不能做了。
況且,那天我本來就答應你可以買爆米花,只是順序上是先吃午餐再買爆米花當下午茶,但是那時候你堅持一定要馬上吃,還哭到不能停,最後我們都進不了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