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青少年的自殺率逐年上升,如果我們在新聞網站上搜索一下,就會發現,每年都會有很多青少年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自殺。
比如,8歲男童因為作業沒寫好被父母訓斥而自殺;初中女生因考試成績排名靠後選擇自殺;12歲男孩因被母親批評跳樓自殺。
上海市教委曾經對2500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有34.39%的孩子曾有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如果我們搜索,就會發現青少年自殺的案例數不勝數
就在大家都在為這些年輕的生命扼腕嘆息的時候,也有人開始質疑,現在的孩子怎麼如此脆弱?是不是孩子們被保護得太好了,所以他們一點兒挫折都無法承受。
因此,許多父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小時候沒受過苦、遭過罪導致孩子承受能力低"。之後,不少父母就開始行動了,他們為了讓孩子體會挫折而故意製造挫折,於是,就出現了很多虎媽、鷹爸,他們刻意讓孩子去經歷那些惡劣的環境。
比如,主持人樂嘉帶著4歲女兒橫穿沙漠;鷹爸冬天裡帶著孩子做"冰桶挑戰"。他們覺得這樣就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抗挫折力,從而讓孩子成人成才。
樂嘉和女兒靈兒在沙漠徒步合影
平時的生活中,樂嘉女兒在少林寺含淚扎馬步
不可否認,父母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以後可以有力量面對人生中的困境,但是這種方法可取嗎?刻意製造挫折,難道就是我們所希望孩子經歷的挫折教育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從這些刻意製造的挫折中,從孩子的眼淚和委屈裡,我們絲毫看不到孩子能夠汲取到什麼力量,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折磨。
為什麼人為製造挫折對孩子不利反害呢?
首先,經常感受挫折,不僅不會讓孩子產生抗挫折能力,只會讓孩子習慣挫敗。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習得性無助,意思是說,當孩子反復經受打擊,他不僅不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強,他反而會形成一種認知,就是"我是一個失敗者",從而對自己喪失信心,變得越來越無助。
孩子形成“我不行”的認知,從而一生都無法再對自己產生信心
而這種挫折感甚至會成為孩子人生的一種底色,終生陪伴著孩子,哪怕孩子未來沒有遇到挫折,他也沒有能力感受到快樂。
其次,家庭不再是孩子的港灣,而是孩子需要面對的另一個戰場。
像那些虎媽、鷹爸,他們總是想做一些額外的事情,讓孩子了解這個世界有多殘酷,從而能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備,以保證困難真正來臨的時候,孩子可以遊刃有餘地應對。
於是,家庭就成為了孩子的另一個戰場,孩子在社會中面對各種各樣已經發生的挫折和困難,而回到家裡,還要面對父母為孩子提前准備好的戰場。那麼,我想問一下,孩子要到哪裡去休息和充電呢?
家是溫馨的港灣,絕不是人生的另一個戰場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曾在他的小女兒出生時,給她寫過一封信。信裡有這樣兩句話,讓我記憶深刻。
"這個世界早晚需要你們來嚴肅對待;正因如此,抽時間走出家門去玩才是很重要的"。
"孩提時代是富有魔力的,你只有一次做孩子的機會,因此不要把時間花在對未來有過多的擔憂上"。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寫給小女兒的信
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早早地就經受那些挫折和考驗,他希望能給還做一個溫暖快樂的童年。的確如此,家是孩子的港灣,是孩子在經歷挫折之後,重新找回力量的地方。
而當父母把家裡也變成訓練孩子的場所,那麼孩子就會一直處於高壓之中。這就像是一根彈簧,我們一直抻一直抻,終於有一天,彈簧斷了,孩子承受不住了,那麼他可能就真的自我放棄了。
第三,孩子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一味地製造挫折,孩子只會覺得我不配,我不行,那麼如果孩子還想獲得父母的肯定與認同,就只能加倍地努力,之後討好父母,獲得來自於父母的贊揚。
可是,對於奉行吃苦就是挫折教育的父母來說,想要讓他們認為孩子還是不錯的,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一生都會討好父母,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所以,孩子就會在討好父母的路上越走越遠,終究有一天,孩子會感到疲倦甚至是厭倦,但是那個時候孩子早就已經成為"討好型人格"了。
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生中充滿了挫折。小時候,走路會摔跤;長大了,學習上被學霸碾壓;結婚成家,沒有房子沒有車。這些事情都有可能成為孩子人生中的挫折,所以,即便我們不去人為地為孩子設置挫折,孩子依舊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很多挫折。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就不是給孩子的人生製造更多的挫折,而是應該站在孩子身後,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孩子支持與愛。讓孩子將從父母這裡獲得的信任與安定轉化成自己身體裡的力量,從而更好地應對外部世界的挑戰。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們要明白,挫折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孩子不再恐懼挫折,而是應該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思維方式。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德威克曾經指出,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挫折時存在兩種思維方式:分別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第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和天賦都是固定的,而所有的困難、挑戰和挫折都是"對自己的考驗",如果通不過這個考驗,就說明自己有問題。所以,擁有這種思維類型的人,遇到挫折之後,就會覺得自己不行,處理不了。當壓力過大無法承受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採取一些極端行為來進行處理。
第二種是成長型思維。
與固定型思維的人不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不斷提高加強的。所以,他們不僅不排斥挫折,相反他們喜歡失敗,因為失敗可以帶給自己經驗和教訓,讓自己得到成長。
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孩子面對挫折時,會產生不同的態度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探究了相關關的腦部結構,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
研究人員表示,當人們感到挫折產生的原因是可控的,往往會選擇堅持;反之,如果他們認為挫折不可控或不可知時,則往往傾向於放棄。
因此,我們在開展挫折教育的時候,就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我們不是希望孩子的人生不會遇到挫折,或者是要求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一定要勇敢,不會產生絲毫畏懼的情緒。
我們要做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成長型思維。我們要讓孩子覺得,挫折沒有那麼恐怖,挫折更不是前進路上的阻力,它甚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當孩子能夠用這種思維來看待挫折的時候,我們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孩子會因為挫折而傷害自己了。
那麼,父母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真正有力量面對挫折呢?
首先,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要給予孩子鼓勵,而不是打擊。
孩子考試沒考好,父母說:"你怎麼這麼笨,你這樣的要是能考上大學,全世界都能考上大學"。
孩子參加鋼琴考試前緊張,父母說:"這有什麼可緊張的,要是這點兒事兒你都做不好,那你以後還會有什麼大出息"?
孩子參加馬拉松,中途想要放棄,父母說:"你就這麼沒有毅力?爬你也得爬到終點,要不你就是我兒子"。
類似這樣的話,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孩子遇到挫折,父母的第一反應不是安慰孩子,反而是諷刺,是挖苦。父母覺得這是激勵孩子,讓孩子能勇敢地站起來。
打擊就是打擊,絕不是挫折教育
其實,激勵教育也好,挫折教育也罷,只要是教育,就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促進孩子成長。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那我們最需要的做的,不是希望通過打擊讓孩子自己站起來,而是應該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孩子支持,一句溫暖的話,一個簡單的擁抱,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這樣他就不會感到孤獨無助,從而更有信心地面對未來。
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才是幫助孩子應對挫折的正確態度
其次,不要把自己為實現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都會更加嚴厲地批評孩子,事後,還會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了你好"。
可是,這樣的方式未必真的會讓孩子也感覺好。當傷害打著愛的旗號出現的時候,孩子不僅不會感受到愛,反而會被傷得更深。
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不要讓孩子替自己實現人生夢想
對於孩子來說,想要讓他用於面對挫折,首先就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當父母把自己的期望都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來替自己完成心願的時候,孩子就會以父母的標准為標准,那麼只要稍微與父母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就會成為孩子生命的中挫折。
這樣一來,孩子就要面臨無窮無盡的挫折,而在處理的過程中,作為附屬品的他們,還很難得到父母的支持與幫助,長此以往,孩子的力量就會一點一點被消磨。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很多孩子害怕挫折,其實是害怕自己無力應對挫折,從而導致失敗。而如果失敗後,還不能被父母接受,那麼對孩子來講,就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我曾經接過這樣一個咨詢,孩子因為掛了一科,成宿睡不著覺,不敢告訴父母。原來,父母從小對孩子要求就非常高,考第二都會被懲罰,父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不配做我的兒子"。結果,考大學的時候,因為壓力太大,發揮失常,沒有考到理想的學校。所以,自從他考上大學,父母就再也沒有和他說過話。這樣的壓力之下,他根本無心學習,結果又掛了科,他害怕父母知道之後,真的會拋棄他。
能不能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將決定孩子能否有勇氣面對挫折
想比較於挫折,父母對待經歷挫折孩子的態度,更加重要。當孩子發自內心地認為,無論在自己身上發生什麼,或是自己變成了什麼樣子,父母都不會拋棄自己的時候,他就不會因為外界的挫折而感到恐懼,或是對自己評價太低,這樣孩子就不會反復遭受挫折的折磨。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父母做到,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讓孩子覺得自己值得被愛,當孩子的內心滋長出力量的時候,那麼挫折就沒那麼無法面對了。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本文由陸北老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