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自學當駭客 ,一度拒絕上大學,18歲台女當上產品經理

(台北30日綜合電)台灣《遠見》雜誌6月份號刊出了一套專訪,專訪人物是14歲自學當駭客、18歲當上產品經理的女子薛澄溱。

台灣教育部自學方案出身的薛澄溱,去年成為清大「拾穗計劃」大一新生。14歲自學程式當駭客、18歲飛北京擔任交友軟體產品經理的她認為,「網路時代三個月,東西就過時了,你怎能期待累積4年畢業後才拿出來用?」一度拒絕上大學。

薛澄溱

當她發現清大拾穗計劃可以讓她自組需要的課程與上課方式,把應用與學習結合後,才放下「大學無用論」,放棄北京的工作,回台念大學。

薛澄溱表示:「我14歲後就沒有在一般學校上過學,而是在家自學。因為我不相信學校能教給我需要的。」

國中以前,薛澄溱都是第一名。國二時,她決定人生要開始叛逆,以前是每科目標100分,這次是9科合起來100分。她把整疊考卷放到媽媽面前,媽媽一眼就看出來是故意,痛罵她一頓。

連不上網 領悟考100分無用

隔天,薛澄溱拿了手提電腦及存下來的壓歲錢,離家出走,一個人流浪到東部外島民宿躲起來。島上有免費Wi-Fi,但因頻寬有限,必須幾戶使用一組帳號。有一天她發現連不上網,原來隔壁戶把連線佔滿了,就跑去敲了人家的大門,但對方不理會。

薛澄溱開始動起歪腦筋。剛好民宿主人兒子在書架上留有一本以前的程式教科書,她硬讀了幾天,寫了一個程式,心想反正密碼是8個數字,排列組合就是那百萬組,就算土法煉鋼硬跑,也一定跑得出來。

手提電腦跑了3天3夜,CPU差點燒掉,終於試出了密碼,駭進鄰居家Wi-Fi重新連上網路。薛澄溱體驗到程式力量的偉大,只要學會coding,沒有什麼辦不到。

她不再相信學校教育,連不上網時才知道考試100分,一點都幫不了忙。學習,就要學真正有用的才有價值。回家後薛澄溱把獎狀都燒了,其他時間去做自己的事。

邊學邊用是最好的學習

之後薛澄溱從網路上找到某公司創辦人的微信,把PPT寄過去,並留下聯絡方式。第二天,她接到一通來自北京的電話,「你願不願意來當我們的產品經理?」一周後,薛澄溱成了那家公司的產品經理。

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一天薛澄溱問老闆:「你覺得我需要念大學嗎?」老闆說:「去啊!學校有很多資源,不只是老師,更重要的是同學與朋友,至少去看看你未來的員工都在想什麼!」

薛澄溱開始思考:「如果有一個機制,讓我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搭配我需要的學習內容,大學就算不是我的剛性需求,也是一個有價值的選項。」

在清大「拾穗計劃」報名截止前,薛澄溱寄出了報名表。入學後,她選了各種程式語言、資料結構、數據分析等課程。薛澄溱有工作經驗,也仍在接案子,她選的每一堂課,都可對應到實際需求。

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的「拾穗計劃」招生目的是讓無法經現行招生管道入學,但具特殊才能、特殊優良行為或逆境向上且具強烈學習熱誠的學生有機會到清華就讀,使大學選才更多元化。

最好的學習就是邊學邊用。網路時代變化速度太快,一年iPhone就換了一代,4年前的技術和應用可能早已不存在。這正是以往薛澄溱不相信大學有用的原因,現在她也不肯定是不是真的能念完,但至少在清大,她看見某些彈性,以及不同的可能性。

文/圖:台灣《遠見雜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