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0歲查出直腸癌,他接受不了也想不通。
浙江省腫瘤醫院2號樓4樓結直腸腫瘤外科病房,
年僅30歲的胡先生(化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深深反思自己患直腸癌的原因。
“一開始真的接受不了,當時也不了解這個病,非常崩潰,
感覺自己這麼年輕,怎麼會生這麼重的毛病,大腦裡全是問號。”
一直在反思一個問題,患直腸癌的為什麼是我?
在遺傳方面,自己沒有家族史,家裡三個兄弟沒有人有類似情況,爺爺奶奶也都活到八九十歲。
在他看來,主要問題還是在生活習慣和飲食上。
愛吃夜宵、燒烤
“平時喜歡吃夜宵,一周7天,夜宵吃6天,
尤其愛吃油炸食物、燒烤和紅燒肉,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工作壓力大。”
胡先生說,2014年大學畢業之後,他一天吃4頓,養成吃夜宵的習慣,
一周7天吃6次夜宵,凌晨十一二點吃完然後睡覺,尤其愛吃燒烤和啤酒,
一個人最多能喝到二十多瓶,少的時候也八九瓶,這樣的習慣維持了2年左右。
“我1米78,以前體型偏瘦,但吃夜宵之後變胖了,體重也到了178斤。”
他想給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廣大年輕人提個醒。
直腸癌的“信號”是從排便開始!
直腸癌的“信號”是從排便開始。
2016年下半年,胡先生排便時大便變細、變黏,上完廁所有時衝也沖不掉,到後來還有了黑便。
他本來還想扛一扛,但隨後而來的一系列症狀,打亂了他的正常生活。
“坐不久,感覺腸子堵牢了,坐在椅子上很難受。
睡不好,要經常上廁所,一個晚上最多跑過10次廁所。
每隔半個小時就要上廁所,大便老是拉不盡。”
隨後,胡先生到醫院就診,醫生指檢發現他的直腸有個腫塊,之後的腸鏡確診為直腸癌,
他在2017年2月19日接受了手術,術後恢復不錯。
直到近期在家裡洗澡時,摸到腹股溝的位置有個腫塊,很警惕,
到醫院檢查,發現是直腸癌的腹股溝轉移。
腸癌患者飲食習慣有共性
浙江省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李德川主任醫師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臨床上很多年輕人對大腸癌的警惕性不夠,發現的時候不少都是中晚期了。”
反思病因的話大多和生活飲食習慣有關係。①
這些飲食習慣,是腸癌危險因素!
1愛吃紅肉等高脂高熱食物
重慶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東林2016年02月19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它們本來沒有錯,
錯就錯在我們吃得太貪心,所以可能成為大腸癌的幫兇。
吃得越好、吃得越多,腸道的排洩壓力越大,而且大量攝入動物蛋白和脂肪就容易產生很多毒素。
高蛋白(指動物蛋白),高脂肪飲食在腸道內分解,可產生甲基膽蒽和不飽和多烴等兩種強致癌物。
而且高脂肪飲食會引起大便中膽酸代謝產物、膽固醇代謝產物,
細菌的β-葡萄醣醛酸苷酶活性都增加,這些有的是致癌物,有的是促癌物。②
2雜糧、新鮮蔬菜水果吃得少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張秋霞在
《不同食物來源的膳食纖維與結直腸癌發病關係的病例對照研究》中指出,
雜糧薯類攝入大幅度減少,精白主食、油、肉等大幅度增加,
隨之而來的就是腸癌發病率的大幅度上升。
膳食纖維、穀物纖維、蔬菜及水果纖維對腸道有保護作用,粗雜糧、薯類等富含膳食纖維,
可能通過增加糞便體積和重量,稀釋大腸內容物,
縮短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及減少結腸上皮接觸糞便中的致癌物的機會,
減少有害物質吸收等方式預防結直腸癌。③
富含膳食纖維的雜糧、蔬菜水果吃得少,又減少了對腸道健康有利的因素,腸癌風險又升上去了。
3久坐不動
愛吃肉還久坐不動,運動量太少,不利於腸道蠕動,
腸道中的有害物質堆積在腸道內,不能及時排出,時間久了也增加腸道癌變的風險。
4抽煙嗜酒
美國癌症學會2018年發布的癌症一級預防計劃指出,12.8%的結直腸癌歸因於飲酒,
任何飲酒都有害,即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某些癌症發生風險。
報告還明確,煙草使用仍然是癌症和心血管病的首要原因,戒菸對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有益。④
這樣防腸癌!
1 過過苦日子
“腸癌發病率居高不下,跟我們吃得太好有很大關係。”
預防腸癌其實很簡單,回歸“苦日子”,腸癌就不容易找上門。
盛飯的餐具也盡量小一點,每餐吃得少一點,早一點放下筷子,少吃肉類、快炒類、醃製類食物。
平時盡量吃得素一點,食物種類盡量以鮮、淡、雜為主。
還應注意多吃些高纖維素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及水果;多食蔥蒜類食物。⑤
2 定期篩查
對腸癌篩查的建議:
一般人群:
指不是大腸癌發病高危的人群,這類人群推薦40歲以後開始接受大腸癌的篩查,
檢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大便隱血和腸鏡。
高危人群:
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下消化道出血症狀者
(尤其是便血、大便次數增多、黏液便及腹痛者),應儘早接受大腸癌的篩查。
有高危因素的年輕人,也應每隔3至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⑥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男子45歲就癱瘓!35歲女白領也遭遇這類悲劇!他們都有這種習慣……
餘姚的王先生今年才45歲,
但餘生怕是都要癱在床上了,
一家人根本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而這樣的悲劇,
竟是源於他自行購買的一張床!
45歲男子在家做牽引致癱瘓
今天在寧波市第六醫院,記者了解到事情的經過——
王先生患頸腰椎間盤突出有十餘年,不願意手術,一直是採取保守治療。
疼痛難忍時就去醫院做牽引治療,一個月要去好幾次。
有朋友了解到這事,便跟他說,去醫院多麻煩,自己買張牽引床不就好了,一兩千塊錢就搞定了。
王先生一聽有理,便在網上花小兩千元購買了一張牽引床,隨後就隔三岔五自行在家做牽引。
“他還跟我們說,太方便了,太舒服了,早該買了。”
病房外,王先生的家人抹著眼淚跟醫護人員說。
6月28日晚上10點半,王先生又覺得腰開始痛了,於是打開牽引床躺了上去。
由於這次痛得有點厲害,他也相應加大了牽引力度,牽引進行了約20分鐘。
做完當下感覺確實好了很多。然而半小時後,他突感雙腳發麻,
而且不斷加重,家人將他送到餘姚當地醫院,幾小時後他被轉到寧波市第六醫院。
接診的是脊柱外科許楠健醫生。
他表示,王先生被送來時,胸部以下平面感覺減退,大小便障礙,情況很糟糕。
王先生康復希望非常渺茫,但在家屬的執意要求下,
脊柱外科主任馬維虎還是帶領團隊為王先生進行了手術。目前,他仍住院接受後續治療。
這樣的悲劇每年都有多起
在我市多家醫院,有類似遭遇的患者並不少見。
記者從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脊柱外科了解到,
一年前,寧海35歲的黃女士也是因為一次按摩導致終生癱瘓。
黃女士是文員,由於經常伏案工作,頸椎時常感到酸脹,讓丈夫幫她按摩。
去年7月份一個晚上,丈夫像往常一樣給她按摩。
沒想20來分鐘後,她突然感覺手腳麻木,坐也坐不穩,癱倒在沙發上。
慌張中丈夫叫來了救護車,她被送往了當地醫院。
一查頸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迫,四肢肌力都為零,診斷為全癱。
由於壓迫嚴重,脊髓損傷不可逆,現在一年過去了,黃女士仍未恢復肌力,生活不能自理。
前兩年還有一名40歲出頭的女患者,在商場試坐了一下午的按摩椅,
買回家後又繼續按了約半小時,結果出現四肢乏力、麻木的症狀,這才關掉開關。
數小時後,家人發現異常,將她送到附近衛生院。
幾天後才到大醫院看,同樣被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並發癱瘓。
由於就醫不及時,至今仍未完全恢復,行動離不開拐杖和輪椅。
“因盲目按摩導致頸椎、腰椎受損一年能碰上10來個,太可惜了。”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陳斌輝說,
患者幾乎都是在家自己按摩,或者在一些沒有正當資質的機構按摩引發的後果。
醫生提醒:這些理療不能隨便做
陳斌輝告訴記者,對於普通人來說,按摩是個好東西:可以改善微循環,
為組織提供充分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加快康復,還可以鬆解粘連,
便於頸部活動,同時解除痙攣,減輕疼痛。
“但熱衷按摩的往往不是普通人而頸腰椎病患者。按摩對他們來說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他不建議頸椎病患者選擇按摩理療,腰椎疾病必須要到專業醫療機構查看病情,
是否適合按摩,並且選擇有執業資質的人員進行按摩。
寧波市第六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馬維虎指出,按摩後如感覺不適,
一定到正規醫院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完善相關檢查;
如果患者存在脊髓或馬尾神經壓迫嚴重,那麼推拿、刮痧及牽引等保守治療是無法減輕症狀的,
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癱瘓;
老年人超重牽引或推拿力度控制不佳,會導致青光眼或心臟病發作,甚至危及生命;
切忌未經檢查自行採用推拿、刮痧及牽引等保守治療,聽從醫生指導至關重要。
陳斌輝醫生提醒,頸椎病、腰椎病多於不良習慣有關,
要避免這些疾病,還需要源頭上防治。
平時這4個動作要少做——
第一個是反覆彎腰負重;在彎腰的情況下,間盤承受的壓力相當於直立的時候4到8倍;
第二個是長時間低頭,使頸椎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伏案1小時可適當的做做頸椎操;
第三個是久坐,也會造成腰椎的疲勞性損傷,疲勞了會造成腰椎間盤的損傷;
第四個就是葛優躺,看著很舒服,但是對腰椎損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