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8日 下午1:47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發現,45歲至64歲自殺死亡率近年緩升,除情感問題與精神疾病外,經濟與生理疾病也是主因。同時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2018年有7000餘名青少年自殺未遂被通報,自殺原因以家庭溝通、人際、精神疾病有關,近年校園霸凌影響,也微幅上升。

每年9月10日是國際自殺防治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推動的「世界自殺防治日」,專家呼籲全民應當自殺防治守門人。(中央社)

更多

每年9月10日是國際自殺防治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推動的「世界自殺防治日」。根據世衛資料,全球每年約有80萬人死於自殺,更有1億多人因自殺事件深受影響。 2018年台灣有3865人死於自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今天表示,與2017年相比,2018年男性自殺死亡人數減少23人、女性增加17人;若以年齡層分析,以45歲至64歲中壯年族群增加26人,14歲以下及15歲至24歲青少年族群也分別增加6人(增加150%)及17人(增加8.8%)。 李明濱受訪時表示,青少年自殺防治及霸凌應更受重視。2018年就有7000餘名青少年因自殺企圖被通報,分析自殺原因,約3成是家庭溝通、約3成是人際關係、另有3至4成是精神疾病問題,如憂鬱症等。但近年也觀察到,校園議題造成的影響逐漸上升。 根據2018年自殺企圖通報資料也發現,45歲至64歲年齡層中,除了情感問題與精神疾病問題外,經濟與生理疾病問題也是主要自殺原因,可見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是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文化環境互動的結果。 防治青少年及兒童自殺是重大挑戰,且可能與霸凌有關。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年針對霸凌議題調查發現,年滿15歲以上民眾約有15.3%表示自己曾經「持續」被霸凌(估約312.5萬人);曾被霸凌民眾中,有54.3%發生在10歲至14歲,地點以學校最多,霸凌型態以言語霸凌最常見。 值得注意的是,在曾被霸凌者中,有50.8%因被霸凌而有明顯的身體或心理傷害。調查也顯示,曾因霸凌而導致明顯身體或心理傷害者有25.2%(估約40萬人)具情緒困擾,45.3%(估約72萬人)一生中曾認真想要自殺。

而45歲至64歲此年齡區間的自殺防治工作挑戰大,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受訪時表示,分析壯年人口自殺原因,發現經濟原因佔大比重,但經濟因素難以靠單一防治作為改善,防治會有瓶頸。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受訪時表示,45歲至64歲者的自殺防治困難在於與經濟、社會氛圍有關,有些人失業、無薪假,或薪水很低、家庭負擔重,多重因素衝擊下就可能萌生自殺意念。 統計發現,女性有自殺企圖者(未遂者)多於男性,但死亡則是男性多於女性。諶立中說,因男性若有自殺意念,多半死意堅決,會選用比較激烈的方法,而男性又普遍比較不願意求助,所以後端的防治工作,如諮商或求助網路可能幫助有限,應從職場心理衛生開始,大公司可考慮增設心理諮商師給勞工支持。 此外,諶立中也說,限用致命工具可得性是自殺防治有效手段,劇毒農藥巴拉刈將被禁用,也希望逐步推動木炭管制及高樓、橋梁防跳裝置,減少自殺傷害。 方俊凱則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合作,如衛福部和勞動部、教育部等,鼓勵專業人士到職場進行心理衛生講座,可從前端預防;或鼓勵公司提供員工心理衛教防治資源,如跟醫療院所簽約,員工若使用諮商服務可獲補助等。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廖士程則在記者會表示,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觀念很重要,透過「一問二應三轉介」,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加上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守門人」簡單的一句關心,可能幫助處於自殺風險當事人看見希望。 諶立中則說,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都有提供相關諮商服務,有需要的民眾可善加利用,或撥打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求援。 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聯絡作者:動態骷髏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