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教育,這裡想有一個名字告訴父母們,“延遲滿足”,想必這個詞語提出的時候,很多父母都還是很陌生,“延遲滿足”其實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設計出的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是這樣的,讓數十名兒童單獨呆在有糖果的房間裡,而研究人員告訴這些孩子,他們可以馬上吃掉糖果,也可以等到研究員回來的時候再吃,後者則可以得到更多一些糖果,這個實驗的最後,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自己對於糖果的渴望,等到研究員再回來的時候,給這些孩子也兌換了承諾。二十年之後,研究員回訪了當時參加這項實驗的兒童,發現延遲滿足的孩子在學業方面以及人際交往中都比立即吃掉糖果的孩子更為優秀。
這個實驗之後還促生出了一個名字,那就是糖果效應,通過孩子從小的自控力,判斷力的小實驗就能預測出孩子長大之後的個性效應。而當延遲滿足這中間教育方式一出來,很多家長都被這種美麗的後果沖昏了頭腦,不管三七二十一,對於孩子的任何方面,任何需求都要“延遲滿足”。
之前看過一個相關的案例,有一位媽媽是延遲滿足的忠實擁護者,而且也把延遲滿足應用到了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這位媽媽的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吃奶必須哭夠兩分鐘,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當孩子想要某個玩具的時候,也必須哭鬧兩分鐘,如果要吃自己想吃的零食的時候,也要往後推遲好幾天,而這位孩子所表現出的自控力很強,也讓這位媽媽覺得自己的所有舉措都很有成效。但是之後的某一天,這位媽媽帶著孩子出去吃飯的時候,中途媽媽要去衛生間,而這位孩子立馬抓起剛才不被允許吃的零食滿手往嘴裡塞,根本還來不及細嚼慢咽,等到媽媽回來之後,孩子立刻又變成了聽話懂事的乖寶寶,餐後,這位媽媽帶著孩子逛超市的時候,看到變形金剛玩具滿眼剛光的孩子,在媽媽轉頭的時候,惡狠狠的錘了幾拳那個玩具,其實這位在媽媽面前一直壓抑自己慾望的孩子,正在媽媽看不見的地方極度發洩自己的慾望,而在於媽媽相處的過程中,又有想要強烈討好媽媽的意願,實際在跟媽媽的相處過程中冷漠又想要疏遠。
看了這則案例之後,其實感悟挺深刻的,實際上他向我們鮮明的展示了“延遲滿足”被錯用、濫用的弊端。延遲滿足實際上是一種挫折教育,而培養延遲滿足並不代表父母對於孩子合理的要求也要不及時滿足。所以對於延遲滿足這種教育,訓練一定不能過度,否則會讓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對於處於需要之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合理需要應該被要求等待,那麼長期處於等待中的孩子,他們又會怎麼想呢?假若我表現的乖一點,這樣媽媽才會滿足我的需求,才會更愛我,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所有需求如果都是“延遲滿足”的話,或是根本就置之不理的話,時間久了,那麼孩子會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好。
身為父母的要知道,如果延遲的越多,那麼對於孩子的安全感來說,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孩子正常的吃喝需求都被延遲的話,那麼孩子自然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表現出不安,導致在日後的生活中,也很難滿足自己所需的安全感,難以建立和他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如果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家長總是告訴孩子要等一下,那麼持續的這種延遲的現象和否定最終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是羞恥的,而這種羞恥會在一定的程度上讓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強烈的打擊,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孩子成年之後都難以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所以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有需求就意味著孩子也是真的有需要,比如孩子在飢餓的時候,已經哭鬧了,那麼也就意味著孩子已經開始分泌胃液,確實很餓,需要食物,如果這時候不能及時滿足孩子的胃的話,那麼就只能使得孩子被迫延遲自己的生理反應。這樣的行為對於孩子的發育是十分不利的。
為什麼一直以為被奉行的“延遲滿足”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呢?怎麼又會和實驗中的那些成功的孩子大相徑庭呢?其實原因無非有以下兩點:
1、實驗的主體是孩子,所以這項實驗是由孩子來決定要不要延遲滿足自己需求的,而在現實生活中,決定權卻在家長的手中,家長替孩子決定了是不是要滿足孩子的需求。
2、在這項實驗中,吃糖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需求是非必須的需求,吃了可能會開心,而不吃也不會怎麼樣,但在現實生活中,家長會對於孩子的所有需求都一概而論,不管是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還是作為延遲滿足的需求,家長都會被這種理論沖昏頭腦,兼施這種理論,甚至有時候延遲時間長了,家長都給忘了,那麼出現的現象,只有延遲,而沒有滿足。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千千萬萬種,但是身為父母的一定要知道適合自家孩子和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裡也希望父母們不要把孩子當成教育中的小白鼠,自己對某些教育理論還讀的不太通透,就全盤使用到孩子身上,要知道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你又是如何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