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前夕,國民黨今公布蔡政府最新民調,黨主席江啟臣並對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施政,拋出五問和國民黨兩岸關係的四大原則,及對司法改革的期許,全文如下。

早安,謝謝各位朋友蒞臨,今天特別邀請各位媒體朋友前來,是因為下個星期,我們將迎來一系列事件,每一件,都可能牽動到台灣未來。而我作為國民黨主席,有些話想跟大家報告。

首先是5.17 的WHA 將於線上召開。這次台灣社會整體的防疫表現有目共睹,也有許多國家出面呼籲,應該讓台灣參與WHA。但遺憾的是截至今天,我國尚未收到大會邀請函。17 號起各國與會代表,在討論疫情應對外,如何討論台灣的實質參與,勢必會成為未來我國國際空間的一個指標。

之前我曾以國民黨主席身份,投書「國際民主聯盟」IDU 跟 The Diplomat 外交家雜誌,也都獲得刊登,我們呼籲WHO不應把台灣拒於門外。今天我再次鄭重呼籲,希望WHO 能從善如流,將全世界人類的健康安全擺在政治之前。

接下來是週三,520是蔡總統宣示就職連任。四年下來,這也應該是一個檢討過去,展望未來的重要時刻。身為中華民國最大在野黨,我們除了對蔡總統得連任就職表達祝賀之外,也將本於監督者角色,盤點過去四年蔡政府施政得失,同時勾勒眼前國政挑戰,給執政者參考。

接著在5/21、5/22,中共將於北京召開「兩會」。北京政權屆時將如何檢討這次防疫,如何面對疫情對產業經濟與國際秩序的衝擊,勢必牽動亞太地區的局勢,也影響到台灣角色。最後我也會針對兩岸關係,談一些看法。

一、蔡政府的成績單

前兩天,我們委託 TVBS 民調中心,針對過去四年蔡政府在十一個領域表現,一一檢視,也請受訪民眾一起來打分數。

每題從10 到0分,代表滿意的程度;平均下來結果怎麼樣?大家可以看一看。如果我們用以前學校 100分中拿 60分算及格來說,因此在這個評比中,6分算及格,這張成績單算是「滿江紅」!

細看分項,蔡政府在社會安全、社會福利、環境保護的民眾滿意度相對較好;不過 6 點幾分也都稱不上高,充其量是「免強及格」。

經濟發展、改善低薪、青年發展、保障勞工這幾項,我們可以看到,就跌到5字頭;透露出民眾對「民生經濟」持續低迷的感受,也讓人想起之前《勞基法》一修再修,所造成的三輸的情境,讓許多企業主感到無所適從,同時讓勞團感覺被背叛的亂象。

兩岸關係與外交的評分更低,大約只剩 5.5 分上下。蔡總統過去一年,藉著習五點、反送中、共諜案與中美對峙的大氛圍,塑造了「辣台妹」的一個氛圍,博得不少掌聲!但當大選激情過去,我們仍得面對「上任四年連丟七個邦交國」的現實,以及更重要的,許多人擔憂區域衝突風險驟升的危險。

最感慨的是墊底的司法改革。蔡總統總以出身法律背景自豪,並在2016年曾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洋洋灑灑端出153頁成果報告,但四年後在民眾心中,卻只得到4.96分「死當」的成績。

蔡政府的整體施政 的滿意度卻有 6.17 相對較好的成績,應該是近期防疫情的表現,讓蔡政府得到較高肯定,蔡總統的支持度攀升。但回看過去四年,我們不會忘記曾在街頭吶喊的勞工、曾被粗暴「年改」羞辱的軍公教、忍受不了「用肺發電」的爸爸媽媽,以及被其他許許多多爭議所撕裂的社會。

我記得蔡總統上任前,強調過要「謙卑、謙卑、再謙卑」,期許自己能領導一個「最會溝通的政府」。只是光看最近紓困帶來的「萬元之亂」,如何造成基層公所人員與民眾的不滿,就知道四年下來,蔡政府離「謙卑」,離「溝通」的距離仍有多遠。

二、疫情衝擊,與提問蔡總統

在未來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我們要怎麼應對?其在經濟產業、國際秩序,甚至是社會文化上所會帶來的衝擊,可能比我們的想像還要深遠。光是目前已經揭櫫統計,我們已經可以看見整體經濟重挫、股市崩跌、勞工無薪假與裁員飆升,政府債台高築。因為很多國家在這個時候,不得不擴大內需,用政府的錢去救。

展望未來,這場世紀疫情還帶來四個重大挑戰:

1.疫情肆虐,嚴重衝擊美國,導致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也受到挑戰。

2.貿易戰還沒結束,現在中美衝突進一步升高,也提升台海軍事衝突風險

3.疫情重挫過往全球化的大趨勢,造成過去全球經濟分工紅利的「回吐」

4.疫情期間各國舉債、印鈔票,也會對全球金融貨幣體系,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以上種種,都讓未來四年政府的舵手,任務更艱巨。因此在 520 前夕,我們也有幾個問題想請教蔡總統:

1.面對產業供應鏈的斷鍊重組、觀光人潮劇減,除了紓困,蔡政府有沒有其他中長期的振興計畫?這次疫情加速了全球產業重組,我們的產業轉型政策有沒有隨之調整?又該如何進行全球布局?還是只要繼續前四年的新南向政策?

2.六月馬上迎來畢業潮,但今年踏入職場的畢業生,可能也是最失落的一代。眼前企業陸續裁員,無薪假人數飆高,自由業苦撐待變,創投基金收回;他們,看不到希望。蔡總統面對這群年輕人,打算拿出什麼作為,給予希望?

3.台灣社會許多問題從根源都來自少子化,包括產業轉型、各級教育、社會福利或國防升級,都受到少子化的嚴重影響和衝擊。請問蔡總統,您主政這四年來到底有何對策?未來少子化還會繼續衝擊我們。

4.本次疫情造成中美衝突升高。台灣夾在兩強間,原應在外交兩岸上維持高度、力求平衡,但蔡政府卻幾乎是一面倒地依賴美國,導致對岸更大的打壓與圍堵。請問總統,這是對台灣最好的戰略嗎?

5.疫情爆發以來,國民黨基於「朝野合作、共同防疫」原則,全力支持政府施政,更研議提供各種對策、建議。但遺憾的是,就算選舉早已結束,過去幾個月民進黨政府仍維持著「逢國民黨必反」的態度,絲毫未展現出任何執政朝野合作的高度。

我想請問蔡總統:你是否同意,朝野合作是台灣自由民主重要的基礎?你是否相信,藍綠對話的可能?還是為了民進黨的長期執政,不惜代價也要對國民黨堅壁清野、追剿到底?以上五問蔡總統。

三、國民黨重設計

我一直深信,民主的價值在可以監督,可以質疑。民主國家的治理,需要朝野的共同承擔,共同努力。因此我自今年三月九日擔任國民黨主席以來,致力於推動國民黨重設計,讓國民黨能重新成為台灣政治「廉能、正道」的的中流砥柱。

首先,在黨內的人事佈局上,我邀請穩健的李乾龍擔任秘書長。我也任命了一些擔任過民代的中生代黨務主管,同時帶入有立院經驗的年輕人,讓本黨能對社會民意的流動有更準確的判斷。我更延攬了熟悉涉外事務的專家學者,加入本黨團隊,以強化黨內對國際及兩岸事務。

其次,則是去建立各種黨內的對話平台與管道,透過數位化的整合,讓彼此的溝通能在第一時間完成,減少溝通的落差。同時,我也啟動對中央黨部的空間重設計,一方面能符合於當前精簡的人力需求;二方面也希望促成黨內幹部更好的協作溝通。

而在整個改革工程中最關鍵的,則是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改革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組成與運作,體現了「多元」與「對話」兩大原則。因此在成員選擇上,我們邀請了不同世代的中常委、黨籍民代與裡長、前政務官,以及一些學者專家與會。這些委員不見得是黨員,但代表了黨內與社會的各種聲音。坦白說,當初名單一公佈,我馬上聽到各種批評之聲——許多人會拿著不同標準,質疑某些人參與的資格。但我始終相信:改委會要能做出最好的結論,組成就不能單一,視角必須多元。

實際上運作下來,我不諱言,改委會中有很多的意見,有辯論,甚至有衝突,但我從會議紀錄中,也看到不同立場間,透過對話形成的互相理解,以及逐漸凝聚的共識。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沒有真正開放的辯論溝通,就不會有最好的共識,就無法締造真正的「團結」。

改委會的四個小組,都預計在六月底前提出建議報告;最後我會帶領黨中央,參酌委員們的建議,擬定「國民黨重設計」的方案,交付給中常委、全代會審核。

我深信,國民黨必須習慣「由下而上」的討論,才能適應民主多元時代。我也一再強調,改革需要溝通,不是專斷;因此改革不是用斧頭砍,而是需要耐心的顯微手術。

畢竟說,再改革的道路上,我們必須一起團結,只要落實改革,國民黨必將再起!請黨內先進同志和國人同胞對我們有信心!

四、兩岸路線

最後,在最後的時間,我想提一下兩岸的問題。上任以來很多人都在問,國民黨未來的兩岸政策是什麼,路線有沒有改變?這是媒體朋友常常再問的一件事情。我自己過去研究國際關係,又擔任主席,當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此刻改委會兩岸組仍在討論,我也必須尊重、等待大家的共識與建議。我說過,國民黨不是一言堂,不再是主席說了算。

但有三件事十分確定:首先、國民黨曾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展兩岸制度性協商,簽下一系列對台灣有益的協議;這些貢獻不該被抹滅。面對國際情勢、兩岸局勢的變遷,我們要想的是,如何開啟新頁,為兩岸找到能持續互信的基石,這個是當前的挑戰。

其次、國民黨必須拒絕惡質「買辦」滲透,但也要保障合情合理合法的兩岸交流,不受污名連累。因此,我們將研議制定《黨公職人員兩岸交流行為準則》,拉清楚中間的分際跟紅線,也給予黨員同志清楚的遵循規範。

而最重要的是,國民黨必須在兩岸關係上,站穩本黨的價值基礎;不要動不動就被扣帽子,說是「中共代理人」。從黨內外的討論中,我能歸納出四個原則——分別是「中華民國的空間、自由民主的價值、台灣優先的堅持、安全和平的保障」。這四個是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面,必須站穩的價值基礎。

中華民國是兩岸的歷史紐帶,自由民主是台灣的共識價值。中華民國憲政對自由民主的承諾,則是台灣民眾安全感的基礎。因此北京政府越是打壓中華民國,越是背離自由民主,就越是造成台灣民眾的認同疏離。

尤其是當前中美衝突加劇,有重回冷戰架構的趨勢,雙方近來在台海周邊軍事行動日益頻繁,更逐漸提高區域衝突的風險。兩岸過去好不容易締造的和平氣氛,已不復存。然而,任何有歷史感的人,都清楚戰爭的殘酷,也不應讓台海繼續陷入惡性衝突的螺旋當中。

因此,我要在此鄭重地呼籲北京,請務必保持冷靜,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放棄武力犯台的威脅,正視「一國兩制」在台毫無市場的事實。同時我也要呼籲蔡總統,回到憲法基礎處理兩岸關係,更不能低估台灣陷入軍事衝突的風險。如果像之前放言高論,您曾經說台灣「站在全世界抵抗中國壓力的最前線」,我認為這並非全民之福。

提到前線,我再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我就站在最前線,我差三個月就要退伍,但我連續八個月沒有休假,有陣子天天晚上戴鋼盔抱槍睡坑道,大家都寫好遺書,隨時準備上小艇出海。那時候台灣可能還沒什麼感覺,就是股市在跌;但是金門的氣氛完全不同,對於我們在台灣的家人,也不一樣。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從來沒有這麼靠近戰爭邊緣,我媽媽當時跟我講,當時我跟媽祖娘娘求我兒子能不能調單位,當時廟公說調單位不可能,保平安可以。這就是媽媽的心情。

24年前我在前線保衛過中華民國,保衛過家園。經歷了戰爭邊緣,也更充分感受,戰爭與和平的一線間。

國民黨是一個經歷過戰爭的政黨,我曾經站在戰爭的邊緣,體驗戰爭與和平的界線。如果國家有需要,我一定站出來,我們不懼戰,但是我希望我們這一代,不需要像當年我的父母,擔心他們的孩子。今天我身為黨主席,必將帶領國民黨盡一切努力,成為台灣安全、台海和平的保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