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毫無疑問是身體承重部位,用於日常走路等生活。在民間還有著這樣一句話「人老腳先老」,它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通過雙腳變化,從而可以初步判斷身體是否有異常。

雙腳持續發癢


雙腳偶爾出現發癢,可能是受到外物刺激,需要大家檢查鞋襪,是否有異物、硬物。如果持續發癢,個別階段還會出現脫皮、長水泡,腳趾和腳趾縫隙間嚴重到潰瘍的程度,極有可能是常見的腳氣。


在臨床上被稱為「足癬」,有的人可能知道自己是腳氣,還去亂用偏方,包括用陳醋洗腳、吃大蒜等等。然而研究上並沒有得出相關結論,最大的益處也可能是短暫緩解,起不到根治效果。

正確做法建議大家及時就醫,平時注意護理,特別是引起腳氣的真菌,通常勤曬太陽、清潔劑清洗,都能達到積極效果。對於出汗較多的人群,在挑選鞋子上,盡量購買透氣性較強的運動鞋,可防止真菌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下滋生,避免足癬反反覆複發作。


雙腳甲周組織腫脹

對於有甲溝炎遺傳史,以及長期走路,每天都需要久站的人群,應多觀察雙腳出現的變化。尤其是大拇指甲周組織出現腫脹、化膿,觸摸後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都應該注意。

很有可能腳趾周圍皮膚出現了急性、慢性炎症反應,輕則會累及腳趾,個別人還可能是手指,嚴重情況下還有可能出現腳趾甲和甲板分離現象。通常情況下,與剪指甲不當、長期穿過於寬鬆的鞋子等有關,常見致病菌為白念珠菌,可能還有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除了雙腳甲周組織腫脹以外,還要注意一種甲橫溝現象,也是甲溝炎常見的表現。

雙腳受力後疼痛


如在長時間走路過程中,雙腳一直疼痛難忍,能夠很明顯感覺到疼痛部位在雙腳底部、腳踝處。除走路以外,雙腳受力後疼痛都相對敏感,要警惕足底筋膜炎。


一般來講,可能是鞋子不適,如足底過硬的鞋,或是有扁平足的人,長期用腳過度導致了慢性損傷,從而引發炎症。若你符合這種情況,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避免炎症反覆發作,且注意多讓雙腳休息,出現不適感後立馬停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