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音算是這兩年里耳機市場裡新出現的品牌之一,而三耳君第一次接觸他們的產品時間則只不過是大半年前的事情。當時試聽的是他們的一款一款價格不過千元的圈鐵耳塞——春紛。春紛是一款圈鐵塞子,在現場試聽時讓我頗有印象,倒也不是其聲音多麼突破常識。而是它的Artwork——類似孔雀羽毛的紋理和青翠的顏色,確實是比較容易能吸引到女性群體的注意。而且當時就聽說餘音還會推出多一款春紛Pro的型號,待到年底時發現,這款春紛Pro重新改以「驚蟄」的名字上市。


而從二十四節氣看,驚蟄是在春分之前的,當三耳君問到具體為什麼要用這個節氣來命名,官方的理由倒是蠻簡單的,因為這個節氣名字比較特別。工作室也有一款春紛的樣機在,所以當看到驚蟄的包裝時不由得感覺怎麼這個定位更高的耳機,比起春分的包裝反而變小了?



拿開紙套才發現,傳統耳機包裝慣用的平面鋪排,在驚蟄這裡則變成了立體抽屜式的布局,分別放置耳機主體、線材和配件等。外層自然也用上皮革包裹,質感對得起這個價位。



咱先看上層附件,如果你有看過春分的配件會發現春分算得上是買耳塞套送耳機的一個型號,附贈的套套多達5種12對的數量。而驚蟄這次卻只附贈了兩種耳塞套總共六對,分別對應均衡和低頻增強的風格,待會我們會聊聊兩款耳塞套的聲音如何。不過在這順便提個意見,耳塞套的底座上沒標明耳塞套是哪種特性,這一點對初心者可能不太友好,希望以後能補上。


中間層擺放的是線材,這個8股的古河銀河升級線用的可不是銅鍍銀,而是純銀的線材了。拿在手上是夠粗的了,一開始沒發現插頭上有左右的字母標識,突然恍然大悟直接是看插針底座上的面板顏色來區分左右(白色為左,紅色為右)


耳機本體則藏在了最底層,其實第一眼看到驚蟄的腔體圖案設計,你會很容易和春分進行關聯。因為面板上的紋理是非常相似,都是像足了孔雀尾巴的紋理,非常吸睛,對比之下你會發現驚蟄的面板基底顯得更加深邃,其實會更接近真實的孔雀羽毛的顏色。而據餘音的說法,相比起春紛的腔體顏色,驚蟄的色調會更加適合大眾審美的同時,加入了鑽石金粉作為點綴,藝術感得到了加強。


而腔體的圖案部分,驚蟄則和春紛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線。加上因為腔體並非透明,所以我們不能從耳機外殼看到內部的結構。事實上這款驚蟄和春紛的內部區別可以說完全不同。春紛採用的是雙動圈+單動鐵的罕見組合,而驚蟄則是四動鐵單元這個「看上去」比較主流的純動鐵組合。


在這個混合單元當道的市場上,純動鐵組合的耳塞可以說已經不算特別常見了。尤其是像驚蟄這樣的四單元動鐵的耳塞甚至一個手指頭可能就數得過來。事實上動鐵耳塞這些年不受待見也不是沒有原因。早期太多聲音做不好的產品也讓大家對純動鐵逐漸失望(是的說的就是我自己),直到近些年才陸陸續續有產品出現並改變了我的刻板成見。


要把動鐵的聲音做得好,尤其是多單元的分頻與濾波要做好並不容易。驚蟄則是用上了餘音開發的「AI無源聲學算法」來從耳機設計的第一步就介入其中並貫穿整個開發流程。利用這個算法來設計濾波和分頻電路等。


不過三耳君是個不看廣告看療效的人,在展會上試聽過春紛的聲音給我印象蠻不錯的,但是我對驚蟄這種純動鐵耳塞依然不敢100%毫無保留地接受,所以我給驚蟄開箱拍完照之後乾的第一件事是先接上播放器聽一耳朵,甚至上面所提到的很多特性,也是後來才查閱資料得知的。


開門見山地說,因為開箱時並不知道兩款套各自的特性,首先我裝上的還是半透明的灰色套,一開聲就覺得低頻有點多了,我一直強調我不喜歡低頻多的聲音,毫無疑問這應該就是低頻增強的套套了,而當驚蟄加上低頻套後,低頻已經多得就像我上個月剛寫完的那條織女星2020一樣。


而換回翠綠色的均衡型耳塞套,一開聲就爽多了,這應該是我今年聽過第二條極不像動鐵的動鐵耳塞了,另外一條前陣子在公眾號已經有過介紹也是口碑非常好的SA6。驚蟄能給我的衝擊感確實很強——因為我一開聲的時候,甚至連它是純動鐵耳塞都不知道。直到我一邊聽一邊打開產品商詳頁一看,只能說一句:好傢夥....


要說驚蟄的聲音,除了得知它的聲音原來並非動圈單元所發出的驚訝以外,其實聲音部分並不會給你很刺激的體驗。官方包裝上的曲線圖其實已經告知了驚蟄的聲音是比較明顯的「微笑曲線」。但這只能告訴你它大概的表現,實際上也因為它擁有很流暢的三頻銜接以及均衡的三頻分布,所以聽起音樂是舒服的,低頻量瞬態比較快但量不多,器樂集中表現的中頻結像不會過分貼耳,質感也不會很硬;高頻沒有動鐵那種特別明顯的尖銳的亮感和沙爍感,保持著比較克制的狀態。至少作為春天作為三耳君最喜歡的季節,驚蟄這個春系列旗艦型號確實能給到春天的感覺——溫潤不乾燥,各方面都稱得上怡人的氣溫,不會像冬天那樣溫差極大而存在每天煩惱要穿什麼衣服煩惱,或許空氣環境未必能像秋冬起風后的那種通透開闊感,但舒服就夠了。剛好,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廣東剛經歷了2020年最後一波寒潮,溫差大、天氣極冷加上風乾物燥,更是讓人加倍地想念濕暖舒適的春天了。


我在試聽的過程中,試聽的曲目包括交響樂編制的曲目、五月天的錄音室專輯以及一些JPOP以及爵士樂。但是這些音樂我都很難聽到動鐵特有的那種音色。唯一一首曲目能讓我感覺到驚蟄有「動鐵味」的,還是Persona5原聲裡面的《Last Surprise》,才能在開頭的小提琴以及電子鼓的聲音中聽出輕微的「鐵味」。


說到底,能把動鐵做到擁有接近動圈單元的寬鬆與流暢,這年頭並不能說罕見,但確實也是考驗功夫的一件事。尤其是現在大環境是混合單元當道以及今年單動圈又有抬頭的趨勢,堅持多單元且不以過分堆砌來做賣點的做法還是不容易的。這次的開箱簡評就先到這,下一次我會展開說說這條耳塞的聲音以及搭配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