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哥
作為本次上海車展最重磅的車型之一,全新奔馳C級從海外發布到國產亮相,動作比以往快了不少。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其熱度可見一斑。至於實車都有哪些亮點,又能否在加長之後與寶馬3系一戰,下面我用切身的感受告訴你。

外觀-尺寸躍居「34C」之首
外觀方面,全新一代長軸C級整體延續了海外標軸版本的設計風格。和上一代相比,實車最明顯的變化就富態了不少!89mm的軸距加長,2954mm的最終軸距,再加之4882/1820/1461mm的三圍尺寸,全新一代長軸C級一躍成為了「34C」中最有體量感的。

更大的車身自然也給了設計師更多的發揮空間。前臉看去,最新樣式的星輝格柵內部由無數個小奔馳LOGO組成,視覺效果相當精緻;兩側扁平化的大燈組也很好的延展了視覺寬度,一低一矮之間,是新款C級更為年輕化的呈現。

車身側面是C級和S級最相似的地方,尤其在加長之後,車身變得更加修長優雅。並且和老款一樣,C柱位置印著專屬的「長軸」 標識。


至於車尾,如果不是尾燈點亮後的造型「出賣」了它,你也很難在遠處與S級進行區分。誠然,收眼角的尾燈已然成為了奔馳最新的家族特徵,檔次的劃分全靠點亮後的紋理設計,新C級雖說不如S級那般奪目,但通透感和辨識度同樣毋庸置疑。


不過這裡要吐槽的地方在於,實拍的C260L車型採用了奧迪常用的隱藏式排氣,下放兩個金屬樣式的排氣口其實是假的。

小結:簡單來說,這一代C級依舊享受小S的美譽。而更重要的地方在於,它的尺寸超過了另外兩個德國對手。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他不成功誰成功。而有著三叉星光環的全新C級或許正在走「聰明」+「努力」的路線。
內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如果說上一代「小S」的美譽僅僅停留在外觀,那麼這一代則延續到了車內。坐進車內的第一感覺就是:奔馳這次又領先了半步。先不說在年輕人喜歡的螢幕方面,新C級給的足夠多
、足夠大,單論每塊螢幕的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就令人印象深刻。

而全新的MBUX系統在中控屏中的UI排列也相當的高級,絲毫不顯雜亂和冗餘,每一項功能都直觀的展現在面前,點擊和滑動也沒有任何的拖沓與卡頓。從這方面來看,新C級是下了本的。

值得一提的是,S級上的感應式座椅調節也下放到了C級上,初次上手會有些生疏,但這也算是奔馳展現儀式感和科技感的一部分。

其他方面,新C級和S級唯二的不同在於空調出風口變成了圓形,中控屏也傾向於駕駛者一側。兩者的搭配會讓新C級少了S級上的幾分嚴肅感,也更符合自身的調性。
空間-乘坐空間和乘坐體驗雙提升
空間和乘坐感受是此次長軸C級的另一大亮點。先來說空間,以我190cm的身高為例,前排調整好駕駛坐姿後,後排腿部空間已經超過了兩拳,表現十分不錯,強於寶馬的長軸3系和奧迪的A4L。

其次,乘坐上的進步也值得表揚,坐墊不再像老款那樣短小,並且整個坐墊的上揚角度合理,可以很好的承托住大腿,進而不再有老款上的板凳感。從這方面看,新C級又是一次跨越式的進步。

然而,它的後排出現了一處令強迫症抓狂的地方——電源接口到哪裡去了?唯一的理由就是:這是一輛試裝車。

動力-剔除最後一塊短板
動力方面,全新一代C級全系都用上了奔馳最新的,擁有高度集成化的M254發動機,其中實拍的C260L搭載了一套1.5T+48V的輕混系統, 最大功率204馬力,傳動系統方面匹配9速自動變速箱。

M254最大的變化就是將擺放在發動機外部的BSG電機集成到了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ISG),並提高了電機的輸出功率,以便在起步時提供更強的動力輔助,它的出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車輛在低速時的動力響應和頓挫問題。至於是否有質的提升,S級上已經得到了驗證,新C級表現如何還有待試駕後再與大家分享。
寫在最後:理性來看,新C級目標消費者最看重的品牌認同感和品質感方面都十分具有吸引力,能否延續輝煌,我想結論大機率是積極的。而關於很多人吐槽的外觀,我只想說,設計好壞向來千人千面,於我而言,新C實車很漂亮,內飾豪華感和實用性更是競爭力滿滿,如果能把那兩個不該有的小瑕疵剔除,那麼新C級就是真香的一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