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過午不食」,指的是過了「午」時就不再進食,有助於修行。
有媒體報導稱,杭州一29歲小伙,在網上偶爾了解到「過午不食」的養生理念後。剛好自己工作經常加班,常忘記吃晚飯,他當時還覺得挺好的,一來可以減肥,二來可以養生,三來還可以節省吃飯時間,做其他事情。
小伙就這樣堅持了5年沒有吃晚飯,偶爾會感覺到胃部不適,但也忍忍就過了。
直到有天他吃了辣椒,肚子突然劇痛,同事趕緊攙扶他去醫院掛急診。結果胃鏡顯示,胃黏膜充血糜爛,還長了兩個巨大潰瘍,且有血痂表徵。
對此醫生表示,正是由於小伙盲目不吃飯,夜間活動量又大,才導致胃酸對胃黏膜腐蝕,久之在體內形成胃潰瘍。
「過午不食」,疾病找上門,卻有最新研究發現,「過午不食」可能真的有好處!
一、協和新研究:不吃晚飯或可改善血糖
大多數人的飲食規律就是一日三餐,有些人為了減肥或者養生則會選擇不吃晚餐,那「過午不食」真的好嗎?
今年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來自北京協和醫院毛一雷、楊華瑜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
利用16:8的輕斷食,即一天中16小時禁食,8小時進食。並且將時間控制在早段進食(6:00-15:00),相比於在中段進食(11:00-20:00),效果會更好。
也就是說,不吃晚飯更能改善血糖、脂肪代謝、抗炎、腸道健康等問題。當然,要想限時飲食效果最佳,最好將進餐時間提前,控制在上午的時間段(6:00-15:00內任意8小時)。
這裡指的「斷食」並非忍飢挨餓。而是指有時正常吃,有時少吃,絕不是飢一頓飽一頓。
需要提醒的是,輕斷食並非適合所有人,對於孕期女性、抑鬱症、晚期腫瘤患者、營養不良者、年齡低於18或高於70以上等人群,都不宜貿然嘗試,應先通過醫生或專業營養師進行評估,再決定是否可行。
二、常吃4種「晚餐」,或相當於慢性自殺
晚餐與壽命息息相關,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晚餐方式,其實十分傷身。
1、吃太晚
發表在《糖尿病護理》一項臨床試驗發現,習慣睡前1小時吃晚餐的人,具有較低胰島素水平和較高血糖水平,而且血液中的褪黑素水平高出3.5倍,可見晚餐吃太晚,不利於血糖控制。
晚餐時間和睡覺時間間隔越長越好。胃排空時間一般需要4小時以上,若按照晚上10-11點睡覺時間計算,晚餐最佳時間應在6—7點。
2、吃太飽
美國心臟協會科學會議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晚上6點後,每攝入熱量增加1%,就會導致血壓和體重指數升高。
晚餐不宜吃得過飽,七分飽即可,就是胃裡還沒有覺得脹,沒有負擔感,看到食物已經不會有餓的感覺。
3、吃太「精」
哈爾濱醫科大學202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晚餐如果吃大量的低質量碳水,如精製穀物、添加糖,以及動物蛋白,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更高。
晚餐應以蔬菜為主,蔬菜、肉類、主食比例為2:1:1。若早午攝入蔬菜不足,則建議加大蔬菜比例。
蔬菜以綠葉菜為主(捲心菜、油菜、生菜等),其次是任意蔬菜(西葫蘆、冬瓜、黃瓜、茄子等)。
4、不吃晚餐
有些人極端地選擇不吃晚餐,認為對減肥有利。而2021年日本的一項回顧性人群調查研究發現:在3年內不吃晚餐大學生中,男性發生肥胖風險上升74%、女性上升68%。
除此之外,不吃晚餐還會導致胃部持續分泌胃酸,損傷胃黏膜,容易導致消化性潰瘍持續發生。
由於沒有食物刺激,使膽汁無處可去,變得濃稠,容易形成膽囊結晶。
因此晚餐一定要吃,但儘量少吃高脂、高蛋白、高糖,或者太黏、太硬的食物。如;麻辣燙、海鮮濃湯、年糕、糍粑、蛋糕等。
三、飯後常做4事或傷身,儘量避免
不吃晚飯對身體有害,而飯後這些行為,也可能為健康埋下隱患。
1、飯後抽菸
飯後血液循環集中胃部,此時抽菸,菸草中的不良物質就會容易進入血液循環,對身體造成不好影響。
2、飯後久坐
久坐姿勢不利於胃腸蠕動,且會導致消耗熱量低,脂肪容易堆積在下半身。
3、飯後馬上睡覺
飯後馬上入睡,躺著的姿勢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
4、飯後馬上洗澡
飯後洗澡會影響血液循環以及腸道吸收,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容易引起血壓波動。
晚飯後,可以休息30分鐘左右,出門走走,消耗熱量的同時,也可以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對身體好處多多。
斷食養生並不是挨餓,而且該方式也並非適合所有人。
輕斷食的目的是要遠離不健康食物,幫助調整情緒和睡眠。若斷食後讓人感覺到疲勞,或是報復性進食,這就違背了斷食本身的意義了。
參考資料:
[1]《「過午不食」實錘了!協和醫院最新研究:每天8小時進食,別吃晚飯!》.梅斯醫學 .2022-03-20
[2]《晚餐吃太晚會致癌?這「4不要」要記牢!》. 騰訊醫典. 2022-03-10
[3]《晚餐做出這3個改變,癌症、心臟病風險更低,壽命更長!》.人民網科普 .2021-08-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