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一項針對常用藥物的最新研究顯示,類固醇藥物可能會改變人類大腦的結構。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0日報導,通過對近2.5萬人的腦部進行掃描,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腦白質比正常人要少,其與大腦處理認知和情緒有關,這或許可以解釋此類藥物與神經系統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通常來說,哮喘、關節炎和濕疹患者多會服用類固醇藥物,副作用常包括焦慮、情緒波動和抑鬱等症狀,但這尚未得到證實。雖然這項最新研究並沒有證明藥物就是改變大腦結構的「罪魁禍首」,但至少提供了一種可以解釋副作用的觀點。領導研究的梅傑爾教授表示,糖皮質激素很可能導致大腦發生變化,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結果。類固醇作為常用的抑制免疫系統藥物,在發達國家使用頗廣,每200人中就有1人服用糖皮質激素;而在英國和美國,這一比例上升到百分之一。但目前研究者還不能確認,這些患者表現出來的抑鬱和焦躁情緒,是源於類固醇藥物導致的腦部變化,還是純粹因為身體不適。(韓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