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今天想和你聊聊土茯苓。

一講到土茯苓,肯定有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茯苓,茯苓功善健脾祛濕,是一種真菌類的藥材,常年生長於松樹之下,所以想要採摘茯苓,首先就得找到松柏。

而土茯苓雖比茯苓多了個土字,但兩者壓根不是一回事,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báqiā)的乾燥根莖,只是因其形態長得像茯苓,所以才得名「土茯苓」。

古時候,沒有袁隆平老先生的雜交水稻,所以那時候的糧食遠不如現在那麼充足,特別是在動盪不安的戰亂年代,好多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三餐壓根就很難可以吃飽。所以,那個時候,什麼野菜、野果、樹皮皆是「美食」。然而,這些野菜野果的根本不耐飢,沒吃多久人又容易餓了。這個時候,土茯苓成了炙手可熱的充飢之品。須知,土茯苓富含澱粉,成了很多人果腹的救命糧食。

明代植物學家朱橚在《救荒本草》中亦云其可以代糧,可長期食用,但據老一輩的人說道,這東西吃多了並不好受。所以,土茯苓也就有了「禹餘糧」、「白餘糧」、「山遺糧、「冷飯糰」等別名。

《本草拾遺》:「草禹餘糧,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不飢……調中止泄。」

那麼,這大隱隱於市的土茯苓到底有哪些功效呢?不妨花上個三五分鐘,聽遠志娓娓道來。

通利關節

現在,我們吃得是越來越好了,我們前文就講過了,以前的人因食不果腹,每天都要為吃些什麼而犯愁,而現在的人啊,成天都在為吃些什麼好,選擇實在太多而犯愁。

然而,過食這些辛辣肥甘厚味之後,我們的脾胃就難堪重任了,消化不了或無力健運的食物全都瘀積在脾胃中焦,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熱生濕。須知,濕本為水,而水性趨下,是故,濕邪就容易裹帶著熱邪往下焦以尋找出路。而這濕熱灼傷體內津液,煉而成痰,容易附著於我們的關節處,而症見關節處或紅、或腫、或熱、或痛。西醫稱之為「痛風」,而在中醫認知中,主要屬於「濕熱下注」的範疇。

這個時候,不妨用點土茯苓吧!

我們前文就講過了,土茯苓不似茯苓抱木而生,而是多生於山坡上,荒山中,林野間。你去看,土茯苓長著長長的藤蔓,可以從山的這頭長到山的那頭,茂盛的藤蔓盤根錯節,就像人的經絡一樣。

事實也正是如此,土茯苓尤善通利關節,兼有祛濕的功效,濕邪即除,痰濁何來?

《本草正義》:「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

《本草再新》:"祛濕熱,利筋骨。"

祛濕止癢

在我國的南方城市,諸如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因全年天氣炎熱,當地的人都容易上火。

不僅如此,氣候還潮濕,又悶又熱又濕。須知,濕邪最為黏膩、沉重。

若是濕邪侵犯肝膽,肝膽郁滯,氣血就不順暢,人就容易煩躁;

若是濕邪壅盛於脾胃,脾胃健運失司,整個人就容易食欲不振,人也昏昏沉沉的。

不僅如此,濕邪也最容易反覆。因為濕性黏膩,病根不容易祛除,所以,這也是好多人濕疹反反覆覆老發作的原因之一了。

這個時候,用點土茯苓再合適不過了。

土茯苓既入肝經,又入胃經,既善清肝膽濕熱,又可燥脾胃濕熱。所以,你若是去南方,就會發現好多人都有拿土茯苓煲湯的習慣。

瘰癧癰腫

我們前面講了濕熱下注,是因為濕邪載著熱邪往下走所致,所以這個濕熱下注一般是濕邪略勝熱邪。

那若是熱邪略勝濕邪呢?

你去看,剛剛蒸完的包子或饅頭,熱氣是往上散的,所以,熱邪是容易外散的。

是故,當熱邪略勝濕邪,濕氣就容易跟著往外走,聚積於我們的皮膚之下,體內的氣血津液運行到這個地方就容易受阻,久而久之,而成瘀滯。

所以,大家去看,但凡是皮膚上發的瘡癰、痤瘡、瘰癧等大都屬於「濕熱」範疇。

土茯苓不似其他那些清濕熱的藥材來得那麼的峻烈。其味甘淡,性平,藥性緩和,清熱燥濕之餘,又無損傷正氣的風險,可謂是祛邪而不傷正,外敷內服皆可。

《本草正》:"療癰腫、喉痹,除周身寒濕、惡瘡。"

《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瘡、疔瘡,炙汁塗敷之,煲酒亦可。"

梅毒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好多常用的藥材大都始記於《神農本草經》。

而關於土茯苓的記載卻真的很少,直到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說土茯苓可以「冶楊梅毒瘡」後,才廣為人知,而土茯苓之名也是出自於《本草綱目》並一直沿用至今。

土茯苓雖始記於《本草綱目》,但早在唐宋之際,土茯苓已作藥材入用,只是當時的時代背景不同,導致市場需求不大,流通於市的規模較小,所以留下的史料記載也相對不多。

直至16世紀初,土茯苓因成為治療梅毒、痛風等症的良藥,而逐步進入歐洲人的視野。

而今,土茯苓也是治療梅毒的要藥而廣為臨床所用。

此外,土茯苓不僅可以治療梅毒,也可用於汞中毒。

《滇南本草》:"治楊梅瘡毒、丹毒。"

《本草綱目》:"解汞粉、銀硃毒。"

土茯苓雖功效良多,但服用時需避免飲茶,以免影響藥效。

此外,肝腎陰虛者還須慎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