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方
20世紀70年代末,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北部一個1.2萬年前的村莊裡,發現了一名婦女和一隻小狗的遺骸,前者把手放在了後者的胸前。
這一發現是人類和犬科動物關係(也許是最強的情感聯繫)的最早證據之一。但即使經過多年研究,研究人員對這種聯繫是如何開始的仍存在分歧。
近日,一項針對幼狼的研究表明,它們確實能夠像狗一樣對人類產生依戀,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將人類視為舒適和保護的來源。該研究9月20日發表於《生態學與進化》。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Monique Udell說,這些發現為「狼可能擁有一些曾經被認為是狗獨有的特徵」的觀點提供了支持。但其他專家表示,這項研究設計得並不好,因此沒有說服力。
該研究利用了一種被稱為「陌生情境」測試的實驗,後者最初是為了研究人類嬰兒和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而設計的。更多的互動意味著更緊密的聯繫。而狼無法參加這樣的實驗。
為此,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行為生態學家克里Christina Hansen Wheat和同事人工飼養了10隻10天大的灰狼,並對其進行了無微不至的照顧。當23周大時,一位看護者把它們一隻一隻領進一個空蕩蕩的房間。之後幾分鐘裡,看護者進出房間,有時把狼單獨留下,有時把它留給完全陌生的人。
研究小組同時對12隻23周大的阿拉斯加哈士奇犬重複了這個實驗,它們在幼年時就以相同的方式飼養。
在大多數情況下,科學家發現狼和狗之間幾乎沒有區別。當看護者進入房間時,兩個物種在5分制「問候行為」上都得到4.6分——「問候行為」是指渴望與人類相處的願望。當陌生人進入房間時,狗的「問候行為」下降到4.2分,狼的「問候行為」則下降到3.5分。
平均而言,兩種動物都能區分認識的人和陌生人。這種區別被團隊視為依戀的標誌。在實驗過程中,狗和狼與看護者的身體接觸也比陌生人多。
狗在測試中幾乎沒有踱步,而狼至少有一部分時間在踱步。踱步是壓力的表現,即使是人工飼養的狼,在人前也會緊張。然而,當陌生人離開、看護者回來時,狼幾乎完全停止了踱步。
Wheat表示,這在狼身上是前所未有的。「這可能是一個跡象,表明這些動物將飼養它們的人類視為『社會緩衝區』,即安慰和支持之源。」她推測,實驗可能意味著其他野生動物也可以與人類形成牢固的聯繫。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ece3.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