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每個月生理期既不方便又不舒服,但你能想像大姨媽賴著不走有多可怕嗎?英國有一名27歲女子從16歲開始經歷惡夢般連續不斷的生理期,每個月大出血10至14天,甚至有長達11個月的時間每天狂流。她看醫生吃了許多藥都沒有改善,直到11年後才終於真相大白。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27歲的莫瑞格·史密斯 (Morag Smith) 來自蘇格蘭,16歲開始第一次大姨媽來之後就不斷糾纏著她,劇烈痙攣害她一天嘔吐多達4次,常常需要向學校請假。莫瑞格每個月生理期長達10至14天,還總是大血崩從衣物滲出,直到裝了賀爾蒙線圈才減量,但副作用是長達1年的生理期。莫瑞格出門都必須多帶衣服和20英鎊 (約新台幣720元) 的緊急備用金,以免換洗衣物都弄髒要買新褲子。


莫瑞格·史密斯 (Morag Smith) ,翻攝自Mirror,下同。

 

由於莫瑞格的體型一向偏瘦過輕,醫生認為是太瘦所導致,隨著年紀增長就會改善,處方口服避/孕藥和止吐藥幫助她度過學校大考。當莫瑞格考上格拉斯哥大學 (Glasgow University) 後,醫生認為她應該暫停長期用藥,結果停藥後生理期變不規律。莫瑞格表示:「聽到醫生說我需要學習與問題共存時,我真的很難接受。」

 

21歲畢業後莫瑞格先找了實習工作,因為身體不適請了2週的假,而這次請假恰巧引導她找出問題的根源。莫瑞格因請長假向同事道歉,結果女同事要她別道歉:「我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Endometriosis) ,我之前也為此去動手術,妳要花多少時間都沒關係。」莫瑞格和女同事聊過才發現她們的症狀非常相似,於是決定在同一家醫院換個醫生看看。新的醫生表示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但一定要開刀才能確定,醫院幫她照超音波排除卵巢癌的可能性,並建議裝賀爾蒙線圈能夠停止生理期,但情況並沒有改善。

 

等待醫院幫她推薦轉診至專科時,莫瑞格在2018年6月換工作搬到倫敦,因為上一份工作的病假制度較不利,她每個月都損失400英鎊 (約新台幣1萬4千元) 。接下來長達11個月的時間,莫瑞格每天都那個來,她貧血、體重減輕、肚子痛必須敷著熱敷袋。然而2018年12月輪到她看診時,婦科醫生又推翻診斷,說她的狀況和子宮內膜異位症不一樣。

 

莫瑞格不願放棄,透過基金會找到聖母醫院 (St Mary’s Hospital) 的特別門診,這次的專科醫師肯定她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於2019年7月接受手術治療,正式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症。莫瑞格後來鼓勵其他有婦科狀況的病人紀錄病況日記,她承認和醫生持相反意見很困難,但有時候真的必須堅持聆聽身體的訊號、為自己發聲。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通常身體哪裡不舒服就會去相對應的科別掛號,但要注意有時候病徵和病灶來自不同部位。有些女生每個月小紅來訪時容易拉肚子,到腸胃科檢查未果,就要小心問題可能出在婦科了。婦產科醫師呼籲如果生理期常出現3種腸胃道症狀,千萬別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盡快至婦產科檢查。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xframe。

 

婦產科醫師劉偉民在YouTube頻道《劉教授婦產科》呼籲:「每次月經來就拉肚子,千萬要注意!」劉醫師提到若生理期常出現「脹氣、腹瀉、軟便」等3種腸胃不適狀況,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腺症」。劉醫師解釋,這2種婦科疾病大多會「跟腸子黏在一起」,腸胃遇到經期腫脹、沾黏,空氣無法往下排出因此往上堆積、造成腹脹。


翻攝自YouTube,下同。

 

有些女患者明明平時便秘,每到生理期卻「軟便」,以為這樣上廁所很方便,更嚴重還會出現「腹瀉」症狀。劉醫師提醒這類患者要小心:「子宮內膜異位因為跟腸子黏在一起,甚至最嚴重會把腸子都穿破,這個內膜異位直接把直腸的整個壁都吃穿」,若有患者拖到很嚴重的地步,每到月經期間甚至會有「血便」。

 

劉醫師分享許多患者會因為經期腸胃不適去掛腸胃科,但照了胃鏡、大腸鏡都找不出原因,被誤診為腸躁症。劉醫師解釋:「這些人是應該看婦產科,因為腸子外面沾黏跟腸壁裡面的黏膜是兩回事」。劉醫師提醒如果有脹氣、軟便、腹瀉的時間和生理期吻合,「就是一個很好的警訊」,要去婦產科檢查是否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肌腺症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