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很多個階段——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齡階段我們做著不同的事情,而其實對於健康,我們也應該有著不同的計劃,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為身體打好基礎,減少病痛,健康長壽~

看看你現在在哪個階段?又該有些什麼健康計劃?

1

20歲-30歲,

拔高健康程度,做好常規體檢

20歲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此時養成的生活習慣很多都會伴隨一生,因此,該階段更要培養好習慣,為身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年輕時,不論男性還是女性,一定要養成不抽菸、酗酒,少熬夜,不迷戀垃圾食品等習慣,會讓您受益終身。另外還要注重以下幾方面:

①堅持鍛鍊,存肌肉

任何的身體活動和體育活動,都是骨骼肌收縮完成的,直接影響人體的力量和耐力。

且有句話說「存肌肉等於存壽命」,其實是有道理的——一項發表於《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期刊上的研究顯示,成人肌肉強化鍛鍊使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風險降低10%~17%。

因此除了跑步、游泳、打球等有氧運動,伏地挺身、拉彈力帶、舉啞鈴等抗阻運動也是不能少的。

②合理膳食,補足鈣

一般骨密度最高的峰值發生在20-30歲。最近有研究證明,如果這時每天補充鈣1200mg或更多,則可以使鈣在骨骼中沉積更多,使骨密度峰值升得更高,年老時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可降低。

因此建議青年人,每日可以補充鈣1200~1500毫克,含鈣量比較高的食物包括奶、肉、蛋類等不能少,同時也要補充足夠的礦物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脂類物質促進鈣吸收利用。總之,均衡飲食是關鍵。

2關注傳染性疾病

20-30歲,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處於較高水平。這個階段除了常規體檢,需多注意傳染病的篩查和預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泌尿、生殖系統(HPV)感染等。

因此,體檢中建議重視和增加肝功能五項;B肝五項;C13或C14呼氣檢查,另外,已婚或有性接觸的女性,每1~2年可進行一次宮頸、盆腔和乳腺檢查;男性則每年做一次睪丸檢查。

2

30-40歲,

保持體重,關注三高

30-40歲,職場打拼正當時,熬夜加班、出差應酬、抽菸喝酒、上班久坐都很常見,而這時候身體發胖、三高人群也會增多。因此,這時期重點關注:

1保持健康體重

肥胖,不僅會增加三高、脂肪肝、痛風等風險,而且心臟患病率是正常體重者的2倍,老年痴呆症、癌症等的風險也更高。因此,始終保持合理的體重很關鍵。以下三個是標準,最好嚴格執行:

①BMI=體重(kg)/身高²(m²),控制在18.4~24.9之內。

②腰圍,男性應該控制在90cm以下,女性應該控制在80cm以下。

③體脂率,用人體成分分析測定體內脂肪含量,男性應不超過25%,女性不超過28%。

管住嘴、邁開腿,高質量清淡飲食是控制體重和減肥的基礎。

2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最新發表的研究成果指出:如果你在18-39歲之間時,血壓值在130/80mmHg以上,那麼無論40歲以後怎樣控制,心衰的風險都會增加37%左右;壞膽固醇水平超過100mg/dl,那麼老了以後出現冠心病的風險高出約65%。

所以,40歲之前,我們就要努力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普通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查一下血壓、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則每3個月檢查一次。若有異常馬上調整。

提醒:早期輕度的三高問題大多不需要服藥,單純通過生活調理干預即可控制甚至是逆轉病情,如:調整膳食結構、堅持運動、飲用代茶飲等。因此,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

3

40-55歲,警惕更年期

關注心血管、腫瘤是重點

1留意更年期症狀

很多人覺得更年期忍一忍就過去了,這其實是不對的。更年期不僅是中年到老年的過渡期,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如果不注意調理身體,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宮頸癌、骨質疏鬆、抑鬱等疾病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男女都會經歷更年期,只是男性相對更為緩和——對女性而言,如果您鄰近兩次的月經周期長度變化超過7天,且這種情況在10次月經中重複出現,即認為進入圍絕經期。平時可適當多吃大豆及其製品,調節雌激素水平,平衡內環境。

對男性而言,常表現出性功能下降、精力不集中、體能下降、容易疲勞、食欲不振、腰膝酸軟等。可適當多補充牡蠣、蛤、蚝、蚌等富鋅食物。

2呵護心血管健康

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研究證明,動脈粥樣硬化一般是從40歲開始啟動,40歲~50歲是進展最快的階段,60歲以後進展緩慢,所以,要預防,40歲後更為關鍵!

【自測動脈粥樣硬化】

來自協和醫院的兩位醫生教給了我們摸身體淺表動脈的方法,如果發現這些地方的動脈搏動弱或者一邊比另一邊弱可能就提示血管發生問題了。

①摸頸動脈

將頭側一邊,頸側有塊被勒緊的肌肉,這塊肌肉附近能摸到血管跳動的位置就是頸動脈。

提示:不要兩邊同時按壓,輕揉部位。

②摸肱動脈

先把手臂伸出來,將手指放在臂彎處,彎胳膊可以摸到一個凸起,再往凸起內側摸一點,就可以摸到肱動脈。

2關注腫瘤篩查

《中國癌症研究》曾有研究顯示:30歲以前癌症發病水平相對較低;40歲左右開始快速上升;80歲左右達到高峰。所以建議第一次精準早癌篩查年齡在40歲及以前,尤其需要定期篩查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等高發癌症。

相關的檢查包括肺部低劑量CT,胃腸鏡,肝腎功能檢測;乳腺超聲或鉬靶檢查等。具體可以參考下圖:

提示:對於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建議直系親屬子女,把病人發病年齡減去15歲,作為自己開始篩查的年齡。

4

60歲後,

各項機能逐漸跨入老年階段

人到這個年齡,細胞分裂和組織再生能力變得更為緩慢,正式步入老年階段,各器官功能都會有下降,尤其大腦功能、消化及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更為明顯,應重點關注。

1記憶力下降,痴呆風險增加

腦細胞在20多歲時就有減少的跡象;到了40歲後,大腦神經細胞減少的速度越來越快;60歲以後,就會出現記憶力明顯下降,容易忘事,甚至發生老年痴呆。

再加上,年齡增長,聽力下降,這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大腦結構,進一步增加痴呆風險。

建議:經常跳舞、下象棋、閱讀等都能延緩大腦衰老,日常還可以試試協和醫院推薦的健腦操~

點擊下方視頻,學做健腦操↓↓↓

2消化差、胃口差,易營養不良

55歲後,益生菌數量開始大幅減少,胃腸道疾病風險增大,又會影響肝臟、胰腺等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消化功能進一步受到影響。

而消化功能下降,會使得吃飯不香、攝入不足,營養不良、貧血等問題就隨之發生。

建議:老人可以改成少吃多餐的進食方式,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一些益生菌。

3免疫系統下降,識別疾病信號

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力在20歲達到高峰;到了60歲,各種免疫細胞的數量、活性都降低,免疫功能大幅下降。因此,各種疾病包括癌症的發生率直線上升。

因此每年要對身體進行全面、深度的檢查。同時警惕身體發出的一些危險信號,出現以下任一一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體表可觸及的腫塊增多;

*持續性的消化異常,如飯後胃脹;

*吃東西吞咽時,有哽咽感;

*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

*耳鳴,聽力減退,鼻分泌物異常;

*女性非經期不規律出血;

*大便潛血、便血或尿血;潰瘍久治不愈;

*痣在短時間內突然改變;

*體重不明原因地下降。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