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雜糧」的好處,早已深入人心:提升飽腹感,控制餐後血糖、血脂,預防便秘……
除了整粒吃,把各類雜糧磨成粉,也是一種受歡迎的吃法。有人認為這樣更方便,也有人擔心磨成粉會破壞雜糧的營養。
磨成粉和整粒吃究竟有什麼區別?《生命時報》邀請營養專家解讀,教你健康吃雜糧。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中國註冊營養師 李沐蔓
中國註冊營養師 曹展
雜糧磨成粉有哪些變化
雜糧包括全穀物和雜豆類,其中的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能夠幫助控制血脂和血糖,維護腸道健康。
在磨成粉的過程中,雜糧的營養成分會發生哪些變化?
膳食纖維不會被破壞
膳食纖維是不易被人體消化的多糖類食物成分,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
根據溶解度不同,又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這兩者都是微米級,肉眼無法看見,只能通過工業化的方法將它們從食物中分離出來。
雜糧磨成粉主要是物理過程,普通刀頭只是讓它的狀態變鬆散一些而已,膳食纖維本身的特性並不會發生改變。
控制血糖作用受影響
豆類即便煮爛打碎,血糖反應還是比較低的,但小米、糙米、黑米等穀物則需要保留一定的咀嚼口感,才能有效控制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糖尿病患者和其他血糖控制障礙人群,適合整粒烹調,不要打成粉末煮成糊糊。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穀物的天然物理結構,能夠更好地延緩餐後血糖血脂的上升。
更不易儲存
雜糧磨成粉後,與空氣水分等接觸面變大,一方面會加速雜糧里油脂類的氧化速度,另一方面吸收水分增多,微生物繁殖也增加了。
因此,雜糧粉一定要放在密封的容器里,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注意防潮防霉。
雜糧粉適合4類人
除了早餐,雜糧粉可在兩餐之間吃,既不會影響正餐食慾,也能抵消一些飢餓感。雜糧粉特別適合4類人群食用:
消化不好的人
相比整粒吃雜糧,吃雜糧粉容易消化,不會增加腸胃負擔,還有利於調整腸道菌群。
牙口不好的人
如果牙口不好,或者因整牙治療暫時不能咀嚼,雜糧粉沖成糊食用起來更方便。不需要用牙齒咀嚼,也能補充營養元素。
另外,因病需要吃半流質食物的人,雜糧糊有助恢復體力。
圖方便的人
一些學生、上班族沒有大量時間和精力準備早餐,吃雜糧糊既方便又省時,作為兩餐之間的加餐、夜宵和旅行時的加餐也很方便。
老年人
很多老年人牙齒不好,不敢吃雜糧,做成粉有助獲取食物中的營養。而且,對沒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雜糧粉沖成糊更容易消化,食用後不用擔心脹氣等問題。
如果自己打雜糧粉,需要先烤制或炒制,否則無法用熱水沖熟。若在外面購買,一定要選擇大超市裡有品牌的商家。應堅持少量多次原則,放在陰涼乾燥處,不要久存。
吃雜糧有個「三減」原則
如果吃完雜糧後,腸胃不適症狀過於嚴重,說明身體消化能力比較弱,可以先從「減法」做起。
減種類
不要貪多求全,可以先選一種雜糧與大米混合食用,從小米、糙米、燕麥開始。比如今天只加小米,明天只加燕麥……這幾種雜糧相對較「細」,可以與大米同步放到電飯煲中煮。煮好的雜糧飯口感柔軟,對消化系統更友好。
紅豆、綠豆等豆類的抗性澱粉和抗營養因子相對較多,等適應一段時間後,再慢慢加到食譜中。
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感受一下自己對哪種雜糧更能接受,對哪種雜糧反應較大,把不適合自己的雜糧從食譜中去掉。
減比例
吃雜糧不必追求100%全雜糧,最好與大米搭配在一起吃。
添加雜糧的比例可以從10%起逐漸增加,過些天20%,再過些天30%……最多添加50%,找一個自己沒有不適的比例就好。
減餐次
雜糧雖好,也不必餐餐都要有。特別是消化能力較弱的老年人和小朋友,只安排一餐有雜糧即可。
根據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吃50~150克的全穀物和雜豆、50~100克薯類即可。
最後提醒,雜糧需提前浸泡或預煮。紫米、糙米等泡4小時左右即可,紅豆、綠豆等雜豆需泡12小時以上。烹飪時煮軟一點,腸胃更容易接受。▲
本期編輯:楊萌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