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先生是個特別能吃辣的人,他吃火鍋只吃辣鍋,吃乾飯也要拌點辣椒醬,買零食也傾向於購買辣條、酸辣粉、辣味鴨脖一類,每次吃油炸肉串,他都會讓老闆多倒點辣椒。
他這樣愛吃辣,一方面是覺得辣得過癮,辣得刺激,自己喜歡這種感覺,另一方面是他在網上看到有研究說辣椒能防癌,他覺得應該多多益善。
每天吃點吃辣椒可以抗癌?
辣椒中有辣椒素,所以每天吃辣椒就可以防癌抗癌?
相信這是很多愛吃辣的人的想法,《美國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一篇研究論文表示,愛吃辣的人更容易長壽,癌症風險較低。有可能和辣椒中的成分辣椒素有一定關係。
它的作用機理對交感神經產生刺激,從而改善脂肪和血糖代謝,對心血管產生益處。
另一項研究表示,保持一定吃辣椒的頻率,能降低腸胃癌變風險,數據顯示一周裡面有六七天都吃辣的人,結直腸癌風險降低了10%。
研究歸研究,但類似的研究並不能把「吃辣椒」和「防癌抗癌」掛鈎,辣椒素並不是什麼神奇的物質,它也不是抗癌藥,只是食物中的一種成分,對人體作用有限。
此外,患癌風險不僅和飲食相關,還和遺傳基因、生活習慣和環境、病毒感染有關,吃辣並不能阻隔人們感染病毒,也不能改變人體基因。
換句話來說,不是每個人的身體都能承受辣椒素,過量食用也會增加黏膜受傷風險,甚至出現過敏反應。所以,到底要不要吃辣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要理性看待。
每天吃辣椒能暖身、趕走濕氣?
現在天氣很冷了,穿厚外套有時還覺得冷,而辣椒總是和熱聯繫在一起,所以人們會吃點辣椒禦寒。
這是因為神經元上有受體分子TRPV1、PIEZO1、PIEZO2,它們相當於人體的溫度感受器,能感受到辣椒素帶來的熱,而發現這一結論的科學家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再者,辣是痛覺,神經感受到疼痛血管會擴張,血液加速流動也會產生熱量,所以你會感覺全身發熱、發紅,還會不停流汗。尤其是濕熱體質和脾胃有熱的朋友,在辣椒的刺激上出汗更多。
經常吃辣,給身體帶來的傷害遠比你想的大
每次吃麻辣火鍋,總有人被辣得「斯哈斯哈」,可還是繼續吃辣,如果不能吃辣還偏要吃辣,身體很容易受損。
雖然有些研究發現了辣椒的好處,但是參與者體質不同,吃的辣椒品種不同,會影響最後的結論,比如說《營養素》上就有研究發現,辣椒吃太多會增加痴呆症風險,尤其是每天吃辣超過50克的人。
對體質敏感的人來說,要適當忌辛辣,它的刺激性比較大,皮膚、黏膜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吃到胃裡面還會引起灼燒感,誘發胃痛、腹瀉。如果有痔瘡或腸息肉,吃辣會更加痛苦。
另外,辣椒一般不會單獨用在食物中,與之相伴的還有鹽、糖、油,讓辣味層次更豐富更讓人回味無窮,但同時也會讓人變成重口味,其中的鹽、糖攝入過多會影響代謝,損傷腸胃黏膜,增加腎臟負擔。
所以,火鍋辣味底料、辣條之類的食品最好還是少吃點。
相比之下,少吃辣或不吃辣身體更健康
能吃辣的人畢竟是少數,它就是一種調味料,用來改善口味,如果把它當成「防癌抗癌菜」拼命吃,反正會損傷健康。少吃辣或不吃辣的人,他們的身體不會因為沒有辣椒就變得不健康,飲食清淡一點其實對身體更有利。
少吃辣的人,可以在食物中增加青椒、甜椒等不太辣的品種,它們的維生素含量比較多,有助於補充營養,減少炎症反應,當成普通的蔬菜吃很不錯,還能讓食物更有食慾。
不吃辣的人也沒關係,辣椒並不是生活必需品,沒有辣椒也能吃得很健康。可以參考居民膳食指南或地中海飲食模式,食用少量橄欖油和鹽,每天補充乳製品和白開水,豆製品、穀物、蔬菜要吃夠,減少腸胃負擔。
重要的是三餐按時吃,比例按照3:4:3的分量來,每餐保證七分飽即可。兩餐之間不隨意加餐,實在餓了就用堅果、牛奶、蘋果等墊肚子,不要影響主食。
防癌抗癌除了健康飲食,還要注重調整心態
大家都厭惡癌症,不想遇到它,但也不能過度焦慮,追捧所謂的「防癌菜」,或者是不吃碳水、不吃肉等錯誤的飲食方法,不論是什麼食物,都不能直接產生作用,大家要認清這一點,只有均衡搭配科學飲食身體才能強健。
對待吃辣這件事,心態要擺正,不存在吃辣一定防癌抗癌的說法,也不能過量吃辣,不管你平時多麼能吃辣,都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適量才是最好的。如果不小心把自己辣到了,可以喝點酸奶或鮮牛奶以及冰鎮飲料,有助於緩解口腔和胃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