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動化思維體系,搜狗百科對自動化思維是這樣描述的,是指無意識的,不帶意圖的,自然而然的,並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維,當對一個任務或信息有大量經驗時候,我們可以採用不費力的,無意識的自動化過程來完成該任務,來加工信息。比如採用某個群體的圖式,對該群體成員的歸類,自動加工能快速簡單,但是容易忽略準確性,比如刻板性印象。
三種情況認知體驗,可產生不同的思維方式,一,對激發事件引起的,二,對幻想,聯想回憶引起的,三,由身體感覺引起的。我們常常會聽到精神疾病患者會說,自己也沒有刻意去想,但是大腦就會不受控制的,自動冒出一堆負面的思維,導致負面的情緒,進一步引起負面的行為,他們會說,我也控制不了,但是仔細分析這些負面的思維,雖然現在沒有去想,但是還是可以發現,這些負面的思維,一直是自己的思想認識,一旦遇到某件事或某個人,如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或願望,比如身體哪兒有些不舒服,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過度的去關心。在學業上擔心考不上好的大學,將來就完了,就不會有好的工作,好的未來。談對象的時候,不自信,擔心對方看不上自己,或者嫌棄自己的長相,學業,家境,經濟收入等等。人際交往的方面,擔心得罪人,別人的一個眼神,某一句話都覺得是針對自己的,對自己不友好等等,以上種種都是自己的主觀臆斷,不自信,長期處於負性認識,負性情緒體驗,自然導致負性的自動化思維。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有一句名言,「人生布滿了荊棘,我所曉得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那些荊棘上迅速地踏過,我們對於自己所遭遇的不幸想的越多,它們對我們的傷害力就越大」。這句話深刻地告訴我們,思想上不要在負面的事情上停留,要儘快地讓他過去。佛教的智慧,就是說放下,而不要念念不忘。
從病理學,以及生物學角度來看,有報導指出,人的大腦神經一生都在發展變化之中,大腦發展的好壞,取決於我們思維的選擇性,選擇正面的思維方式,促進大腦神經網絡的健康發展,人生就會感覺到快樂。長期負面的思維,讓自己的腦神經網絡建立起自動化的負面思維網絡,這就是精神疾病的根源,而這個自動化的負性神經網絡是我們自己長期負性的認識建立起來的,所以自己要為自己長期的負面思維負責。
既然大腦神經一生都在發展,那就趕快行動起來,建立起積極的,正向的思維網絡。伏爾泰還有一句名言就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是希望,希望減輕了我們的苦惱,為我們在享受當前的樂趣中,描繪出樂趣的遠景」,這就告訴我們,把精力用在有希望的未來上,先確立好自己正確的目標,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能夠實現,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一切,換來快樂的生活。
點讚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