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京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倪兵。疼痛,是與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感覺體驗。疼痛是機體的感覺功能之一,是機體對內外損傷的反 應,可伴隨情緒反應。大部分急性疼痛是機體的「報警」功能,是症狀,不是疾病,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並 治療。而已經明確導致疼痛的原發疾病,且經過系統治療,但疼痛仍長期「報警」,導致「心身」功能障礙, 超過3個月的,則稱為慢性疼痛。
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慢性腰腿痛患者占其中很大比例。 腰腿痛最常見的病因是什麼?
1、腰椎小關節綜合徵
腰部損傷,傷後立即發生異乎尋常的劇烈腰痛。患者往往屈身側臥,腰不能挺直,不敢動彈,惟恐別 人觸碰,常被誤診為急性腰肌扭傷。其實,確切的診斷應是腰椎關節滑膜嵌頓,或叫腰椎小關節紊亂症, 訴你小關節紊亂,小關節綜合徵。此外,腰椎小關節慢性退變,關節軟骨磨損、骨質增生、關節囊纖維 化、關節腔狹窄、關節突內聚等病因造成小關節慢性損傷,刺激脊神經內側支所致疼痛,為慢性腰椎小關 節綜合徵。慢性腰椎小關節綜合徵患者遠遠多於急性損傷患者。
對於急性腰椎小關節綜合徵的患者,手法治療是本病的有效療法。對於慢性小關節退變所致損傷,可行脊神經內側支阻滯緩解腰部疼痛。對於已經採用過多次阻滯,疼痛仍然嚴重的患者,可採用脊神經內側支架射頻治療。
2、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濕、慢性勞損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組織發生水腫、滲出及纖維變性而出 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老百姓說得腰疼又犯了,很大可能是腰背肌筋膜炎所致。
潮濕、寒冷的氣候環境,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濕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最終形成纖維織炎,慢性勞損為另一重要發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損後發生纖維化改變,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出現疼痛。其他如經常一個姿勢坐著、缺少相應的活動、久坐電腦前及病毒感染、風濕症的肌肉變態反應等都是誘因。
主要表現為腰背部瀰漫性鈍痛,尤以兩側腰肌及髂嵴上方更為明顯。局部疼痛、發涼、皮膚麻木、肌肉痙攣和運動障礙。晨起痛,日間輕,傍晚復重,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過度均可誘發疼痛,病程長,且因勞累及氣候變化而發作。
治療旨在解除病因,注意保暖,局部熱敷,防止受涼。急性期注意休息。
藥物治療包括消炎鎮痛藥(如消炎痛、布洛芬等)、維生素類。
急性期疼痛,可採用痛點神經阻滯治療,效果確切,配合局部熱敷及按摩,有助於減輕炎症,防止疼痛復發。
3、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常見的疾患,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老化退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腰痛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病率91%。下肢放射痛,典型表現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咳嗽、用力排便等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症狀。少數中央型突出患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患者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癒。原理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松解神經根的粘連,消除神經根的炎症,從而緩解症狀。主要適用於:1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2症狀較輕,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3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的患者。
初次發作時,應嚴格臥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臥床休息3周後可以佩戴腰圍保護 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緩解後,應加強腰背肌鍛鍊,以減少復發的機率。
牽引治療,採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理療和推拿、按摩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預防及康復:保持良好坐姿,床不宜太軟。長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變姿勢。職業工作中需要常彎腰動作者,應定時伸腰、挺胸活動,並使用寬的腰帶。應加強腰背肌訓練,增加脊柱的內在穩定性,長期使用腰圍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鍛鍊,以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帶來不良後果。如需彎腰取物,最好採用屈髖、屈膝下蹲方式,減少對腰椎間盤後方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