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吃橘子會導致抗原檢測陽性」、「長期戴口罩會導致肺結節」、「亂吃連花清瘟出現肝衰竭」等謠言在網上流傳,很多不正確的說法甚至登上熱搜,今天我們就最新的謠言進行集中闢謠。

網絡傳言一:吃橘子會導致抗原檢測呈陽性

這則傳言起因是有人把橘子汁擠在新冠抗原試劑檢測盒上做實驗,結果T區和C區均出現了紫紅色的橫線(「兩道槓」為陽性),所以出現了「吃橘子會變陽」的謠言。

真相:抗原檢測一般是鼻拭子的樣本採集,並不是口腔咽喉部的樣本採集,所以與口腔中的物質無關,一般日常飲食不會影響抗原檢測結果,網傳「吃完橘子做抗原會變陽」的說法不可信。

專家進一步解釋稱,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是通過特異性抗體捕獲特定抗原,但抗原抗體的結合需要維持適當的pH值,樣本處理液里含有緩衝體系,可以保證抗原抗體在合適的pH值下結合。直接將橘子汁滴入抗原試劑板條,破壞了適宜的pH環境,造成膠體金顆粒的團聚和抗原抗體的非特異性結合,會產生假陽性。所以,抗原檢測試劑盒只有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檢測結果才有效力。把橘子汁、酒水等滴入抗原中做實驗,毫無意義。

網絡傳言二:亂吃連花清瘟造成肝衰竭

這則傳言起因是網絡出現「山東某醫生在社交平台稱:一上午接診3個因服用連花清瘟造成急性肝損傷的病人」,所以出現「亂吃連花清瘟出現肝衰竭」的謠言。

真相:國家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顯示,連花清瘟膠囊自上市截止2022年11月30日,累積銷售量約424億粒。按照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3天作為一個療程估算用藥人數約11.79億人次,不良反應發生率0.10‱(十萬分之一)。根據國際醫學科學組織委員會 (CIOMS) 推薦,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屬於非常罕見級別,未見與連花清瘟相關的肝腎功能損傷不良反應。

來自全國16家三甲等醫院的醫療信息系統數據分析顯示,連花清瘟與乙醯氨基酚、布洛芬、乙醯水楊酸等藥物聯合應用,安全性良好,未見連花清瘟相關的肝腎功能損傷不良反應。另有一項針對112例兒童的連花清瘟和布洛芬顆粒等西藥聯合應用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與單用布洛芬顆粒西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無差異,未見肝腎功能損傷。

網絡傳言三:長期戴口罩會導致肺結節

這則傳言起因,一段短視頻在圈群流傳,有所謂醫生稱「常戴口罩會造成肺結節,而且口罩中的環氧乙烷致癌,影響身體健康」的謠言。

真相:合格的醫用外科口罩,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並不會掉渣被我們吸入肺里引起危害。國家對使用環氧乙烷消毒口罩,有著嚴格標準。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口罩,可放心佩戴,不用因為環氧乙烷而困擾。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正確佩戴口罩,仍然是目前抵禦新冠病毒的有效方式之一。

醫院體檢中心的數據顯示,作為長期持續佩戴口罩的典型人群,醫務人員的肺結節檢出率並未高於醫院其他非必要佩戴口罩的群體。數據表明,長期佩戴口罩和肺結節的發生沒有直接關係。

網絡傳言四:健康碼要作廢了,要截屏疫苗接種記錄

這則傳言起因,「通信行程卡」服務下線,然而這條消息,卻被改頭換面套在了健康碼上,網絡出現「健康碼要作廢,要截屏疫苗接種記錄,否則會找不到接種記錄」的謠言。

真相:截至12月13日12時, 全國尚無省市發布過健康碼作廢的通知。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官方闢謠:沒有停用「隨申碼」的說法,因為「隨申碼」的本質是「市民服務隨身碼」,它的應用並不局限於疫情防控,而是涉及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的多種場景。目前,已經有一批生活應用功能上線運行,包括支持市民使用隨申碼乘坐地鐵、公交、輪渡等出行,以及公立醫院「憑碼就醫」等。

網絡傳言五:接種新冠疫苗可在國家民政網站領取補償

這則傳言起因,有網帖稱「接種新冠疫苗可在國家民政網站領取補償」,並附網址連結和收款通知,以此誘導人們關注轉發的謠言。

真相:網帖中所謂的「國家民政網站」根本不存在。通過民政部官方網站查詢,「領取疫苗補償款」的相關信息也不存在。

警方提醒大家:這是新型騙局,注意防範。不要點擊可疑網頁連結,不要隨意向對方匯款、轉帳。避免上當受騙。

最後再次提醒廣大網民自覺抵制網上虛假信息,不發布、不轉發、不評論未經證實的信息,自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謹防被騙!

(原標題:闢謠!重要提醒,事關新冠病毒用藥、抗原檢測…)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