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筆者近期在貴報先後發表了與「味」相關的文章,如《「從革作辛」議辛味》《五味莫美於甘》《「酸味」本義應為「曲直作酸」》《「苦」味藥三大功效分析》《從「潤下作咸」看鹹味四功》《五味致病與禁忌》等。在整理文獻過程中發現,與「味」有關理論或學說,在中醫藥理論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人而言,餓了就要吃食物,病了多要吃藥。人們可直接感知的食物或藥物之味(廣義的包括氣味),不僅在食物的、藥物的鑑別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味與五行理論相結合,使得「味」在中醫診斷疾病上,解釋藥物功能上,指導中藥臨床應用上等,也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為了很好的理解和運用「味」,於是寫《淺議中醫之「味」》一文,從味的含義、飲食之味、中醫病之味、藥性之味四個方面淺議如下:

味之含義

「味」字在甲骨文中能找到,說明古人在殷商時期已經有了「味」這個類概念。

查閱文獻可知,味的含義非常的豐富。味字由「口」和「未」組成,「口」指「品嘗」,「未」:指「柔枝嫩葉」(有的解釋為未發生)。味的本義是(動詞)「品嘗時鮮菜」(或正式進食前品嘗食物)。轉義為品嘗時鮮菜的「口感」。也就是說,味是指人們的舌、鼻,從食物直接獲得感受(滋味味和氣味)。味有時還指食物。如: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周禮 • 疾醫》。味還是量詞:一味藥等。

飲食之味

大家知道,氣味和滋味是多種多樣的。那麼,味的概念出現之前,滋味的分類又從何時開始的呢?現存最早文獻為東漢時期的《淮南子》中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這說明史前時期人們至少能區分甘、苦兩種滋味。

在春秋至西漢時期,陰陽、五行學說興起,滋味被功能化,五味的稱謂由此產生。有關「五味」的最早記載見於《尚書·洪範》,曰:「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五味的起源與烹調、飲食有很大關係。《呂氏春秋·本味篇》曰:「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最早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五味」理論的是現存文獻中的《黃帝內經》。但此時的「五味」理論除依靠哲學層次上的推演外,主要是從對飲食之味的應用中總結與歸納而得出,該理論與藥物並無關係。

也就是說,春秋至西漢這一時期這個時期的「五味理論」主要論述飲食之味與養生的關係。如四時五味的宜忌。順時養生是中醫養生理論的第一原則。由於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有很大影響,故人們在不同的季節,應選擇不同的飲食。《周禮·天官冢宰》中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元代的《飲膳正要》也補充說:「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

再如過食五味會產生不良後果。即五味之害理論。《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夫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可見《內經》明確指出,味可以傷身體,也可以致人夭折。

關於五味致病的具體病機,唐代的《千金方》也論述的非常清楚。「酸入胃也,其氣澀以收也。上走兩焦,兩焦之氣澀,不能出入,不出即流於胃中,胃中和溫,即下注膀胱,膀胱走胞,胞薄以軟,得酸則縮卷,約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苦入胃也,其氣燥而涌瀉,五穀之氣皆不勝苦。苦入下脘,下脘者三焦之道,皆閉則不通,不通故氣變嘔也。甘入胃也,甘氣弱劣,不能上進於上焦,而與谷俱留於胃中,甘入則柔緩,柔緩則蛔動,蛔動則令人噁心。辛入胃也,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使諸氣,而榮諸陽者也。姜韭之氣熏至榮衛,不時受之,溜於心下,故慍慍痛也。咸入胃也,其氣走中焦,注於諸脈。脈者血之所走也,與咸相得即血凝,凝則胃中汁泣,汁泣則胃中乾渴。」

疾病之味

中醫診斷,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其中聞診之「嗅氣味」的氣味,就是疾病之味。這是五味理論在中醫診斷學中的應用。嗅氣味分為嗅病體氣味和病室氣味。病體之氣包括:口鼻之氣、汗身之氣、痰涕之氣、二便之氣、經帶惡露之氣。嗅氣味以辨邪氣性質為主。比如①嗅口中氣味:口氣酸臭,多因宿食不化。口氣腥臭、咳吐膿血是肺癰。胃熱,或有齲齒,咽喉、口腔潰瘍,口腔不潔等則口臭。②嗅病室氣味:由病體及其排泄物氣味散發的,若室內有血腥氣味,多為失血證;尿臊味,多見於水腫晚期患者。瘟疫病人的病室則充滿霉腐臭氣;有瘡瘍潰爛的患者,室內則有腐爛的惡臭味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醫者不易嗅到疾病之味,特別是病體之味,多通過問診來獲得。

藥性之味

藥性之味,就是指藥性理論中的「五味」。

如果說,飲食之味、本草文獻中記載的用於鑑別的中藥之味、以及疾病之味,是品嘗的滋味(包括氣味),是真實的話,那麼,中藥五味的味,則是推理之味、功能之味,抽象之味,與中藥的實際滋味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五味是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藥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的滋味的具體表示。

藥性的五味理論來源於「滋味的五行化」,因為藥食同源,一味藥既是中藥又是食物,食物可能也有療效。當中藥「五味」理論被廣泛地運用於闡釋藥物功效,指導藥物應用等方面時,藥性的五味理論才算形成,這是一個漫長的不斷完善的過程。

(1)藥性之味與產生

藥性之味也有兩個含義,一是一切藥性的物質基礎(廣義);二是指與性氣對應的一類藥性(狹義)。中醫藥理論把起作用的物質分為氣和味兩大類。《素問·陰陽大論》指出:「陽為氣,陰為味」。那麼「味」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素問·陰陽大論》又指出:「木生酸、火生土、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腎」。這是有關味的產生以及將「五味」「五行化」的最早文獻記載。

(2)藥性五味理論

藥性五味理論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①五味的功能是藥性五味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作用和不良作用兩個方面:辛味能散能行,酸味(澀)能收能澀,但辛味藥能耗氣傷陰;甘味能補能緩,但甘味藥令人中滿;苦味能瀉能燥,但苦味藥能傷津、伐胃;鹹味能軟堅潤下,但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淡能滲、能利,但過用則傷津液。 味是指人們的舌、鼻,從食物直接獲得感受(滋味味和氣味)。五味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芳香藥性(中藥學把該內容附在了五味的項下)。芳香藥的功能有:避穢防疫、解表散邪、悅脾開胃、化濕祛濁、通竅止痛、行氣活血、開竅醒神。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中藥化學認為,中藥之所以能治病,是其所含的有效成分。與是研究者想找到五味的物質基礎,如辛味的多含揮髮油,酸味的多含有機酸,甘味的多含醣類,味苦的則可能含生物鹼、甙類或苦味質等。殊不知,藥性之味,多是抽象之味,能否找到統一的物質基礎值得思考。

②五味之間的配伍:

辛甘配伍:辛甘發散,如人參配蘇葉,共奏益氣解表;辛甘扶陽,桂枝配甘草以心陽痹阻。辛苦配伍:苦辛通降或辛開苦降,如生薑與枳殼,散結除痹;半夏與黃連,調暢氣機,開泄結胸。酸甘配伍,酸甘化陰:如白芍與甘草,補虛緩急。甘淡配伍增強利水滲濕。如茯苓與豬苓。苦咸配伍,泄熱攻下,如大黃配芒硝。辛酸配伍,一散一收,如仲景治肺中寒飲咳喘,常乾薑、細辛、五味子一起合用。芳香配伍,增強暢通大力之功,如藿香與佩蘭,芳香化濕以醒脾;木香與香附,疏肝和脾以止痛。

③五味的陰陽屬性: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一般認為,藥性理論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補瀉等內容,可以說五味是基礎,這些藥性作用的產生有賴於五味,五味與其他藥性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