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
他看門診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接診,患兒進來必起身相迎;手診,必先洗手並搓熱後再接觸患兒皮膚;談病情,用「三分鐘藝術」告訴家長怎麼回事、該怎麼辦;面對哭鬧的孩子,也有變魔術的「絕活」。
他,就是張金哲院士,被國外同行譽為「中國小兒外科之父」。在患兒和家長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醫學泰斗,更是親切有愛、風趣幽默的「寶藏爺爺」。
他一生致力於小兒外科的臨床、教學、科研和預防工作,讓中國小兒外科從零起步,至在國際小兒外科界占一席之地。從他肇始,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從一個科室到如今,擁有普外、急症、腫瘤、新生兒、泌尿、骨科、麻醉等十幾個學科,形成醫、教、研、防的成熟醫學體系。
去年年底,先生仙逝,但他的妙手仁心,高超的醫德醫術卻令世人難忘。
張金哲在查看影像片。圖片由北京兒童醫院提供
他年近百歲還堅持出診,每周至少到醫院上兩天班,每天還能在室內自行車上騎行鍛鍊。鮐背之年,他仍才思敏捷,光明日報開辦《請醫生說說心裡話》欄目,他頗關注並提筆抒懷,將文稿贈予光明日報,妙手所著,字字珠璣,令當時收到文稿的編輯,深為嘆服。
他從來是風采和魅力俱佳。讓人覺得,他是一棵長青的松柏,永遠矗立在兒科醫學的山頂,永遠散發旺盛的生命力。
2020年,恰逢張金哲院士100歲壽辰,記者有幸目睹老人家的風采。
老壽星不喜壽宴,只愛醫學。百歲壽辰,他給全國小兒外科界拿出厚禮——修訂再版的新書《張金哲小兒外科學》。那天,先生端坐,懷抱一頑皮稚兒,精神矍鑠,言笑晏晏。
他信奉周恩來總理的「知識要交給老百姓才是力量」,認為病人聽懂、愛聽就是好科普,出診時經常從兜里拿出科普小紙條。誰能想到,著白大褂的慈祥大夫,還擅長變魔術!
那天,他那捏慣手術刀的雙手仍是靈巧不減,一陣上下翻飛,不知怎麼,就變出哄孩子的小玩意,惹得祝壽的小朋友又驚奇又歡喜。
這絕活,看似與「醫」無關,實則淵源不淺。
這是從醫70多年,在門診哄哭鬧孩子,練出的絕技。他倡導醫生和患者是交命的朋友,要「先交朋友再做手術」。近些年,張金哲一直倡導要「讓媽媽參與臨床診療」,提出「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醫患溝通八字方針。他始終關注如何做到外科無痛、如何減輕腫瘤患兒的負擔和痛苦。
在他心裡,跟患兒也要做朋友,理解他們,消除他們的恐懼,才能積極配合醫生的診療,儘快康復。他最大的願望是「將兒童醫院打造成一個無痛、無恐的兒童健康樂園」。
行醫,是愛的藝術。他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他。
張金哲給患兒查體。圖片由北京兒童醫院提供
做了一輩子兒科醫生,自1950年創建我國第一個小兒外科,張金哲執手術刀,為萬餘名兒童減輕病痛,他主導的醫療技術發明改進有50餘項。2000年,他被授予國際小兒外科界最高獎項「丹尼斯·布朗」金獎。
當時的頒獎詞評價這位可敬的老人——「代表了13億人口大國3000多兒外科醫生作出了國際認可的技術水平成績;所領導的小兒外科對世界有貢獻,特別對發展中國家有特殊貢獻。」
他從醫的傳奇,要從1948年前後講起。那時,新生兒皮下壞疽流行,傳染性極強,死亡率幾近100%。
眼睜睜看著嬌嫩的新生兒一病房一病房地死去,張金哲急得五內俱焚。他認為如能搶在發生大面積感染前,把患處切開放出膿血,或能救人於水火。這在患兒屍體上實驗證實可行,但在「化膿未局限、未熟透,不准切」的傳統醫學禁忌面前,中西醫老師們均不支持手術治療。
時年28歲的他,大膽在自己僅出生3天,不幸染上皮下壞疽的幼女身上,嘗試當時並不被認可的治療方式——切開患處,放出膿血。「我就那麼一划,好了!」他後來回憶,已是輕描淡寫。這一手術方式,讓新生兒皮下壞疽的死亡率從幾近100%,迅速下降到10%,後來又降到5%。
他改良的「張氏鉗」,用在新生兒先天性巨結腸術中,斜夾創面,等待傷口自行癒合,將國際上推崇的三次手術的方法降到只需一次,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張氏鉗」自此蜚聲國際。
現在,國際上以「張金哲」命名的治療方法,還有「張氏膜」「張氏瓣」等,這都是他那顆減輕患兒痛苦的醫者仁心驅使下的創新之舉。
張金哲一生最喜人稱他「張大夫」。從醫70餘載,他的每一件白大褂上,都寫著「外科張金哲」五個字,好讓家長患兒一眼就能看清。
行醫70餘年,張金哲從未收過紅包,還用自己的稿費成立了一個基金,有孩子治病錢不夠,他就從基金里拿來湊。
28年如一日,他利用周末,到天津兒童醫院義務出診,沒拿過一分錢。他支持的是小兒外科事業,「要講錢,誰也請不動我。」他這麼說。
2020年8月,臨近張金哲百歲壽辰時,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夏欣有機緣與老人面談。「只見他皮鞋光潔,咖啡色豎條拉鏈外衣雅致合體,走路不用攙扶,思維、語速均無老態。」
夏欣撰文記述:他笑言自己退步了,「『十六字符瞬時記憶』標準,我自測也就剩六字符了。但我一直堅持鍛鍊,每天晚飯後在室內自行車上騎行5公里」。
那時,老人家「伸出一個手掌,笑容明媚」。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08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