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身邊高血脂的人數在持續增加,高血脂都有哪些危害,會不會提前發出預警信號,多長時間檢查一次血脂呢,一起來看看。

血脂為什麼會升高?

1、吃的太多

糖類、蛋白質、脂肪等三大營養素可相互轉化,如果主食或蛋白質吃得太多,消耗不完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同樣的,煎炸食物、甜食、油膩食物均可導致甘油三酯升高。

2、運動太少

久坐不動、運動不足導致熱量消耗少,可能引起膽固醇升高。

3、遺傳因素

有遺傳因素造成的高血脂,比如常見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4、其他因素

超重、年齡增加、壓力、經常吸菸喝酒等都會讓身體合成更多壞膽固醇。

血脂升高的徵兆

1

掌紋變化

可以通常觀察人的雙手掌紋變化和來判斷血脂是否升高,94%的人會因為血脂升高出現掌紋變化。掌紋變化的症狀表現在為,中指根部掌紋出現形狀的改變,而且一般掌紋的範圍越大、紋路越多血脂升高的時間也越長。

2

腿疼

大多數人覺得腿疼只是骨科類疾病引起的,錯誤的判斷會造成花費很多錢做無用功。血脂升高常常會造成身體血液循環不暢,下肢血管堵塞,導致腿部的供血出現問題,從而腿部出現疼痛感。因此,大家要注意腿疼並不是僅僅是骨科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血脂升高的徵兆。

3

腿部抽經

腿腳經常抽筋、刺痛,補鈣、休息後並無好轉時,需警惕血脂偏高。這可能是因為膽固醇積聚在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縮導致的

4

耳褶

耳垂是人體心腦部健康狀況的表現,如果耳垂上出現皺褶,也就是耳褶,通常是身體出現營養跟不上,心腦供血不足,血脂升高的徵兆。

5

年輕人出現老年環

老年環是指黑眼球邊緣地帶出現的一圈灰白色環形,通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如果年輕人出現老年環,需要引起重視,很可能是血脂過高引起的。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脂?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發人群;

●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者;

●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血脂異常如何防控

結合《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2023年版)》,為血脂異常人群的膳食原則劃重點:

1

調控脂肪,少油烹飪。

脂肪攝入量以占總能量20%~25%為宜。

以成年人每日能量攝入1800~2000kcal為例,相當於全天各種食物來源的脂肪攝入量(包括烹調油、動物性食品及堅果等食物中的油脂)在40~55g之間,每日烹調油應不超過25g。

●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低於總能量的1%,即每天不宜超過2g,減少或避免食用部分氫化植物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飽和脂肪攝入量應少於總能量的10%,高膽固醇血症者應降低飽和脂肪攝入量,使其低於總能量的7%;

●適當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特別是富含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少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和動物內臟等。高脂血症人群膽固醇每日攝入量應少於300mg,而高膽固醇血症者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少於200mg。

應選擇少油烹飪方式,減少食品過度加工,少用油炸、油煎等多油烹飪方法,多選擇蒸、煮等方式。

2

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超重和肥胖人群應通過控制能量攝入以減重,每天可減少300~500kcal的能量攝入。

高脂血症人群除部分不宜進行運動人群外,無論是否肥胖,建議每周進行5~7次體育鍛鍊或身體活動,每次30分鐘中等及以上強度身體運動,包括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類運動等,每天鍛鍊至少消耗200kcal。

3

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攝入充足。

食物每天應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應占總能量的50%~60%,在主食中應適當控制精白米麵攝入,適量多吃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全穀物、雜豆類、蔬菜等;

●動物蛋白攝入可適當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魚蝦類、去皮禽肉、瘦肉等;奶類可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等。

每天攝入含25g大豆蛋白的食品,可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每日膳食中包含25~40g膳食纖維(其中7~13g水溶性膳食纖維);

●多食新鮮蔬菜,推薦每日攝入500g,深色蔬菜應當占一半以上;

●新鮮水果每日推薦攝入200~350g。

4

定期檢查血脂

首先定期檢查是很有必要的,2016年修訂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明確指出定期檢查血脂的指導建議:

1、20至40歲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測量 1 次血脂

2、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建議每年檢測1次

3、動脈粥樣硬化性患者及高危人群,每3~6個月檢測1次

並且一下幾類人群更應當重視血脂檢查:

a.肥胖、吸菸、血壓高、血糖高等多種危險因素者

b.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c.有家族性遺傳高脂血人群

其實當下血脂檢查已經是常規體檢的必備項目之一了,並且費用也不高,建議定期檢查,時刻關注自身的血脂健康。越早發現,越早採取措施,可以明顯減少自身受到的心血管問題風險,顯著改善生活質量。來源:約見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