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青(化名)滿月時就被發現額骨突出、頭型有些異常,不過一家人並未特別在意,總以為長長就好了。青青逐漸長大,媽媽發現他的頭型既不是圓頭,也不是扁頭,而是舟狀頭;小青青的脾氣也逐漸變得暴躁,經常哭鬧,甚至拍打額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副主任王曉強發現,舟狀頭的背後是狹顱症在作祟,不是影響容貌,青青還可能面臨腦功能障礙。
為了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影響,王曉強醫生通過對顱骨的3D列印重塑,為青青重新「定製」並通過手術「拼接」,幫青青恢復了圓形的頭顱。
孩子頭型越來越奇怪,原來是狹顱症
當90後父母抱著1歲的青青從跟江蘇趕到新華醫院時一臉愁容,他孩子媽媽告訴王曉強醫生,青青滿月時首次發現孩子額骨突出,頭顱外形出現異常,當時並未在意,以為長長就好了。但隨著孩子月齡增長,額骨突出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發明顯。這對夫妻帶著孩子跑遍當地各家醫院,見了無數醫生,結論卻是:隨訪觀察。
可日日夜夜的觀察卻讓父母越來越揪心:「青青10個月大時就診頭顱CT提示兩側額顳骨交界處稍凹陷;11個月大時複查發現,孩子的前額部窄小、變尖,前囟基本閉合,繼續建議隨訪觀察。」
綜合考慮孩子的病史和初步檢查結果,王曉強認為,孩子並不僅僅是頭型難看,他得的是狹顱症。
狹顱症又稱顱縫早閉或顱骨狹窄症,是一個或多個顱縫在嬰幼兒時期因提前閉合造成顱腔狹小、畸形,以及腦發育受限等疾病的統稱。
可這種病並不罕見!在世界範圍內,每2000-2500名出生嬰兒中就有1例發生,在先天性顱頜面畸形中位居第二位,僅次於唇齶裂畸形。男性患者比女性多見,占患者總數的60%-80%。
那麼,青青為何會得狹顱症?面對媽媽的疑問,王曉強醫生介紹,這種病目前發病原因依是謎,部分和基因突變有關。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顱縫過早閉合,會導致顱腔狹小,不能適應腦的正常發育,可表現為各種形狀的頭顱畸形,譬如:舟狀頭、三角頭、斜頭,尖頭等;還可表現為顱內壓升高、發育遲緩、智能低下、精神活動異常、癲癇發作等症狀。
頭顱CT三維重建後,他們卸眶重組回歸「好」頭型
將青青收治入院後,新華醫院王曉強副主任與小兒神經外科馬傑主任多次溝通交流,群策群力,共同商榷手術方案,確保良好手術效果。狹顱症手術的首要目標是解除顱內高壓,其次是恢復頭顱原型。專家們立即通過頭顱CT三維重建和頭顱MRI檢查,為孩子制定最適合的手術治療方案。
王曉強在術前根據患兒的影像數據,對顱骨進行了3D列印重塑,得到一個1:1的樹脂模型,先進行模擬手術操作。模擬操作中發現,患兒的眼眶比正常孩子短窄,如果只進行常規操作,雖然釋放了顱內壓力,但並不能解決眼眶的問題,從術後美容的角度考慮,效果不能達到最佳。然而要解決眼眶的問題,就需要卸眶之後再對眼眶重新拼接,相比手術常規操作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考慮到孩子的未來,王曉強決定走更難的路——卸眶重組。
手術過程中,醫生們發現患兒顱內壓力已達19cmH2O,這也是青青易哭鬧的重要因素。打開顱骨後發現,患兒的骨頭有多發壓痕,部分骨質菲薄,進一步驗證了患兒的顱高壓。整個手術持續5個小時。醫生們將患兒眼眶以上顱骨整體拿下,歷經截骨、造縫、旋轉、調換、拼接、擴容、成型、固定等一系列環節過程,效果立竿見影,患兒的畸形舟狀頭變成了正常的圓頭,恢復了聰明可愛的模樣。手術後第二天,青青病情平穩轉入普通病房,也不易哭鬧了 。
王曉強指出,狹顱症目前無特殊藥物治療,只能採取手術方式。目的是擴大顱腔,緩解顱內壓,使腦組織能夠正常發育,保護視力,同時也改善容顏。對於狹顱症,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同的月齡,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選擇,譬如:神經內鏡微創顱縫切開,顱骨牽引,顱骨重建等。狹顱症的治療,要兼具小兒神經外科和整形外科特點,採取個體化治療,才能改善孩子容顏,恢復顱腦功能。
(劉軼琳)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