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一有點不舒服就要吃「消炎藥」,是很多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但在這裡的消炎藥總被「窄化」成抗生素!

在聊抗生素與消炎藥的區別前,我們先來搞清楚什麼是炎症。
炎症就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抗外部刺激的一種反應過程。而造成炎症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為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
由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是感染性炎症,而由物理化學性因子(如高溫、低溫、強酸強鹼等)、異物刺激、自身免疫或壞死組織等引起的是非感染性炎症。
炎症反應的一般症狀可以概括為「紅、腫、熱、痛」。

想要控制炎症,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消炎」,真正需要的是影響機體炎症反應的抗炎藥,它們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產生或釋放,從而使炎症得到減輕至消退,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到緩解。
這類「消炎藥」主要分為兩種:用於物理化學因素所致炎症的非甾體抗炎藥和用自身免疫介導所致炎症的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

然而生活中,我們經常誤用的阿莫西林、頭孢並不屬於以上種類的「消炎藥」,而是屬於抗生素。
抗生素並不直接針對炎症反應本身,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各類細菌,通過抑制和殺滅病原菌,間接使炎症逐漸減輕、消失。如果說非甾體抗炎藥和糖皮質激素這兩類消炎藥是對症治療藥物,那麼抗生素則是對因治療藥物。

正如前文所說,並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是細菌感染所致,對於其他因素引起的炎症,如病毒感染所致的炎症、非感染性炎症,抗生素就沒有用。因此,抗生素≠消炎藥。
然而,在中國,50%的抗生素屬於濫用。正是由於我國大多數家庭將抗生素和消炎藥的混為一談,讓大家承受了沒必要的藥物副作用。
濫用抗生素不僅會抑制或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從而引起菌群失調,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還可能會導致細菌不斷「升級」,形成耐藥性,最終形成抗生素也難以對付的「超級細菌」,導致患者真正需要時,無藥可用。

那麼,日常用藥時如何認出抗生素。其實很簡單,抗生素的藥名通常含有「黴素、西林、頭孢、沙星」等字眼。


濫用抗生素現象主要發生在治療感冒的時候,甚至有人將其當做「感冒神藥」。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6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抗生素可治療流感。
然而,很多疾病其實並不在抗生素的「能力範圍」內。

事實上,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綜合徵,不需要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只有患者明確合併細菌感染(細菌性感冒),考慮有肺炎、鼻竇炎或中耳炎時,才應加用阿莫西林或頭孢等抗生素治療。

簡單來說,若感冒出現流膿鼻涕、痰液變濃稠痰等症狀,考慮合併細菌感染,此時用抗生素是有效的。但抗生素對病毒性感冒無效,應使用抗病毒藥物。


顧名思義,抗病毒藥物就是用來對付各種病毒的。不同於抗生素可以消滅細菌,抗病毒藥物通常只能抑制病毒的發展和繁殖,即通過影響干擾病毒複製周期的某個環節來實現抵抗病毒的進一步感染。

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廣譜抗病毒藥物、抗DNA病毒藥物、抗RNA病毒藥物、蛋白酶抑制劑抗病毒藥物、抑制RNA合成類抗病毒藥物。

生活中,我們常見帶「韋」字的藥物幾乎都是抗病毒藥物,但不同的藥物所對症也不同,以下是常見的3種:

奧司他韋是一種選擇性抑制病毒包膜神經氨酸酶活性的藥物,可阻止子代病毒從被感染細胞釋放和入侵鄰近細胞,阻止病毒在人體內病毒複製,從而降低病毒的致病性,達到治癒流感的效果。

該藥物被國內外權威指南和共識推薦為甲型、乙型流感確診或疑似病例的首選用藥,既可以用於預防,也可以用於治療。
流感在人群中是普遍易感的,其中兒童群體是重災區。每年的流行季節,兒童流感罹患率為20%-39%,高流行季節年感染率甚至可達50%左右。不僅易感,而且更容易進展為重症流感。5歲以下兒童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更需要我們重視起來。
當有明確的流感患者接觸史或已出現流感樣症狀時,在48小時內使用可以有助於減少發病率、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


利巴韋林,俗稱「病毒唑」,屬於廣譜抗病毒藥,但不要把它當成是治療病毒感染的萬能藥。
利巴韋林主要是用於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支氣管炎和肺炎,不用於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利巴韋林對胎兒有致畸性,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在用藥前、治療期間和停藥後至少六個月內,都應避孕。


阿昔洛韋,在臨床上被廣泛用於治療皰疹病毒感染,特別是單純皰疹病毒(HSV)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同類型的藥物還有泛昔洛韋和伐昔洛韋等,此類藥物不適用於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患者要注意區分,不要混淆。

參考資料:
1.王文華,史淑霞,史永珍.抗生素在臨床的用藥誤區分析與合理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05):113-114.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0.05.228.
2.抗細菌vs抗真菌、抗病毒藥物,用藥有何區別?4表輕鬆搞定.醫學界呼吸頻道.2023-03-10
3. 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傳染病雜誌,2022,40.
4. 賈宏軍,周存霞.抗病毒藥物的分類[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誌,200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