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不打算養狗的。

房子建了,地域較寬敞。屋後人家得了一窩狗崽,狗主人說:母狗善,子好養!相鄰相親的,隨便挑哪一隻都行。我不忍看到動物母子分離的情景,一旦分開,將是一生的訣別。土狗,黑色好看些,說者無意。第二天,狗主人就捉了一隻黑色的狗上門了,眼睛還沒有完全光開呢。

地生,又沒有母乳餵養,缺乏了安全感,到處躲,沙發底下,茶几角落,你想逗它,拽都拽不動它,越想拽出來又越縮了回去,看見它實在餓得不行了,把食物和乳製品送到它嘴邊。經過一天一夜,小狗狗認慫了,安全了,才開始進食。可能是在狹窄處呆久了,也慢慢地探出腦來,沒有人打擾時,也自由自在走兩步,本身天氣又冷,用一個紙盒鋪成狗窩,旁邊還放著一個火爐,安頓了下來,這時就可以用語言刺激它,讓它產生條件反射,好像它聽得懂似的,在不產生戒備的同時,它主動與人接觸,舔著你的鞋面,睡到你的腳邊,眼睛總注視著,誰友好,誰可親!用情多了,它就站在你這一邊了。

最好養的時候,就是這個階段,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誰有狗糧跟著誰去,有時學著在地上翻滾,把腳搭在你身上,對誰都沒有傷害性,大人小孩都喜歡!用各種聲音和食品使喚著,無意識地就叫著「小黑」,小黑從此也知道它專屬的名字,是在叫它,於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隨著小黑的成長,它所屬的領地「唯我獨尊」,就變得無所顧忌了,稍有動靜,小黑第一時間就會出現在人的身邊,吃飽了就亂跑,對什麼都有一種新鮮感,咬咬這,啃啃那,到處嗅嗅、聞聞,不怕人時,還踱著方步,有點慢條斯理,儼然一副小主人姿態。

但好景不長,陸陸續續在顯眼的地方,或不仔細看的地方,出現一泡泡「水」漬,有時還有一股膻味和臭氣。仔細查看,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小黑吃得多拉得多,肆無忌憚地在糟蹋環境,讓人討嫌!細想,切不可讓其放任自流,只有挪窩。

定期餵養,定量控制,起到了作用,要拉都讓它拉到外面去了。小黑對室內一直很留念,三番五次偷偷跑進來,通過多次呵斥和棍棒佯打,也長了記性,兩面三刀地做給人看,儘量學會了妥協。一旦縱容它,就會忘無所以。只有大多數時間把它關在外面。有時候會裝著可憐,伸直懶腰,搖著尾巴,翻轉著肚皮,以示示弱。

動物的適應性,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斷奶以後的艱難可想而知,而且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嚴格「自律」的同時,還要討得大家的歡心。有一次,從監控中調取它活動的軌跡時,捲縮著表現出無奈的表情,孤伶之心到了極點。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小黑找一個伴,東尋西訪,抱回來了一隻大黃。乍一看,與小黑不同的是,毛是棕黃色的,但五官勻稱,眼睛中透露出一種友好和和善,同時,與小黑一個顯著的區別是,舌苔是黑色的,行內人講,這是一隻獵狗。

大黃的到來,給小黑帶來了不少樂趣,動物之中,有以大欺小,以熟欺生的習慣,小黑老是找著大黃的麻煩,要站C位,吃在前,有意擠開它,更有甚者,邊吃邊咬。一些小小的縱容,就變得趾高氣揚。後來,院內餵了一些雞和鴨,追得雞飛鴨走,讓人有點惱火,真正體會到什麼叫「雞犬不寧」,不得不把雞鴨圈養起來。有一隻外來的雞踱了進來,大黃毫不猶豫地撲了上去,一口把雞咬了個半死,讓人氣不打一處,賠別人的雞的同時,還說了很多好話。在大黃和小黑之間,從出生的時期來看,是沒大沒小的,僅僅是先來後到而已。

有一次,一隻壯碩的野狗想溜進來,大黃和小黑毅然地迎了上去,不叫也不吼,先對視了一會兒,野狗一直在徘徊,大黃索性橫著站在那裡,讓小黑躲在身後,凜然的氣勢把野狗壓了回去,維護了自己的領地權,以後,那隻野狗再也沒有來過。從此,樹立了大黃的威信,小黑不敢欺負大黃了。老大的優勢性,助長了大黃身體的強壯,明顯比小黑顯得老練、老辣,胖得多。所以,「社會地位」也高了起來,心安理得地被叫做「大黃」。

狗是通人性的,有一定的智商,辨得清好壞。周末和節假日,來的親朋戚友多,只要是生客,一點不留情面,一直嗷過不停,等到主人出來後才收口。這樣,也增加了客人的畏懼感,無奈把它栓住,東廂一隻,西角一隻。大黃和小黑自知看家護院的職責沒有變,生客來了,同樣會叫,但也學得聰明起來,只要客人來了第一次,第二次來就認得了,還能記得住車牌號碼,送客的時候,使勁搖著尾巴。

人與自然在於和諧!和諧在於共處,在於互不傷害。人畜同理,別總慣著它!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