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可以掌握醫學思維,對醫生來說,醫學思維指具體專業的醫學知識,但對大眾來說,醫學思維是讓大家理解醫學或許不是萬能的,而是一些可以自己實際去做的小決策。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有些人會覺得醫生來講這句話有點不負責任,但事實是現在的醫療資源比較緊張,而且有關醫療的廣告訊息也很多,因此大家需要適當掌握一些醫學知識,把醫院和醫生當做一種工具,明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具備醫學思維,大家在求醫問診時或許會不那麼迷茫。」

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王興,在他的新書《醫生,你在想什麼》首發暢聊會上對澎湃科技說道。

王興著書《醫生,你在想什麼》。圖片來源:上海譯文出版社

在王興看來,醫學思維醫學思維包括三個維度:理性思維,指對於一個病人的病情,醫生的判斷是什麼?對他來說有效的醫療是什麼?如何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方案;批判思維,即醫生的判斷有沒有可能是錯的?有哪些不支持判斷的依據;科學思維,比如臨床的指南是否需要改進?新的臨床發現是否可行可信?一個可能的病因和疾病之間是相關性還是因果性?

普通人可以掌握醫學思維嗎?王興肯定地向澎湃科技回答:「可以。」對醫生來說,醫學思維指具體專業的醫學知識,但對大眾來說,醫學思維是讓大家理解醫學或許不是萬能的,而是一些可以自己實際去做的小決策。

比如,適當了解一些診斷學、檢驗學之類的知識,以此來理解醫生是怎麼問診、怎麼查體、怎麼得出結論的。「這就涉及到大家怎麼給醫院和醫生定位的問題,你希望醫生提供具體的決策,還是情緒價值。從目前來看,醫生主要承擔提供決策,幫病人解決問題的任務,其工具屬性更多一些,工具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學會怎麼主動使用這項工具,從被動醫療變成主動醫療。」王興說,「因此,我寫的《醫生,你在想什麼》就是一本『工具使用說明書』,站在患者的角度,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實在的問診建議。」

醫生只是工具,這似乎是種冷冰冰的說法,但王興認為:「我們現在的確存在著以機器的標準來衡量人的現象,比如,標準化的病曆書寫流程等,當然,這樣做符合現實情況,可以更好地把握治療效果,也可以將責任細化到每一環節,但作為一名醫生,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與患者建立起長期的關係,是成為他們有疑問時最信任的那個人。」

所以未來,醫生的角色會逐漸轉變,而王興認為實現這一轉變的重要力量就是人工智慧。「能被拆解的標準化工作都可以交給人工智慧來做,很多此領域公司的董事長都會很有求生欲地說『我們不是來取代醫生的,人工智慧是為了更好地輔助醫生』,但在機器專長的部分,它確實可以做得比醫生更好,所以未來醫生的角色一定會轉變,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醫生角色將轉向哪裡?在王興看來,將轉向醫學人文關懷,醫學公共服務行業會逐漸興盛,家庭醫生數量也將增加。「我自己就有參與其中的想法,我希望有機會能通過這本書,在更多的區縣醫療社區中心普及醫療思維,它不是一種高高在上,宏大又虛無的思想,而是切實的建議,比如有的社區醫院主要關注康復養老,有的專注癌症康復,我們可以根據其不同屬性,結合碰撞出適合的醫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