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現在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是養脾陽的關鍵期。
但是在養脾陽的路上,蟄伏著兩個「攔路虎」。一個是脾胃虛弱,一個是痰濕困脾。
我們該如何戰勝它們?

在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當中,脾胃虛弱非常普遍的。於是,很多人一到夏天就開始用土法養胃——喝粥。
喝粥真的能養胃嗎?我們該如何趁著大暑把脾陽養起來?

01
喝粥養胃:一個流傳已久的誤區
真正健脾要喝它
賀院長表示:喝粥不僅不會養胃,讓脾胃虛弱越來越嚴重!
原來喝粥養胃真的是一個流傳已久的誤區。

可是,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賀院長表示:《黃帝內經·素問》就指出過:脾惡濕。
夏季本就是濕和熱比較重的季節,吃的食物如果再水分很大、不夠干,就會進一步加重脾胃失運。

既然夏季養脾不建議喝粥,那我們該怎樣養脾胃呢?
1、這樣吃養脾胃
中醫認為,有焦香之氣的食物多數都有健脾功效。

例如焦三仙、炒麥芽等。中醫認為「芳香化濕」,炒焦、炒香的健脾藥物多了一重化濕、解除濕邪困脾的藥性。
一些烤焦的主食也能健脾、養胃、助消化,例如焦饅頭塊、焦麵包片、鍋巴。

2、健脾養胃小方
賀院長還帶來了兩塊您可以自己衝著吃的養胃藥粉。
①二白雙補丸
組成:砂仁、炒白朮、白芍。
適應症:脾胃虛弱、食慾差、胃痛。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然後沖服即可,每天服用兩次,每次6克。

②枳術散
組成:炒白朮、炒枳實。
適應症:胃脘痞滿。
用法: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各位叔叔阿姨在購買藥材時,別把炒白朮買成了生白朮,二者的功效不一樣。炒白朮偏向健脾養胃,生白朮偏向潤腸通便、滋陰。
從顏色上看,炒白朮的顏色更深。

02
倦怠乏力就喝它
逼出脾胃痰濕!
對於原本就脾胃虛弱的叔叔阿姨來說,夏季除了健脾之外,一定不能忘了祛濕。
光健脾不祛濕,脾胃還是會受傷。那麼有哪些好用的小中藥可以夏季用呢?

1、紫蘇
紫蘇是很常用的祛痰化濕中藥,它的各個部分有不同的功效。
蘇葉更側重行氣解表;蘇梗更側重理氣寬中、止痛、安胎;蘇子更側重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在這三個部位中,蘇子是祛濕祛痰的功效最強的,格外適合夏季受風寒、噁心厭食、食欲不振的叔叔阿姨服用。
蘇梗適合用於治療胃脹胃痛、打嗝。
蘇葉適合比較肥胖的、舌苔比較厚膩的、痰濕比較重的叔叔阿姨。

2、蘇子這樣用,化痰祛濕效果好
如何用蘇子,才能發揮化痰祛濕的最大功效呢?賀院長帶來了「三子養親湯」。
三子養親湯

組成:蘇子、蘿蔔籽(即萊菔子)、白芥子各一小把。
做法:將這三種「子」碾碎後用開水煮5—10分鐘。
3、荷葉粥祛濕濁
如果您體內濕濁比較重,可能單用蘇子效力還不太夠,這時候,就可以試試荷葉。
荷葉祛痰化濕效果好,但因為性質偏涼所以不適合直接煮水喝,否則容易傷脾。
如果不小心用過量了,還可能會導致腹瀉。

建議想用荷葉祛痰濕的叔叔阿姨,跟賀院長學做荷葉粥。
荷葉粥
做法:首先,把荷葉裁成鍋蓋大小,蓋在粥上,煮5—10分鐘。等粥熟了之後,把荷葉扔掉,只喝粥。
注意:很多叔叔阿姨煮荷葉粥喜歡把荷葉撕碎,攪進粥里來煮,但是一來這樣會煮出太多藥效物質,容易傷脾胃;二來荷葉的澀味很影響口感。

最後,想要溫補脾胃、養足脾陽,
您還可以平時勤曬後背。
每天挑太陽不太烈的時候,
曬上半小時、一小時,
不花錢就能養出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