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脊髓脊柱專業病房(神經外科六病房)石長斌主任及杜文眾教授團隊,通過一個2cm左右的手術切口成功為一名59歲的阿姨實施顯微鏡輔助微通道下頸椎後路椎管內腫瘤探查切除術,無需破壞關節穩定性,無需打釘固定等花費;術後第二天,患者就可下地活動,實現快速康復的目標。

59歲的楊阿姨(化名)5年前就開始出現頸部不適伴間斷疼痛,疼痛呈放射狀,1個月前加重在當地拍片診斷為「頸椎管內占位」。求醫心切,在經多方諮詢打聽下,找到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石長斌主任及杜文眾教授團隊。得知該團隊尤其擅長神經外科脊髓脊柱微創手術,楊阿姨的焦慮較之前明顯的減輕不少,因此在該團隊的精心安排下,開始全方面的術前檢查及準備。

杜文眾教授介紹,經過術前詳盡的檢查後,發現楊阿姨頸椎管內長了一個小的「炸彈「,考慮是個神經鞘瘤,椎管內神經鞘瘤大多是神經源性腫瘤,雖多為良性,但因其會隨著腫瘤增大逐漸壓迫脊髓,神經根可引起疼痛,感覺障礙及運動障礙等嚴重臨床症狀,因此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危害,重者可能出現癱瘓等情況,因此,一經發現應該儘早治療。


由於楊阿姨身體本身就很虛弱,體重只有80餘斤,再加上既往還因心血管狹窄曾口服抗凝抗血小板等藥物;此外她還有肝血管瘤手術,輸尿管結石碎石及下肢靜脈曲張等病史,這讓本就體弱的她,更顯的虛弱不堪,為手術增加了極大的風險。石長斌主任及杜文眾教授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綜合考慮楊阿姨的年齡、經濟狀況以及術後的生活質量之後,石長斌主任和杜文眾教授決定通過顯微鏡輔助的微通道技術來切除頸椎管內的腫瘤。

在麻醉科王化民教授及手術室李卓磊,周文娟護士的精心配合下,在電生理監測劉娜老師的保駕護航下,石長斌主任,杜文眾教授及王煜文醫生僅通過2cm左右的切口在顯微鏡輔助的微通道下,通過磨鑽磨除了1 cm左右的「鑰匙孔」大小的骨質,打開硬膜並安全順利的完成了腫瘤的切除,術中可見腫瘤起源於頸髓的背側神經根並將脊髓壓向對側。

兩位教授在顯微鏡下,熟練配合通過直徑僅1.8cm的微通道去除腫瘤對脊髓的壓迫,離斷起源的脊髓背側神經根,徹底完整切除該腫瘤,同時還考慮到患者的需求,為患者進行了美容縫合,讓患者的切口更美觀。第二天,患者放射痛的症狀就消失不見,並且能獨立下床站立行走,沒有任何神經功能的缺失,並於術後5天順利康復出院,未出現後遺症。

杜文眾教授介紹,顯微鏡輔助的微通道技術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創傷小,出血少,對頸椎穩定性幾乎沒有影響,並且不需要打釘固定等高昂的花費。微創手術後患者切口小,費用低,併發症少,恢復快,病人滿意度高。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六病房,一直致力於為龍江百姓提供最精準、最優質的醫療服務,在石長斌主任的帶領下,著重致力於神經外科顱腦腫瘤,脊髓脊柱(腫瘤,退變,先天性疾病等)疾病的顯微治療,尤其是脊髓脊柱疾病的微創通道外科治療已經成為該病房的特色,現已常規開展顯微鏡及神經內鏡下顱腦,頸椎、胸椎、腰椎等微創手術,為龍江百姓提供精準優質的醫療服務。(杜文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