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歲的小雪即將成為三孩媽媽。她是一名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接受母嬰阻斷「小貝殼」公益項目隨訪管理的B肝患者。得益於廣東省推進消除母嬰傳播工作的推進,本身為B肝病毒攜帶者的她,其大寶、二寶都成功規避了感染B肝的風險。對於即將誕生的三寶,小雪信心滿滿。「第三個我還是來到南方醫院生,相信也可以成功阻斷(B肝病毒的母嬰傳播)」。

類似成功分娩健康寶寶的「感染者」媽媽,還有很多很多。近5年來,廣東有99%以上住院分娩孕產婦接受了愛滋病、梅毒和B肝免費篩查,430例新生兒避免了從母親體內感染HIV病毒,3318個兒童避免了梅毒感染,近20萬例兒童避免了B肝感染。

在廣東,從2003年開展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試點工作算起,經過20年的探索、實踐,廣東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工作進展突出:截至2022年12月,全省愛滋病母嬰傳播率低至1.72%、先天梅毒發病率為5.17/10萬、B肝母嬰傳播率為0.74%,13項核心指標均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消除母嬰傳播認證要求。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設置的母嬰健康E門診。

99%以上住院分娩孕產婦接受免費篩查

要消除母嬰傳播,首要就是將感染者孕婦從一般孕婦中找出來。

2003年,廣東在深圳市寶安區設立了第一個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試點,這是深圳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分娩量也最高的行政區,感染孕產婦隱藏在人群中,難以發現和管理。

試點期間,寶安區探索建立「社區—社康中心—街道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四位一體免費服務網絡,在助產機構推行「先檢測後建冊」篩查模式和服務下沉社康,提升孕早期檢測率,並推動助產機構建立「消除母嬰傳播門診」(E門診),對感染孕產婦進行集中產檢和感染管理。

E門診是設於產科門診內的亞專科,通過培訓、統籌協調等方式,組建既懂產科又懂感染病的專家團隊,為感染孕產婦提供從檢測、治療到產檢、追蹤管理等全流程服務,並有專門的財政經費補助,形成長效運行機制。

E門診的建立,讓感染孕產婦不用再茫然輾轉於各科室門診之間,不用一次次和不同的醫生闡述自己的病情,有固定的產檢醫生,服務更加優質可及。

寶安區全國首創的這一模式,得到了國家和聯合國世衛組織的充分肯定和認可,入選了世界衛生組織消除母嬰傳播最佳實踐選題。此後,E門診模式陸續推廣至寶安轄區內17家助產機構,並在全省推開,江蘇、江西、四川等兄弟省份也前來借鑑。

以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為起點,20年間,廣東消除母嬰傳播工作從一個病種擴展為愛滋病、梅毒和B肝三個病種,實施地區從一個區到全省,以點帶面,不斷提質升級。尤其是2017年起,廣東和雲南、浙江一道,成為國家消除母嬰傳播的試點省份,跑出了守護母嬰健康的「加速度」。

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E門診醫師喻櫟瑾表示,創新了孕期干預模式後,4年多以來,寶安區梅毒陽性產婦治療率從83%,提高至97%,B肝的高病毒載量抗病毒治療率從僅有22%,提高至90%,已出結果的2021年統計數據提示,寶安區當年愛滋和B肝的母嬰傳播率為0,先天性梅毒報告發病也是0。

從全省層面來看,今年1-7月,共檢測篩查出509B肝感染孕媽媽,其中70多位病毒載量高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在管梅毒感染10人。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溫濟英教授告訴南都記者,在E門診,12周前早孕期愛滋病、梅毒和B肝的檢測率達到95%-96%,及時進行管理與干預,晚期發現的情況已經非常非常少。她感嘆說,剛從業時,曾經見過不孕檢不產檢、臨產才發現陽性的情況,胎兒已經發生宮內感染,非常可惜,呼籲以後還要持續提升孕產檢測意識。

母嬰健康E門診的候診區。

預防母嬰傳播寫入地方法律

回顧廣東消除母嬰傳播走過的歷程,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高位推動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是關鍵。

2021年4月,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省衛生健康委制定並印發《廣東省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項目工作實施方案(2021-2023 年)》,按照「逢孕必檢、逢陽必治」的原則,全面實施消除母嬰傳播工作。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全省實現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消除兒童新發感染,不斷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同時,省衛生健康委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擔任組長,強化對消除母嬰傳播工作的統籌協調;廣東還建成了消除母嬰傳播技術指導專家庫,專家組成員共50餘人,涵蓋婦產科、兒科、衛生管理、婦幼保健、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抗病毒治療、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

《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實驗室管理方案》《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數據多方印證制度》《關於做好廣東省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物資管理的通知》……2022年以來,一系列配套文件相繼實施,相關制度趨於完善。

在政策支持與驅動下,廣東各地和各醫療機構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出消除母嬰傳播的好經驗、好做法。

文前提及的小雪就是這些好做法的受益者。「我們『小貝殼』B肝母嬰阻斷項目可以實現母嬰零感染,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讚揚。」南方醫科大學劉志華教授很自豪,正是他與侯金林教授帶領的團隊負責隨訪、管理文前提及的小雪這樣的「B肝媽媽」。

如今,「小貝殼」已經有178家項目醫院,在孕婦妊娠期間開展B肝病毒或B肝表面抗原的篩查,B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高病毒載量人群,在妊娠期間服用藥物進行阻斷,能夠把病毒載量降下來,嬰兒出生時,配合B肝疫苗和B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可以完全阻斷母嬰傳播,對於進一步降低B肝母嬰傳播的發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團隊還牽頭制定了中英文版《B肝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對孕婦篩查、評估、妊娠期管理、分娩管理、停藥時機和嬰兒免疫等各個方面提出了標準化的管理建議。

「小貝殼」手機應用軟體(Shield APP)正是為了加速臨床管理流程的推廣,項目團隊創新性地研發的智能移動醫療工具 ,作為一款B肝孕產婦隨訪管理工具,卓有成效。

在地市層面,廣州建立全方位服務體系,助力提高梅毒暴露兒童隨訪依從性;佛山設立消除母嬰傳播領導小組,積極引導、培育社工組織參與消除母嬰傳播項目,開展生育指引和預防母嬰傳播宣教等工作……

除了從網底到網頂的全體系網絡構建,在廣東,消除母嬰傳播行動還有了地方法律支撐。今年6月1日起,修訂後的《廣東省母嬰保健管理條例》開始施行,明確「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為孕早期或者初次產前檢查的孕產婦提供愛滋病、梅毒、B肝檢測和諮詢服務,對檢測陽性的孕產婦及其所生嬰兒進行相應干預治療,預防愛滋病、梅毒、B肝母嬰傳播」,從立法層面對消除母嬰傳播工作予以保障。

在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E門診醫師喻櫟瑾在接診。

地市「一對一」結對幫扶

今年2月,省衛生健康委制定並下發《廣東省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全省精心組織實施,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的婦幼健康服務模式,推進實現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的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明確目標:今年,省級層面實現消除母嬰傳播結果指標。2024年,全省各市在實現結果指標基礎上,實現消除母嬰傳播其他主要評估指標,並完成省級消除評估。2025年,全省保持消除指標持續達標,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從預防育齡婦女感染、最大限度及早發現感染人員、對已經感染的孕產婦實行專案管理、加強對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的健康管理等方面,《行動計劃》提出了諸多務實舉措。

《行動計劃》發布後,基於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廣東加強省級統籌,帶動各地市合力攻堅。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說,廣州、深圳、佛山和江門四個地市率先通過省級消除母嬰傳播認證,組成了消除母嬰傳播工作的「第一梯隊」,第一梯隊總結工作實施進展、成效、經驗,與第二、第三梯隊的地市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全面推動廣東省實現消除愛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的目標。

「一對一」消除母嬰傳播幫扶行動已經展開,省衛生健康委已組織專家到粵東地區駐點幫扶,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同時,對已達標地市進行專項調研督導「回頭看」,確保消除目標達標狀態穩定。受援地區遴選技術骨幹,到先進地市跟班學習、進修培訓。通過短期集中支援和定期柔性支援相結合的方式,幫助項目落後地區查找問題,分析原因,精準施策,逐步提高消除母嬰傳播工作能力。

自專家組駐點幫扶至今,粵東四市共出台消除母嬰傳播相關文件76份,召開工作會議和開展專題培訓94場,覆蓋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5350人次,建立母嬰健康E門診10家,成效顯著。

從預防到消除,廣東已走過20年,並且在不斷推動新的探索與實踐,讓愛滋病、梅毒和B肝病毒攜帶者的孩子可以和其他孩子站在同樣的人生起跑線。

采寫:南都記者 李文 王道斌 通訊員 粵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