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一虛,人就廢一半!
我們常說,脾為後天之本,是身體的營養「供給站」,如果脾一虛,人沒有營養的滋養,就相當於廢了一半。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下面這五種情況,多表明你該補補脾了。

第一種表現,肚子容易脹氣,尤其是吃完飯後,肚子脹的難受,有時還容易出現胃疼,反酸的情況。
這時多是脾胃虛了,其運化的能力減弱,吃進去的食物,脾消化不動,在體內堆積,就容易出現肚子脹氣的情況。

第二種表現,大便沒有形狀,容易黏馬桶
這種情況,是由於脾的運化水濕的能力減弱,水濕在體內堆積,下流到大腸,這時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第三種表現,舌頭兩邊有齒痕,舌頭胖大,伸出時能蓋過嘴角。
這是由於脾虛,水濕上泛於口把舌頭「泡」的發脹所致。

第四種表現,總是覺得很疲憊,不想動
這多是由於脾虛,氣血生化不足,無法為身體提供能量所致。

第五種表現,體型偏瘦或偏胖
這多是由於脾虛,食物無法得到有效吸收,利用所致。

那麼應該如何補脾呢,這在中醫看來分為不同的證型。下面醫生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說說。
首先,第一種脾氣虛
如果你平時總是感覺肚子脹氣,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時不時還總覺得身體乏力,不想動,不喜歡開口說話,肢體沉重等,這時多是脾氣虛的表現,如果出現脾氣虛的情況,不及時調理,還容易引起中氣下陷,出現脫肛等情況,這時調理應以補脾氣為主,可以參考補中益氣湯加減。

第二種脾陽虛
如果你平時總是覺得肚子涼,用手摸肚子的時候,肚子是涼的,胃裡有冷痛感,喜歡喝熱水,怕冷,手腳冰涼,口淡不渴等,這都是平安需求制,像平時經常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就容易傷及脾陽,脾陽一虛,陰寒內生,這時調理應以補脾陽為主,可以參考附子理中湯加減。

第三種脾虛濕盛
如果你平時容易感到睏倦,喜歡睡覺,總是覺得四肢沉重,抬不起來,渾身乏力,大便稀,容易粘馬桶等,這時多是脾虛運化不動水濕,水濕在體內堆積所致,這時調理,應以健脾祛濕為主,可以參考參苓白朮散加減。
以上就是脾虛的五種表現以及解決方法,但是大家要注意,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具體的情況還需要辨證才行,不建議自己隨意用藥,以免由於不對症導致影響身體健康,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診,祝大家身體健康,我們下期再見。
#中醫##健康科普##脾胃##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