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裡,中醫給人的印象也許是——
「慢郎中」
「只能調理慢性病,急症不行」
「見效特別慢」
……
這誤會可有點深,今天白朮就來給中醫「正名」!

8月2號某航班上
1個小孩
全身抽搐!口吐白沫!
是癲癇,嚴重可致命
在千鈞一髮之際
只見一招點按合谷穴
孩子很快恢復意識

如此驚心動魄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拍武俠片呢?

其實我們經常看到類似「某某車廂有位乘客突發昏厥、不省人事……某醫生趕緊上前掐按、點揉幾分鐘穴位,立馬有好轉」的新聞。

那要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一些緊急事件如頭暈、嘔吐、心絞痛……而身邊沒藥、又沒醫生時——
難道只能眼巴巴看著自己和家人難受、等著病情惡化嗎?
NO NO NO
人人都該懂點中醫急救「點穴」法
關鍵時刻能救命!
人沒了陽氣就沒命了,想要救命就得「回陽」,今天白朮要亮出老祖宗留下的「回陽九穴」,再忙也要學會它,不管是急救還是日常保健都能派得上用場。

一、利竅醒腦—啞門穴
點按激發陽氣、以一當十
啞門有個很有意思的小名:舌厭,可以簡單理解為舌頭不靈活、說話不利索時討厭的穴位,該穴也因此得名。

後髮際線正中直上0.5寸處
這個穴位在「掌管一身之陽」的督脈之上,有收引陽氣之功,臨床上常用來治療舌緩不語、語言障礙、聲音嘶啞等病症。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舌緩不語是啥意思,簡單點說就是舌頭突然不聽使喚了,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這時除了就醫,請立馬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對該穴進行點按或按揉來應急,每次3-5分鐘即可。

當然,用手掌搓一搓也行:

刺激啞門穴能以一當十,激發陽氣,疏通頭部氣血,平時突然出現頭暈頭痛、喉嚨發炎、流鼻血、嘔吐時,都可以按揉此穴來緩解。
二、掌中珍寶—勞宮穴
護心降壓不求人
有人將勞宮穴形象地稱為「勞累後休息的宮殿」。
如果每天覺得身體有點兒勞累了,心有點慌亂了、緊張了,就馬上按揉勞宮穴,可以緩解疲勞、舒張憂慮、抑鬱的情緒。
比如我們在參加面試、演講或其它重要的場合的時候,偶爾會緊張得手心冒汗、心跳加快,這時馬上按按勞宮穴(左手效果更好)或者握緊拳頭,瞬間會感覺鎮定很多。

勞宮穴就在我們的手掌心,因此醫家也稱它為「掌中珍寶」。
具體怎麼找到它呢?非常簡單:握拳時中指尖所碰之處即是。

勞宮是心包經的原穴,是心臟的保護神,遇到心臟不適的問題都可以按摩此穴來緩解。
比如心率失常、心煩失眠、心痛、胸悶時,可按壓勞宮穴,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度,按5-10秒後放開再按壓,左右交替反覆操作,每天1-2次,每次3-5分鐘。
點按勞宮穴,可以這樣:

這樣:

或者這樣:

還有的高血壓患者會因生氣、暴怒或激動而使血壓瞬間飆升,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立馬想起勞宮穴這個「救命穴」。
按壓時要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血壓可慢慢得到控制。
三、女人不老穴—三陰交
痛經不慌揉一揉
俗話說:常揉三陰交,容顏不變老。
人最顯老的地方就在「臉」,臉上長斑、長痘、長皺紋……瞬間比同齡人顯老好幾歲,這其實多是由氣血淤堵或氣血不足造成的。

別慌,只管找三陰交就對了。
三陰交是脾經、肝經、腎經的交匯穴,如同交通樞紐,脾生化氣血、肝藏血、腎精生氣血,只要按揉小腿三陰交5-10分鐘,就能調動四面八方的氣血來「營救」你。

三陰交不僅是保健要穴,還是「痛經」最怕的穴位呢~
小腹隱痛、墜痛、痙攣、刀絞般疼痛、持續性疼痛、面色蒼白、全身冒冷汗、痛得在地上打滾……
經常被痛經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朋友,就搬三陰交這個「救兵」啊。

痛經是因為經血「通道」堵了,那麼花5-10分鐘時間用力揉開它,「通則不痛」!

三陰交:內踝尖直上3寸處(4根手指頭寬度)
同時在月經過後的一周內,是調養的黃金期,除了按揉還可以艾灸10分鐘,一周2-3次,效果翻倍。
這個通「三經」的穴位能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可通調相關經絡上的病症,像平時總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濕疹等問題困擾的話都可找它。
如果將人體比作「藥房」,那麼穴位就是藥房裡的「良藥」,而且是調理最快速、最天然的「特效藥」。
我們普通人只要會巧用身體穴位,也能頂半個醫生呢。
今天的「回陽九穴」就暫時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還想了解剩下的6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