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看:在腎臟內,損傷是均勻的,還是有好壞之分?
如果你曾經經歷過腎穿刺,可能會看到腎小球的情況,其中有些硬化,有些增生,還有一些基底膜增厚。總體而言,腎臟內的損傷並不是均勻的,而是分塊的。
是不是猜對了呢?儘管從宏觀角度來看,雙腎大部分位置都有病灶,病理學上稱之為「瀰漫性病變」,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事實上,腎病的情況是複雜的,有些組織受損較重,有些較輕,還有一些是正常的。因此,腎臟的損傷是不均勻的,病灶是分塊的。
說了這麼多,到底為什麼要關注腎損傷的不均勻呢?最大的作用目前看來還比較遙遠。科學家們研究了「纖維化生態位」,主要是為了探索腎臟發生纖維化的機制,即為什麼其他腎細胞不壞死,而你壞死了?並尋找阻斷其發生的方法。儘管這些可能還需要時間,但一旦找到方法,尿毒症患者的情況將會大幅改善。
不過,讓我們回到眼前實際有用的地方。徹底纖維化的腎組織是不可逆轉的,治療價值不大。相比之下,增生、增厚、炎細胞浸潤等病變的腎組織是可逆轉的,具有治療價值。通過識別這些差異,我們可以判斷腎功能的可逆性。
你或許會想,是不是一定要做腎穿刺才知道腎功能是否可逆?其實不然。腎穿刺活檢的主要作用是鑑別病理類型,雖然也可以判斷腎損害的可逆性,但是不僅昂貴而且有風險。在臨床上,通常通過以下3個方法來判斷可逆性腎損害:
腎臟體積: 如果腎臟體積增大,可能是炎症引起的腫脹,表明是可逆性損傷。如果腎臟體積稍有萎縮,但肌酐很高或腎小球濾過率很低,可能伴有可逆性損傷。如果腎臟的萎縮與腎功能相符,可能是不可逆的損傷。超聲檢查腎臟體積較為方便。
既往腎功能: 保持隔3個月複查腎功能,及時發現急性可逆性病變。如果是初次發現腎病,沒有既往腎功能檢查記錄,可以通過尿腎損傷分子(KIM-1)、尿中性粒明膠酶相關脂質優質蛋白(尿NGAL)來判斷既往腎功能、判斷腎損傷類型是否可逆。
指甲肌酐: 過去的血肌酐會長在指甲里,通過測定甲緣的肌酐值,可以推算出3個月前的血肌酐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病情輕重和併發症多寡不是判斷可逆性的依據。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無論可逆還是不可逆,只要腎功能過低,都可能有嚴重的併發症。有人認為肌酐過高就沒有治療價值了,這是一個誤區。
可逆和不可逆的腎衰患者,治療方法和結果是不同的:
可逆性病變: 發現腎功能惡化及時,對因治療+活血治療;
不可逆性病變: 發現不及時,活血治療。
如果腎損害發現及時,兩種治療方式都可以應用,效果更佳。但是,如果病情拖延太久,全面治療的機會就會錯過,只能採用單一治療,這是無奈之舉。特別是腎病這種不顯著的疾病,很容易錯過可逆期。所以,如果發現腎功能惡化,要在關鍵時刻及早採取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