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的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時節,民眾刻板印相都認為外出溫差過大才容易造成猝死,但其實有7成的猝死都發生在家中。重症科醫師就曝光最容易發生猝死的時刻,提醒民眾在冷氣團來襲的時刻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JSS Hospital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指出,有70%的猝死都是發生在家中 (臥室、浴室和客廳),那是因為一般人冬天外出都會包緊緊,在家中卻容易放下警惕,忽然的冷熱交替會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像是從溫暖的被窩起床、室溫環境又很冷,進一步加劇血管痙攣,也使血液黏稠度升高,這也造成猝死常常發生在早上的6至10點之間。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UdeMNouvelles

 

黃軒醫師就建議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早上離開床舖前可以先做幾個動作,以安全度過寒冷的早晨。首先是「分段起床」,睡醒後先在被窩輕輕活動、按摩四肢約30秒,促進血液循環,再緩緩坐起,保持坐姿約30秒,也可以進行簡單的床上伸展運動,以穩定血壓、避免頭暈。下床時動作要慢,確保站穩後再開始移動,避免因姿勢變化過快導致跌倒。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Observer

 

起床後也應「立即穿上保暖衣物」,特別是襪子、帽子和手套,可以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身體,建議前一晚就放在床邊預備,起床後就能立刻穿上,下床完喝一杯溫水也有助於提升體溫。另外,冬天應「保持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尤其要避免剛起床或剛進門後立即洗熱水澡,也不要過早進行激烈運動。最重要的是,平時要「定期監測健康狀況」,若出現胸悶、頭暈、心悸等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尋求醫療幫助。

 

 

天氣寒冷要小心感冒和呼吸道症狀,更要注意溫差大的危險之處。義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德遠指出,一位30多歲的年輕男子泡澡後踏出浴室瞬間頭痛炸裂,接著單側手腳無力、話說不清,送醫發現已經腦中風。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湯道》。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陳德遠醫師表示,這位男病患想說自己才30幾歲很年輕,平時沒有量血壓的習慣。寒流來病患在家泡澡,全身暖烘烘走出浴室,但是一踏到冰冷的地板後,瞬間頭痛欲裂需要坐下休息。他接著出現右手右腳無力症狀,想開口叫家人幫忙,卻驚覺說話含糊不清。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陳醫師說明男病患在急診檢查時,血壓超過200毫米汞柱,「腦血管爆掉,為出血性腦中風」,診治後仍在加護病房、情況不樂觀。陳醫師呼籲天氣冷要小心溫差,「例如早上從溫暖的被窩起來,千萬別直接赤腳踩冰地板」,容易因此刺激血管收縮、增加腦中風危險。起床時可以先穿襪子拖鞋,出門也可多戴圍巾帽子,以免頭頸部吹到風。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湯道》。

 

如不幸中風,陳醫師也提醒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4.5個小時」。衛福部疾管署提醒秋冬為腦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了解辨識中風的「FAST」4步驟,並牢記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即使是小中風也務必迅速就醫。


翻攝自臉書 (衛生福利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