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屆「旺旺孝親獎」相關活動已展開,《中國時報》邀明星們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呼籲大家「行孝一定要及時」。金曲歌王蕭煌奇受訪提及,當年從普通學校轉入啟明學校,媽媽學點字幫助他學習,並主動學英文、跑書店找樂譜助他演出,媽媽為了他不辭辛苦,因此他以行動詮釋「孝順無礙」,從日常問候到送房報恩,他說:「妳後世人(台語:下半輩子)有兒子給妳靠。」真情令人動容。
蕭煌奇與媽媽感情緊密,「每天早上差不多10點,不是我打電話給她,就是她打電話給我;不管我在台灣或國外,我們都會想辦法通電話,只要知道媽媽今天的狀況很好,我覺得一天的煩惱就不見了。」
為兒學點字、背英文字母
蕭煌奇也說,因為媽媽腳不好、需要長期復健,他每天都會關心媽媽「今天運動了嗎」,透過電話傳遞對媽媽的愛,媽媽也會關心他每天的行程,做他最強後盾,即使母親每天都問候一樣的問題,但他仍會耐著性子一一回應,他感性說,「我覺得就是這樣,很溫馨。」相當珍惜與媽媽相處的點滴。
談到成長過程,蕭煌奇回憶,小學三年級因視力差、轉讀啟明學校,媽媽為了教會他,自己先去學習點字,「我媽媽就是我第一個點字的老師。」他坦言當時還小不懂事,認為還能看得見,一度排斥學點字,是媽媽勸他:「你不學這些,以後怎麼辦?」
蕭煌奇說:「她要教會我,就必須先學會,她比我還辛苦,我不應該叛逆。」媽媽的堅韌與樂觀,影響他面對人生態度:「凡事沒有不能解決的,要用不同角度去欣賞這件事情。」
國中開始,蕭煌奇開始跑工地秀,不會英文的媽媽為協助他與樂隊溝通,還特地去學、背誦26個英文字母;為了幫助他準備五燈獎試演,更跑遍書店找樂譜給樂隊老師,終讓他順利拿下第1名,「媽媽無時無刻幫助我,讓我在音樂上、生活上,給我很多幫助。」
母親的恩情比山高,蕭煌奇不忘回報母親,「2007年之後,我的收入慢慢好一點,存到積蓄的時候,我就買了一個房子。」瞞著媽媽,他從租屋處帶媽媽去看房,「我當時告訴她,這禮拜我們就可以搬進來,她就覺得好開心,花了很多時間,我們都在租房子,終於有機會靠自己的力量,拚出一個溫暖的窩給媽媽,那時候滿欣慰的。」
蕭煌奇也記得媽媽的最愛,他會陪著媽媽一起追星,去看唐美雲的演出;曾經媽媽因肺積水急性休克,緊急送醫,昏迷近1個月,歷經大病治癒過後,蕭煌奇也寫歌〈送予你的歌〉送給媽媽,「寫給你的歌,掛念不敢說出聲,字字句句任你打拚任你去追夢。」紀錄母愛的偉大。
學媽媽樂觀面對人生
他也藉機告白:「媽媽,過去的時間妳辛苦了,現在兒子比較可以了,妳後世人(台語:下半輩子)有兒子給妳靠。」媽媽陪著蕭煌奇面對人生無情的考驗、身體的變化,蕭煌奇學習媽媽的樂觀,以音樂打動人心、面對人生,並以孝順溫暖世界,用他的故事提醒我們:「行孝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