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傷口不後悔」 林靜芸:有一天你會需要知道這些

記者黃楷元/台北報導

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五年,直到2025年6月下旬,妻子林靜芸醫師出版新書,公開這段照護歷程,引發廣大關注。林靜芸接受ETtoday專訪,親自揭露出版過程中所遇到的掙扎、糾結,以及新書發表後各方的回饋。

她表示,一開始對於是否出版遲遲無法決定,「我每天都跟共同作者說不要,不准把『失智』兩個字放在書封上。」直到書要付印前的最後一刻,她才點頭同意。如今,她已確認自己沒有後悔,並以「撕開傷口,是為了讓別人得到幫助」來形容這段轉變。

一句「謝謝」,讓她知道這一切值得

新書發表會當天,林靜芸獨自出席,而林芳郁則在家中觀看直播。她回家時,丈夫看著她,第一句話就是「謝謝」。

「那一整天,他眼神都很亮。後來連續幾天都很清醒、精神很好,好像回到以前的他了。」林靜芸回憶,這個瞬間,讓她感覺到,無論外界有什麼批評,這件事是值得的。

林靜芸表示,出書前其實相當忐忑,「我擔心先生的家族會怪我、小孩會怪我,擔心被人說洩露隱私。」書上市後,她確實聽說有部分人質疑,「為什麼要把這麼偉大的人,不堪的一面曝光?」

這些批評讓她難過,但也讓她更想釐清自己的初衷。「很多人會在網路上請大家為加護病房的親人集氣,那我做的事情,某種程度上也只是請大家幫我集氣。」她強調,這不是八卦,而是一場社會必須面對的照護對話,「未來,你不是照顧者,就是被照顧者,總有一天你會需要知道這些。」

▲ 林靜芸醫師分享照護過程,強調丈夫林芳郁已慢慢恢復,長照可以不是一首悲歌。(圖/林靜芸醫師提供)

從害怕曝光到坦然接受 林靜芸:不後悔撕開傷口

林靜芸回憶,丈夫林芳郁是一位非常坦然的人,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有什麼關係?」這也讓她相信,如果今天可以問林芳郁「如果公開病情可以幫助別人,可以嗎?」,林芳郁一定會毫不考慮地說:「有什麼關係?」

她坦承,過去為了保密,曾錯失許多獲得支援的機會。「之前他有顆牙掉了,我們帶他去看牙醫,結果他因為失智的關係,搞不清楚狀況,結果打了醫生一拳。醫生是我們的朋友,但之後我們再也不敢帶他看牙。」一件小事,卻讓她壓力沉重。

直到新書發表後,牙醫老友主動聯繫,她才再度帶林芳郁就診。「他這次很平靜地完成了治療,也補了蛀牙。我才意識到,不說反而讓我們被困住,說出來,反而得到更多力量。」

「我以前覺得我們像黑戶,沒有名字、不能入籍。最後我說服自己,把病況叫出來、讓它有個名字。」林靜芸說,撕開傷口的過程當然痛苦,但至今她不後悔。

她強調,公開分享並非為了博取關注,而是希望讓社會正視失智照護的現實,「讓那些像我一樣困在照顧現場的家屬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林靜芸帶林芳郁去看牙醫,正好就是專訪的前一日。林靜芸露出欣慰的表情,「昨天看完牙齒,林芳郁還跟牙醫合照。我發現,以前的林院長回來了!我真的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