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4日才剛送交國會一份新法案,試圖重新恢復國家反貪機構獨立性,但在此之前簽署的爭議法令已動搖軍心。烏克蘭國安局(SBU)局長馬柳克坦言,隸屬內政部的國民兵約20萬人中,有近10萬人直接拒絕服從命令,另有約10萬人揚言「必要時開拔基輔」。
綜合外媒報導,這場動盪源於今年5月,國家肅貪局(NABU)對國民兵高層展開貪腐調查,對象包括指揮官皮夫年科(Oleksandr Pivnenko)與副指揮官比盧斯(Oleksandr Bilous)。
根據Euromaidan Press報導,比盧斯涉嫌浮報裝甲車採購案,侵吞近1.99億烏克蘭幣(約新台幣1.4億元),他和其他5名高級軍官在5月10日遭到停職。
國民兵長期負責保護政府核心設施與維持公共秩序,被視為總統親衛力量,如今卻因高層醜聞與總統簽署的反貪新法案,成為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馬柳克(Vasyl Malyuk)在記者會中表示,司法程序層面的動作,確實會影響到前線。他特別提到,國家肅貪局(NABU)的調查人員進入「烏克蘭英雄、戰地將領」皮夫年科家中進行搜查,立刻在軍中引起震盪。
他直言,「一半的國民警衛隊士兵放下了武器,不願意再執行任務,因為他們懷疑『這還是我們的指揮官嗎?』另一半則想直接開拔基輔。」
馬柳克指出,當時皮夫年科自己也嚇到了,因為搜查人員來的時候,他正接聽前線匯報,對方甚至試圖把他的手機搶走,「後來跟高層對話時,他們竟然說『我們又沒正式宣布任何指控啊?』不過你們要想啊,你們已經刺痛人心,士氣全毀,你們懂嗎?這樣根本不行!」
▲烏克蘭人民上街示威抗議新法。(圖/路透)
烏克蘭國會22日通過爭議性立法,允許由總統任命的檢察總長督導本為獨立機構的國家肅貪局(NABU)與肅貪專責檢察署(SAPO),日後兩機構行動須經檢察總長核准,甚至可撤銷調查。
烏克蘭各地數以千計民眾連續兩天走上街頭,從東北部的哈爾科夫(Kharkiv)到首都基輔乃至西部的利維夫(Lviv),要求撤銷限縮肅貪機構獨立性的立法,而這也是俄烏戰爭以來首見的反政府抗議潮。
面對國內壓力,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已向國會提交新修訂版本,確保NABU與SAPO維持現有獨立地位。新草案並規定,NABU、SAPO、安全局與國家警察等機構主要人員,須定期通過測謊測試,以確保忠誠度與防止滲透。
NABU於社群軟體Telegram聲明指出,NABU與SAPO參與新草案文本制定,強調新版本「恢復所有法定程序,並確保機構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