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陳冬蓮透過椅子瑜伽,從筋骨僵硬到考取瑜伽師資證照,證明年齡不是限制!高齡化社會快速發展,如何讓年長者願意持續運動,成為重要議題。有一群人正在各地推動「銀光計畫」,幫助銀髮族透過運動和正確營養,維持健康活力的生活。專家建議,最簡單的方式是飯後健走,若想更進階,可增加「瑜伽」或「飛輪」等運動,搭配補充「乳清蛋白」或「大豆蛋白」,讓肌肉持續生成。活力人生,永遠不嫌晚!

74歲的陳冬蓮透過椅子瑜伽考取瑜伽師資證照。(圖/TVBS)

高齡社會來臨,健康老化已成為全民重要課題。74歲的陳冬蓮透過椅子瑜伽開啟熟齡運動新世界,從筋骨僵硬到考取瑜伽師資證照,證明年齡不是限制,觀念才是關鍵。當高齡化社會快速發展,如何重新定義「老」的概念,以及設計讓年長者願意持續運動的生活模式,成為重要議題。有一群人正在各地推動「銀光計畫」,幫助銀髮族透過運動和正確營養攝取,維持健康活力的生活。

陳冬蓮是一位74歲的「不老瑜伽阿嬤」,她透過椅子瑜伽這項運動幫助自己重拾健康。過去的她雙手伸直甚至碰不到膝蓋,現在卻能輕鬆做出各種伸展動作。陳冬蓮表示,練習瑜伽對免疫系統非常有益,她過去早上常因過敏不停打噴嚏,現在卻完全康復。她接觸椅子瑜伽的契機源於家庭變動,原本想回歸家庭幫忙帶孫子,但因過度寵愛孫子被「開除」後,在親友鼓勵下開始專心練習瑜伽,甚至考取了瑜伽教練證照。

  高齡運動。(圖/TVBS)

「要活就要動」是許多健康長者的生活信條。57歲的Connie曾是高階主管,50歲後轉行成為運動推廣者,創辦「銀光計畫」幫助50歲以上的人透過運動獲得更健康快樂的人生下半場。Connie強調,人生下半場健康是王道,其他都是假的,因為身體不健康就無法做任何事情。她以74歲的瑜伽阿嬤為例,說明持續運動十多年的成果。Connie表示,銀光計畫推動的運動不必是激烈的,而是透過簡單的運動或伸展,讓60歲、70歲甚至80歲以上的長輩能夠獨立生活。

運動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延緩老化,維持骨骼和關節健康、促進代謝,還能讓心情放鬆。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都很適合年長者。營養師簡子勻建議,最簡單的方式是飯後健走,每天可以健走半小時到一小時。若想更進階,可以增加肌力訓練,她特別推薦瑜伽,長輩可以從正位瑜伽開始,矯正自己的姿勢。想要增加心肺功能的話,簡子勻推薦飛輪,因為固定式的飛輪比較安全。

高齡運動。(圖/TVBS)

 

銀髮族的健康與肌力維持,除了運動,正確的蛋白質攝取也很重要。簡子勻指出,肌肉生成需要蛋白質,但碳水化合物同樣重要,因為若沒有足夠的熱量來源,攝取的蛋白質會被優先用來產生熱量。她建議可以補充乳清蛋白,素食者或消化不良者可選擇大豆蛋白,胃口不好或消化不佳的人則可補充消化酵素。

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失去的不只是體力,還有走出家門的勇氣。運動和營養是長輩黃金健康的兩大支柱,及早開始、每天堅持,活力人生永遠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