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旅遊旺季,許多人出遊都會入住飯店,希望能有個乾淨舒適的住宿體驗,大人小孩都開心。然而,要注意的是,很多我們沒注意到的地方,其實都暗藏細菌,且數量多到嚇死人。美國休士頓大學研究顯示,飯店房間的細菌數量可能比醫院標準高出10倍,甚至包含糞便相關菌株,根本是「細菌溫床」。

根據 《紐約時報》報導,旅遊專家與飯店前員工揭露,有5個區域被認為是飯店房間內最髒的地方,幾乎不會被徹底清潔,旅客入住時務必多加防範。
1. 床上的裝飾品、床旗與厚重被套
飯店為了美觀,常會在床上擺放裝飾用抱枕、床旗 (長尾巾) 或披毯,但這些物品幾乎從未被清洗過,可能數週甚至數月未換,厚重的被套與羽絨被除非有明顯髒污,否則通常不會更換,有些飯店甚至選用深色款式來掩蓋污漬。對此,經驗豐富的旅客會選擇自備消毒噴霧,或直接將多餘的枕頭與毯子移到床下不用,降低接觸細菌的機會。

2. 高頻接觸表面:遙控器、電話、電燈開關與地毯
房內的遙控器、電話聽筒與電燈開關等物品,是細菌密集的高危險區,可能帶有流感病毒、大腸桿菌,甚至糞便殘留,由於清潔人員很少對這些物品進行徹底消毒,厚重地毯同樣是細菌與過敏原的聚集地,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高檔飯店改用木地板或可拆換的小地毯。對此,許多旅客會用抗菌濕紙巾擦拭,甚至將遙控器套進塑膠袋使用。
3. 浴缸與蓮蓬頭:比馬桶更髒的隱形威脅
浴室通常是清潔重點,但浴缸與蓮蓬頭的細菌量常令人咋舌,調查顯示,飯店浴缸的細菌含量可能比馬桶座高出40倍,尤其是按摩浴缸,因管道潮濕且難清潔,容易滋生細菌。再來,蓮蓬頭內恐藏有引發嚴重呼吸道感染的退伍軍人症菌,細菌量甚至比馬桶高2萬5千倍,部分飯店清潔員還會用同一條抹布清理馬桶、洗手台與檯面,增加交叉污染的風險。對此,專家建議,使用前先開熱水沖洗數分鐘,並用沐浴乳簡單擦拭浴缸表面。

4. 容易被忽略的清潔死角:充電孔、檯燈、窗簾桿
由於清潔難度高,這些區域常成為灰塵與細菌的藏身處。對此,有資深旅遊達人透露,進房後會先檢查充電插座、床頭檯燈與窗簾桿,若這些地方滿是灰塵,通常代表房間只做了表面清潔,衛生死角被忽略。
5. 玻璃杯、製冰桶與咖啡機:潛藏的飲用風險
不少旅客誤以為飯店玻璃杯都經過消毒,實際上許多清潔人員只是用抹布簡單擦拭,並未徹底清洗。對此,專家建議,若要使用,最好先用熱水沖洗一遍。再來,製冰桶的衛生風險更高,有案例顯示,在諾羅病毒爆發期間,有旅客直接在製冰桶嘔吐,導致病毒擴散,建議使用內襯袋,或自備乾淨飲水容器。最後,就是咖啡機,其內部溫暖潮濕,加上殘留的咖啡油,容易滋生黴菌與酵母菌,為細菌的理想繁殖環境。

雖然飯店都有基本清潔程序,但難以確保每一處都達到無菌狀態。旅客究竟該怎麼做呢?專家強調,可以自備消毒噴霧、抗菌濕紙巾,入住時先針對高風險物品進行處理,盡量避免直接使用可疑的浴缸、玻璃杯與冰桶,以確保旅程安全無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