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政府已將未來30年發生南海海槽巨震的機率提升至80%,沒想到大災難來襲的時間恐怕又要提前了!有學者推估2時間點就會發生這場毀滅性強震……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Britannica
根據媒體《AERA DIGITAL》的報導,今年1月,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巨大地震的機率已從70%至80%上升至80%左右,地震規模最大可達9,不僅將出現強烈震動,還會引發影響廣泛範圍的巨大海嘯。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ナイス株式会社
日本土木學會根據311大地震的重建經驗推估,若日本真的遭遇南海巨震強襲,恐怕會造成高達1466兆日圓 (約新台幣302兆) 的經濟損失,經濟復甦可能需花費長達22年。不過有學者綜合過去南海海槽發生地震的時間,推算板塊回彈周期,認為這場毀滅性強震可能比官方預估更早來臨。

圖片來源 / 翻攝自ライブドアブログ
目前專家學者間出現了「2035年」、「2038年」就會爆發南海大地震的2派說法,然而學界對此持保留態度,也有論文稱30年內發生的機率僅20%,各種觀點既出。而除了南海巨震,首都圈直下型地震同樣引起學術界擔憂,專家預估未來30年內,東京都、茨城縣、千葉縣等南關東地區發生機率高達70%。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毎日新聞
想在嚴重天災中生存下來,具備求生知識很重要。日本地球科學家鎌 (ㄌㄧㄢˊ) 田浩毅分享,人們可以從平日開始做2大防災保命訓練。

日本311大地震,示意圖翻攝自《共同社》
根據《ダイヤモンド・オンライン》報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鎌田浩毅在著作《給大人的地球科學教室》 (大人のための地学の教室,直譯) 中傳遞許多地科知識,鎌田教授指出,2018年9月發生「北海道胆振東部地震」,造成北海道全區域大停電。鎌田教授表示,無論是地震、火山爆發或極寒天氣,當天災來襲,人們首要面對的挑戰就是「斷電」。

胆振東部地震後札幌市大停電,示意圖翻攝自《每日新聞》
想想看,如果沒有電你能活多久?因此鎌田教授請大家練習:「每天花3小時不靠電力生活。」教授身邊有個朋友晚上9點後就熄燈,不僅是不看電視、不滑手機,他甚至會關掉總電源。是不至於把鬧鐘裡的電池拔出來,但大方向要練習不仰賴電力生活,例如天黑就點蠟燭、會冷就拿火盆生火取暖 (當然要注意安全及通風) 。

北海道胆振東部地震,示意圖翻攝自《電氣新聞》
另一個防災訓練是評估最低限度的食物庫存。有室友或家庭可以考慮2天不出門買食物,獨居的學生族則延長挑戰至5天。期間可用水電和瓦斯,但盡量靠冰箱、櫃子裡的食物過活。如此一來就能知道自己在緊急情況下需要什麼,例如泡麵和罐頭食品,「同時也能意識到我們每天都過著浪費的生活。」鎌田教授表示:「我相信,學習不依賴電力、不浪費食物的生活,並運用這種意識與知識,才能創造一個永續發展的社會。」

20240403花蓮地震,示意圖翻攝自《中央社》